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认识不正确的是(   

A.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B.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了国家主人

D.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2、假如你是宋朝时期一个富贵人家的女儿,那么下列情况和史实相符的是

①你家有大片占城稻田  ②你有一些棉布衣服  ③你家摆着一些景德镇的瓷器

④你们一家有时坐海船去观光游览  ⑤你哥哥在澎湖巡检司工作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3、如果你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唐朝旅游,你可能看到(     

①农民正在用曲辕犁耕山        ②宅巷和街道两边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日

③越窑烧制的粉彩瓷器             ④欧阳询的书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

4、唐太宗重视纳谏,重用了许多敢于直言的人,其中著名的是(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骆宾王

5、与下图人物有关的史实是

①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

②创立的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③重视农业生产,鼓励人民开荒种粮,推广棉花种植技术

④建立元朝,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家分裂的政治局面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商业的繁荣带来货币的变化,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

A.饺子 B.会子 C.关子 D.交子

7、将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②明朝灭亡   ③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   ④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A.①④③②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①④②③

8、“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居,今余即来索则当归我。”下列与此材料有关的人物是

A. 郑和

B. 康熙

C. 郑成功

D. 岳飞

9、下列组图反映唐朝的历史现象是(  

A.经济繁荣

B.民族交融

C.对外交流

D.文学繁荣

10、下图是某学校学生设计的《唐朝兴衰示意图》。示意图中M处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历史事件,M处应填

A.三省六部制 B.黄巾起义 C.安史之乱 D.八王之乱

11、元宵节日基本定型是在(  

A. 商周时期 B. 春秋战国时期 C. 秦汉时期 D. 宋元时期

12、观察表格,造成1661—1766年耕地面积变化的原因

A.官僚、地主、商人兼并土地 B.海外农作物开始引进

C.满洲贵族不断汉化 D.政府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13、下列精美文字与文字体裁对应不正确的是

A.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楚辞

B.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一唐诗

C.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宋词

D.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元曲

14、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该场所被称为(  )

A.   B. 邸店   C. 勾栏   D. 瓦舍

15、“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大家族中,在元朝时才融合形成的新民族是(  )

A. 维吾尔族 B. 回族 C. 契丹族 D. 白族

16、西路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等的疆城属于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17、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关系”主题时,制作了如下示意图,其中“?”处应填写( )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明朝

18、比较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将秦、隋、元三朝进行比较,其共同点是(     

A.都实现了大统一

B.存在时间均比较长

C.都实施了行省制

D.均由少数民族建立

19、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体现了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吐蕃是下列哪个民族的祖先( )

A.蒙古族

B.藏族

C.满族

D.维吾尔族

20、明朝的建立者是(   )

A. 刘邦   B. 唐太宗

C. 朱元璋   D. 努尔哈赤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________。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_

22、下图中人物是_____

23、北京城成为典型的大一统王朝的都城是在________时期。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抗倭英雄是

(2)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3)组织雅克萨这战抗击沙俄的皇帝是

25、两宋时期,词风委婉、细腻、清秀的女词人是________

26、南宋的偏安

(1)南宋建立: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______登上皇位,赵构就是______,后来定都临安,史称_____

(2)岳飞抗金:岳飞统率“______”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

(3)岳飞被害:宋高宗和权臣______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金求和,下令岳飞班师,并以“______”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4)宋金和议: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______,双方以淮水至______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5)宋金对峙:金迁都燕京,改名为______。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______一隅。

27、我国唐朝创制且闻名于世的陶器艺术珍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

28、唐朝由盛转衰开始于____________

29、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宪法,它颁布于____________年。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逐渐向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路迈进。

30、唐时,称印度为___________,玄奘西游写成《___________》。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连线题: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在宋代就已经有了,请将下列古诗与节日用线连接起来。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元宵节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春节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中秋节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作品

(1)吴道子的代表作一部——

(2)王祯的代表作一部——

(3)阎立本的代表作一部——

(4)关汉卿的代表作一部——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唐)高宗永徽以后,都督带使持节者,始谓之节度使…由此而后,接乎开元,朔方、陇右、河东、河西诸镇、皆置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

材料二宋太祖召宰相赵普问国家长久之计。普曰:“……唐季(末)以来,战争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材料三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

(1)根据材料一,唐中期时的节度使叛乱指的是什么?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针对赵普的建议,宋太祖采取了哪些措施?

(3)根据材料三,说明宋太祖这些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