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诗句中反映古代选官制度的是 ( )
A.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B.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
D.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2、契丹在10世纪初建立政权,雄踞中国北方,与北宋并立。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是
A.吐蕃
B.西夏
C.辽
D.金
3、下列清朝时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发生于乾隆皇帝时期的是
A.册封达赖喇嘛 B.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C.设置驻藏大臣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4、下图是晚清画师沈蓉圃绘制的工笔写生画像,这对于研究我国一种艺术形式提供了珍贵的形象资料。这一艺术形式是
A.京剧 B.昆曲 C.豫剧 D.诗歌
5、宋朝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追溯其原因,与下列哪项政策措施密切相关?
A. 杯酒释兵权
B. 分割宰相权力
C. 重文轻武政策
D. 设置转运使
6、宋太祖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这里反映出宋初的一个基本国策是( )
A.重文轻武 B.强干弱枝 C.守内虚外 D.分化事权
7、派遣郑和下西洋的明朝皇帝是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明仁宗 D.明宪宗
8、造成“北宋兵无常帅,帅无常师”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宋朝
A.实行正副宰相制度
B.调兵权与统兵权的分离
C.改革发展科举制度
D.经常调换将领,定期换防
9、郑和七次下西洋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明朝出现这样的壮举是因为
A. 海上交通发达
B.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 指南针用于航海
D. 造船技术高超
10、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它是北宋战败后与辽达成的盟约
B.盟约中有辽宋撤军的内容
C.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D.盟约签订后,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
11、明朝灭亡的三大原因有“天灾、人祸、外寇”下面对明朝灭亡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陕西一带大旱,饥民遍野
B.明朝末年,爆发了农民起义
C.清政权乘机占领北京,灭亡明朝
D.明朝末年政治腐败
12、宋太祖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采取什么措施?( )
A.分化事权
B.重文轻武政策
C.设通判
D.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13、“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作俊贤。重拳击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诗中提到的皇帝历经千年,褒贬不一,但还是称赞其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皇帝在位时:( )
①戒奢从简,虚心纳谏
②创立殿试和武举,完善科举制
③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④选拔贤才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③④
14、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15、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抗金英雄和抗元英雄分别是
A.岳飞和戚继光
B.岳飞和秦桧
C.戚继光和文天祥
D.岳飞和文天祥
16、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下列图片所代表的成就属于唐朝时期创新发明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7、“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三徒弟,西天取经不容易……”歌曲中的“唐三藏”到达西天(天竺 )后,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并在佛学最高的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由他口述,其弟子记录所成的一本书,成为后世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这本书是
A.《金刚经》
B.《大唐西域记》
C.《西游记》
D.《史记》
18、下面是南宋地方官员就江南经济发展情况向朝廷作的汇报,查明属实的是
①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②南方的丝织业超过北方;
③南宋的海船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
④中国商船已远达地中海沿岸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19、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中央政府首次在这里正式建立立的行政机构是
A. 澎湖巡检司
B. 枢密院
C. 御史台
D. 西域都护
20、有关“五代十国”的介绍中,错误的是
A.“五代”指在黄河流域先后出现的五个政权
B.“十国”指在南方地区出现的十个割据政权
C.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D.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21、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_________;明朝长城西至_______。
22、中国古代称日本为倭国。___________,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23、京剧是在________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最开始被称为________。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古代民族首领
(1)统契丹各部,建立辽政权
(2)创制了西夏文字的大夏皇帝
(3)建立女真政权,颁行女真文字
(4)统蒙古草原,建立了蒙古政权
25、词在________时出现,兴盛于________。
26、南宋初年,抗金名将________统率军队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南宋灭亡后,大臣________继续展开抗元斗争,兵败被俘后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27、唐朝由盛转衰开始于____________。
28、清朝对外实行______________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29、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于605年开始开凿沟通南北的大运河。请完成下列有关隋朝大运河的问题。
(1)请写出隋朝大运河由北向南各段的名称。
(2)隋朝大运河连接 、 、 、 、 五大水系。
(3)隋朝大运河全长 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加强了我国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 。
30、在中央,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________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地方,宋太祖为加强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行________的制度。
31、连线题
32、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1)________年,隋朝灭掉南朝的最后一个政权陈,重新统一全国。
(2)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____________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3)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__________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材料二 唐朝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要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
——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2)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及兴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