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思维导图有助于我们知识网络的形成。下面思维导图的主题应是( )
A.明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B.明朝的对外交往与冲突
C.明朝时期的中外交通
D.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
2、“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举措有( )
①与吐蕃和亲 ②朝廷里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 ③玄奘西行天竺 ④鉴真东渡日本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3、北宋建立后,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关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暗示石守信等统军大将交出兵权
B.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强干弱枝”,抗辽不力
C.派武将担任地方长官,并设置通判和转运使
D.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4、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采取了一系列猎施,其中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制度是( )
A.三省六部制 B.科举制 C.行省制 D.厂卫制
5、时下,“一带一路”成为热点。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6、宋代曾规定,市舶司的监官和该地的知州、通判等,不得私自收买外国商人的货物和违禁物品,如有违反,严加处置。据此可知当时( )
A.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B.海外商业运输发展迅速
C.宋朝的皇权大大加强
D.政府规范管理海外贸易
7、清政府有效加强了对新疆的管辖新疆职能的是( )
A.澎湖巡检司 B.元宣政院
C.伊犁将军 D.驻藏大臣
8、如下图建筑是北京的一座祠,在这里关押过历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它是( )
A. 岳飞祠 B. 文天祥祠 C. 华佗祠 D. 杜甫祠
9、明末农民战争中,李自成建立的政权名称是
A. 大顺政权
B. 大齐政权
C. 张楚政权
D. 大西政权
10、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被誉为“国剧”。它形成于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11、民间说的“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
A.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当时全国的主要粮仓
B.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的粮食熟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就解决了
C.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的粮食不容易成熟
D.全国的粮食只有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能够成熟
12、有学者对澶渊之盟这样评价:“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看,不过是两个兄弟之间的纠纷,况且50万‘岁币’只是北宋两个县的收入……不仅换来了近百年的边境和平,还打开了辽国的市场,向辽国倾销自己的文化和商品……”该学者认为澶渊之盟
A.对北宋来说是屈辱的
B.对双方都是平等、公正的
C.给宋朝带来沉重的负担
D.促进了两国的交流发展
13、我国的科举制度从积极推动社会进步转变为束缚人们思想和阻碍社会进步。这种转变始于( )
A. 设置进士科 B. 设置明经科 C. 开创殿试和武举 D. 八股取士
14、唐朝末年大规模起义的领导人是
A.朱温
B.安禄山
C.史思明
D.黄巢
15、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落 ②蒙古军灭西夏 ③蒙古军灭金 ④忽必烈建立元朝
A. ④①②③ B. ②①③④ C. ③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6、“南海一号”古沉船为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资料:当年“南海一号”从广州出发前往海外开展贸易应到哪一机构办理手续()
A.藩坊 B.市舶司 C.藩市 D.知州衙门
17、“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诗,其中的“胡”所代指的民族政权应是
A. 辽
B. 金
C. 西夏
D. 蒙古
18、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政权是( )
A.唐 B.宋 C.元 D.明
19、“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这是《资治通鉴》对唐朝哪一位最高统治者的评价(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20、鲁迅在杂文《补白》中写到:“问:‘金人有箭,宋有什么?’则答道:‘有锁子甲’。又问:‘金有四太子,宋有何人?’则答道:‘有岳少保。临末问:‘金人有狼牙棒(专打人的脑袋),宋有什么?’却答道:‘有天灵盖(头盖骨)!’”这段市井谑文调侃的是岳飞大胜之际冤死,宋人今后只能以天灵盖对抗狼牙棒了。岳家军大胜金军主力的战役是( )
A.黄天荡战役
B.建康水战
C.郾城战役
D.马家渡战役
21、戚继光抗倭
(1)______中期,倭寇猖獗,“倭患”严重。
(2)戚继光率领“____”到东南沿海抗倭,南下浙江。1561年率军在浙江_____九战九捷歼灭倭寇一万多人。此后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3)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_________和爱国主义者。
22、被誉为“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________》是一部与农业有关的著作,是明末清初的________所著。
23、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________,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24、和议:北宋与西夏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________向宋称臣,宋给西夏________。议和后,宋夏边境贸易兴旺。
25、郑成功收复台湾
时间 | 民族英雄 | 殖民者 | 主要据点 | 结果 |
1661-1662年 | _______ | 荷兰殖民者 | 赤嵌城、台湾城 | 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
评价: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____________;收复和经营台湾,台湾同胞尊称他为“________”。
意义: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巩固了祖国的____________,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新的历史时期。
26、追根逆源,判断正误:将你认为正确的题目在横线上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
(1)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_____
(2)历史上“开元盛世”的景象发生在唐玄宗统治前期。_____
(3)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_____
(4)岳飞统率的“岳家军”抗击的是蒙古军队。_____
(5)北宋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_____
(6)如果你要探究元大都的遗址应到今天的南京。_____
(7)1368年,朱棣称帝,建立明朝_____。
(8)明朝的商品经济活跃,出现了有名的晋商和徽商。_____
(9)清朝前期,手工业有了很大发展。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_____
(10)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_____
27、李白的称号是
28、宋真宗时期: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________城下,威胁都城________。宰相________力劝皇帝亲征,最终打退辽军。之后,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这次辽宋盟约称“________”。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29、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应的内容。
(1)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在____。
(2)元朝时,负责管辖台湾的行政机构是____。
(3)宋真宗时,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这次宋辽盟约被称为___。
30、辽的都城在____________,西夏的都城在_________。
31、诗仙 杜甫
画圣 李白
药王 吴道子
诗圣 孙思邈
3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他的诗有“诗史”之称——
(2)他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契丹”——
(3)他是党项族人,于11世纪前期称大夏皇帝——
(4)他是女真族完颜部首领,1115年建立金朝——
33、中外交流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方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1)据材料一,请列举唐朝对外交往的两个具体事例。
材料二 ……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2)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材料三 浩浩荡荡的船队,一路上留下明朝强大的影子,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3)“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指什么?这次“壮举”有什么意义?
材料四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藉(借助)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4)据材料四,说明以乾隆帝为代表的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上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