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曲辕犁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不仅有着精巧的设计、精湛的技术,还蕴含着一些美学规律,其历史意义、社会意义影响深远。曲辕犁的出现( )
A.反映了宋代农业技术的发展水平
B.促进了农业灌溉方式的改进
C.有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D.推动了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2、南宋末年的名臣文天祥在《正气歌》中写道“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文中的“胡羯”指的是( )
A.蒙古族人
B.女真族人
C.契丹族人
D.党项族人
3、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农民获得土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巩固了新生政权。新中国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
A.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B.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C.地主、富农剥削和压迫农民
D.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20世纪50年代的世界外交舞台似乎是专为他而设的……数次力挽狂澜,将会议一步步引向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精神中。”上文中提到的“他”是
A.毛泽东 B.彭德怀 C.邓小平 D.周恩来
5、元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是
A.匈奴族
B.突厥族
C.回族
D.满洲
6、唐玄宗统治后期,集军权、行政权、财权于一身,成为强大的地方势力的是( )
A.节度使
B.县令
C.郡守
D.丞相
7、我国是茶的故乡,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之风在全国范围内盛行是从何时开始的
A.隋初
B.隋末
C.唐朝
D.北宋
8、唐朝时,曾十多次派遣唐使到达中国学习中国先进文化的国家是:
A.日本
B.天竺
C.新罗
D.大食
9、下面这幅漫画讲述的是某位历史学家小时候用大石砸破水缸救出同学的故事,该历史学家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是
A.《史记》 B.《窦娥冤》 C.《资治通鉴》 D.《念奴娇》
10、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元朝的统治者根据各地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当时,负责管理今天台湾地区的机构是( )
A.安西都护府
B.中书省
C.澎湖巡检司
D.宣政院
11、据《汉藏史集》载:1264年,忽必烈派宣政院使前往西藏的萨斯迦,沿途清查户口、物产、道路等情况。这一记载( )
A.印证了元朝对西藏的有效管理
B.反映了汉藏民族矛盾日趋激化
C.说明了元朝在西藏设驻藏大臣
D.表明西藏未正式归入元朝版图
12、清朝政府采取措施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下列选项与此无关的是( )
A. 设置西域都护 B. 确立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
C. 设立驻藏大臣 D. 制定了“金瓶掣签”制度
13、结合所学.你判断下表内容最符合的学习主题是
序号 | 历史事件 |
1 | 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
2 | 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册封宗教首领 |
3 |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 |
A.清朝对边疆的有效管辖 B.清朝对台湾的统治
C.清朝对新疆的治理 D.清朝对西藏的管理
14、中共代表大会的主题,决定了之后一段时间内中国革命和国家建设的发展方向。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的共同主题是( )
A.建设经济特区问题
B.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C.提出“四个全面”战略部局
D.全面建设(建成)小康社会
15、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的是下列哪一个国家
A.日本
B.荷兰
C.美国
D.葡萄牙
16、元军南下时,组织军队抗击元军的南宋抗战派将领是( )
A.寇准 B.岳飞 C.韩世忠 D.文天祥
17、明长城东西起止点的正确说法是
A. 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B. 东起辽东半岛,西到祁连山
C. 东起山海关,西到祁连山
D. 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18、以下是秦代和唐朝的政府机构示意图,这一演变趋势突出的反映
A. 唐朝皇帝不如秦朝皇帝权力尊崇
B. 秦朝实行集权而唐朝实行分权
C. 中央集权制度在进一步得到完善
D. 唐朝的三省实质就是秦朝的三公
19、针对倭寇的作战特点和江南的地理情况,创造了“鸳鸯阵”,荡平倭寇,实现“海波平”的英雄人物是
A. 郑成功
B. 戚继光
C. 岳飞
D. 成吉思汗
20、生活在隋唐时期的人们能感受到这一时期社会的最主要特点是
A.政权的分立
B.繁荣与开放
C.由盛转衰
D.君主专制的强化
21、隋炀帝时,_______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清朝的________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得发展和进步。
22、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写的编年体通史 。
23、隋唐时期我国科技发达,有许多走在世界的前列,请列举出来。
(1)_____
(2)_____
(3)_____
24、_______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明军攻占了元大都,结束了______对全国的统治。
25、改错题:下列各小题的历史叙述中均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1)隋朝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700多千米。
(2)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迁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3)明朝南京城中的宫城即紫禁城,今称故宫,是由木匠出身的蒯祥等人设计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26、知识对对碰(将答案对应的字母填在对应的括号内)
27、明朝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是________。
28、589年,隋文帝灭掉________朝,统一全国。1279年,元军灭________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29、我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起来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30、经济的发展
(1)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_____、甘薯、_____、花生和向日葵等。
(2)______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_____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造型多样,花纹优美,畅销海内外。
(3)明朝的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明朝还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_____、安徽的_____。
31、明清时期,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达到古代最高峰。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说出明朝是如何强化皇权的?
材料二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代史学家赵翼
(2)材料二是对哪一机构的描述?这一机构是哪个皇帝在位时设立的?
材料三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
(3)材料三中反映了清朝的什么政策?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32、穿越历史时空,回到北宋,请回答。
(1)假如你是北宋东京的一位老百姓,你买衣服买肉可以用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这种货币最早出现在我国什么时期的什么地方?这种纸币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你在北宋东京,想休闲娱乐,应该去什么场所?
(3)你们国家的主要节日有哪些?
33、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之间的交往)
材料一: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赞普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及与公主回国,谓所亲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旧唐书》卷196上
(1)材料中的“赞普”是谁?材料反映的是贞观年间怎样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两宋时期,汉族政权和各少数民族政权并势而立,其间民族间有冲突斗争,但更的是相互交融,尤其是边疆地区在同中原地区的交往中学习到先进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讲,就是促进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
——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
(2)请举出西夏政权学习汉族统治的一项史实。
(3)写出同南宋并立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概括材料中两宋时期民族交往产生的积极影响。
(国与国间的交往)
材料三:《唐朝中外交往图》和《郑和下西洋图》
(4)《唐朝中外交往图》中①指的是哪一对外交往事件?
(5)读《郑和下西洋图》,写出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哪里?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材料四:我们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来就不需要外国货物。因为茶叶、瓷器,丝绸等是西洋各国必需的东西,联体谅各国的难处,所以准许在澳门开设洋行,满足你们的生活之需。
——1793年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
(6)材料反映的是清朝怎样的对外交往政策?
(7)乾隆帝对中外贸易的认识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危害?
(8)综上材料,通过对比古今中外的交往史,谈谈你对当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