西宁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深圳曾是一个小渔村,如今,深圳已成为中国一线城市,是年轻人追逐梦想的地方。在英国《经济学人》杂志2012年“全球最具经济竞争力城市”榜单上,深圳位居第二。该市由边陲小镇迅速发展成为现代化大都市,主要得益于(     

A.经济特区的设立

B.“赎买”政策的实行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2、下图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40周年设计的邮票图案。如要让你为这枚邮票所涉及事件的背景作说明,符合史实的是(  

A.中美关系走向缓和并正常化 B.第三世界国家对中国的支持

C.中苏关系和好及苏联政府支持 D.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提高

3、美国总统尼克松这样评价毛泽东:“毛主席就是充满思想活力的伟人”毛泽东是一代伟大的革命领导人中的一位出类拔萃的人。历史学家将会对他的事业和他对中国人民和世界的影响作出估价。”毛泽东对中国人民作出的巨大贡献包括( )

①推翻了清政府 ②建立了新中国 ③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④带领中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

A.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我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A.新中国成立

B.一五计划超额完

C.三大改造完成

D.大跃进运动的开始

5、“……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经济特区优惠政策

 

C. 特别行政区的政策

D. “一国两制”方针政策

6、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重要创举是(     

A.实行没收政策

B.实行赎买政策

C.采取租赁制

D.建立合作社

7、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下列有关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早在西汉时,我国新疆地区就开始接受中央管辖

B.唐朝时,吐蕃与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C.元朝是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统一封建政权

D.清朝时出现了新的民族──回族

8、下图是八年级(3)班的一个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演练的一个课本剧《母亲与游子》,据台词内容信息分析判断,他们研究学习的课题最恰当的是

A. 香港与台湾的交往

B. 澳门与台湾的交往

C. 海峡两岸的交往

D.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9、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问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九二共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 西部大开发战略——青藏铁路通车

C. 中国火箭军——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D. 中共“十四大”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0、20世纪50年代中期,民族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的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路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于我,失去的是剥削阶级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互不信任;得到的是作为劳动人民的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信任,而这是金钱所买不到的。”与他这句话密切相关的事件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B.“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国家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挽救了我国社会主义

11、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进入到“两年徘徊”时期,《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作出的论断是“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其主要原因是

A.“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

B.“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没有得到平反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还没有结果

D.老一辈革命家的职位没有得到恢复

12、下图这张邮票是纪念邮票,它发行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A.1992年

B.1997年

C.2007年

D.2009年

13、邓小平说“一国两制”之所以能够行得通,“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邓小平的话表明港澳回归的根本原因是

A.“一国两制”适合国情 B.改革开放中国国力增强

C.回归符合广大人民利益 D.得到国际社会大力支持

14、“进入21世纪后,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胸襟走向世界。”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趋势的是

A.中国重返联合国

B.香港、澳门的成功回归

C.“求同存异”方针被接受

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上海召开

15、导致下图所示时期,我国人口出生率滑向最低点、死亡率攀至最高点的政治原因是

 

A.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B. 当时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

C. “八字方针”的盲目指导

D. “九一三事件”的推动

16、每逢元旦来临之际,《人民日报》都会发表“元旦社论”。“元旦社论”因此成为民众了解党和国家政策的风向标.下列社论,你认为最适宜发表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是

A. 在伟大爱国主义旗帜下巩固我们的伟大祖国

B. 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C. 在十九精神指引下胜利前进

D. 走进新时代

1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我国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会议是(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四大

18、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____________,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

A.四个现代化 B.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共产主义

19、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 中共十六大

B. 中共十七大

C. 中共十八大

D. 中共十九大

20、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被称为“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的是

A. 编制五年计划

B. 工业化道路

C. 合作化道路

D. 赎买政策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开国大典

1.时间、地点:__________,天安门广场。

2.阅兵式:_________任检阅司令员,_____________任阅兵总指挥。

3.新中国成立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_______,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______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22、军种建设:陆军、海军、空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队。

23、建国初期,我国人民艰苦创业,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代表,比如被誉为“铁人”的石油战线上的________,国防科技战线上的“两弹元勋”________。“县委书记的榜样”________

 

24、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是________。屠呦呦因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________,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5、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_______隆重举行,这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起_______的作用。

26、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________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2)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________,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3)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和________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________;等等。

(4)起止时间:第一个五年计划从________年开始执行。到_______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绝大部分指标超额完成。

(5)主要成就: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________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________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新建________、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________、新藏公路相继通车。1957年,________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6)作用: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________迈进。

27、科学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在中共十八大上,_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共_______ (会议)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8、观察《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示意图,在图上填出相关的英文字母代号:

 

A.亚非会议地点

B.中国重返联合国合法地位的会议地点

29、_____年中共八大明确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0、1951年,________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1953年_________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简答题

(一)、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们日益富裕。

请回答:

(1)我国最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村子是?

(2)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3)我国最早设立了哪四个经济特区?

(二)、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请回答:

(1)“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什么?

(2)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什么共识,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3)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时间分别是什么?

32、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侵略朝鲜,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的鸭绿江边,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1)上述内容你能得到信息点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信息点四:

(2)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

(3)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3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成就令世界瞩目。请仔细观察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一反映的是哪次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什么方针推动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2)图二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年?中国代表团成员在联合国大会上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

(3)周恩来是我们著名的外交家,由他首次提出并成为国际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哪一年提出的?

(4)图三中与毛泽东握手的外国领导人是谁?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事件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   新中国成立后,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一改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形象,挺直了民族的脊梁,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展开了和平外交事业,中国的国际影响与日俱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的成立,告别了“弱国无外交”的耻辱,中国人民第一次掌握了自己的命运。……20世纪50年代,我国外交政策不断走向成熟,国际政治舞台上开始出现“中国声音”,并最终有了自己外交的“定海神针”,成为了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后,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材料一中外交的“定海神针”是指什么?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是中国外交走向突破的时期,中国的对外关系出现了全新的局面。如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

(2)材料二说“20世纪70年代是中国外交走向突破的时期”,这里的“突破”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至少答出两点)

材料三

(3)从图一到图二,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图二“历史性的握手”签署并发表了哪份重要文件促成了两国的关系改善?

材料四  2013年6月,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举行非正式会晤,双方一致同意,中美将共同努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对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习主席用三句话作了精辟概括:一是不冲突、不对抗;二是相互尊重;三是合作共赢。

材料五  2018年4月4日,美国政府决定对中国输美的1333项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中国外交部回应:如果美国坚持开打贸易战,中国将奉陪到底!……中美贸易战一触即发。

(4)今年(2019年)是中美建交多少周年?结合材料四你认为中美关系怎样才能健康稳定地发展?(至少答出两点)材料五中当美国对华进行贸易威胁时,是什么因素导致中国态度越来越强硬?

材料六 2015年是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以来出访次数最多的一年,他8次踏出国门,登陆亚、欧、美、非四大洲,出访10个国家,参加9次国际会议,在国外42天时间。在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开创共同发展新局,唱响中国声音、宣示中国主张、贡献中国智慧,谱写大国外交新华章。

(5)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今我国积极开展外交活动的意义何在?(至少答出两点)

(6)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采取的哪些措施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试举两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