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的文件是
A.《临时约法》 B.《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下图为漫画家国凤义于2018年创作的《我家这四十年》,它可用来说明( )
A.改革开放使生活面貌发生巨大改变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高了生活水平
C.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巨大胜利
D.我国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图,下列选项是造成②到③变化主要原因的是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4、《中国的新面貌》:1984年4月30日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拿着可口可乐,面带微笑。照片配文是“中国的新面貌,里根(美国总统)将会看到什么?”该照片在这里体现了
①中国正在对外开放②假冒伪劣迫使国人购买外国货
③经济全球化的迹象④美国对中国的开放持赞赏态度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举措是( )
A.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他伟大,更因为他平凡;他只是一名普通战士,却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他只是做了一些平凡而普通的小事,却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据此推定“他”就是( )
A. 雷锋 B. 邓稼先 C. 王进喜 D. 焦裕禄
7、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下列属于这些范围的“改变”有
①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②政企职责不分
③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④实行经营责任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欣赏下列“话剧”。农民对地主说:“你被消灭了。”地主对农民说:“你翻身当家了。”土地兴奋地说:“我要换新主人了。”农民、地主、土地一起说:“一切都变了。”该“话剧”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A.1937一1945年
B.1946—1949年
C.1950—1952年
D.1953—1957年
9、诗言志,史铸诗。下列诗句再现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重大历史事件,其中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的是( )
①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②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
③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 ④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因为( )
A.打土豪、分田地
B.三大改造的开展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D.大伙儿对他的背叛
11、下列著名战役,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是
A.上甘岭战役
B.平津战役
C.渡江战役
D.辽沈战役
12、“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和平方法”也是中国的创举指的是 ( )
A.实行股份制 B.廉价收购 C.赎买政策 D.无偿没收
13、2019年3月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而70年前的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 》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义勇军进行曲》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4、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和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A. 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
B. 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C. 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振兴
D. 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民族崛起
15、长篇小说《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等,这些出色的文艺作品是在哪一方针提出后产生的( )
A.科教兴国
B.独立自主
C.“一国两制”
D.“双百”方针
16、使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布达拉宫广场飘扬的事件是
A.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B. 1952年西藏和平解放
C. 1962年西藏完成民主改革
D. 1965年西藏自治区政府成立
17、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一次国际会议的圆满结束。这次“会议”是
A. 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B. 日内瓦会议
C.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D. 万隆会议
18、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而浴血奋战的军队是( )
A.红军
B.新四军
C.八路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
19、20世纪50年代初,小敏的姥爷赶上了好时候,有一天他分到了土地、房子和一头牛。他赶上的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
20、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这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事件。这里的“里程碑意义”是指( )
A.开辟了参与全球化新途径
B.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强国
C.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窗口
D.开始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1、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前提:“________”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2)谈判:(1)中英谈判:1984年12月,中英正式签署___________,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________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葡谈判:1987年4月,中葡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_______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回归:
香港回归: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举行香港交接仪式。江泽民主席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________正式成立。
澳门回归: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葡两国政府举行________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4)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________,在完成________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22、下图事件是_____;你最深的感受是_____
23、______年底,周恩来在接见 ________ 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24、______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珠海、______、______4个经济特区。
25、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召开:________年12月,在北京召开。
26、导弹部队组成:由______、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目前装备_____系列弹道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2015年改名为火箭军)
27、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创新促进社会的进步。
(1)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 ______________ 体制并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002年,在中共十六大上,______________ 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____________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8、成就: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________
29、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上对应的内容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4)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30、2012年,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_________,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31、哪次会议做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次会议是1978年还是1979年召开的?
32、歌曲能反映时代主题,请根据以下两段歌词回答相关问题
a、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立志团结紧。。。。。。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b、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1)第一段歌词反映的是什么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
(2)请举出这次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写出两个即可),你认为他们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3)新中国为了维护政权采取了许多措施,请写出其中的两项措施
(4)第二段歌词中提到的改革开放政策是谁提出来的,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城市还是农村开始这种制度叫什么?取得了怎样的结果?
(5)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写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33、观察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将下列“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成就的英文字母代号填人图中对应方框内。
A.新藏公路
B.武汉长江大桥所在地
(2)据图概括,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主要成就中重工业的地域分布特点。
34、建国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的道路上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以下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年〜1957年中国部分工业产品产量简表
领域 | 项目 | 1952年 | 1957年 | 增幅(%) |
重工业 | 钢(万吨) | 135 | 535 | 296 |
轻工业 | 棉布(亿米) | 38.3 | 50.5 | 32 |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国工业的发展状况。这一时期中国的工业呈现这样的发展特点与什么政策的实施相关。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宣传画1、2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材料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计划和市场问题及其相互头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党的十二大时,讲的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党的十三大时,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3)依据材料三,归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计划和市场关系问题的认识发展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意义。
(4)从我国在经济建设历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