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立“锦衣卫”特务机构的皇帝是
A.朱元璋 B.朱棣 C.刘邦 D.李世民
2、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进步和创新。唐代农业发展迅速,生产工具改进,出现了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忽必烈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他
A.统一蒙古草原 B.率军灭亡西夏
C.与宋联合灭金 D.建立元朝
4、一生创作了许多剧本,流传至今的有10多种的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
A. 关汉卿
B. 马致远
C. 郑光祖
D. 白朴
5、下列有关宋代社会生活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宋代的大部分官营、私营的手工业作坊都使用雇佣工匠
B.雇佣工匠身份都相对自由
C.商人要交纳商税,他们的经济活动对城乡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D.商人的社会地位没有发生变化
6、白居易在《七德舞)中追述唐太宗的事迹:“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擒充戮窦(消灭王世充、窦建德等割据势力)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业成。二十有九即帝位有五致太平。”以上诗句中涉及的史实包括
①唐朝统一全国
②唐朝国力达到鼎盛
③贞观之治
④开元盛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主要融合的剧种有( )
①徽调 ②评剧 ③汉调 ④豫剧 ⑤昆曲 ⑥秦腔 ⑦京调
A.①③⑤⑥⑦
B.②④⑤⑥⑦
C.③④⑤⑥⑦
D.①④⑤⑥⑦
8、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开幕会上作报告时,用“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这12个字概况了5年来我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确立此制度的会议(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九大
9、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文成公主入藏 D.遣唐使的到来
10、郭沫若称赞其统治时期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注意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继续推进唐朝的社会发展。这里描述的是哪位统治者在位时期的景象
A.唐玄宗
B.唐太宗
C.唐中宗
D.武则天
11、“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和平方法”指的是
A. 实行股份制
B. 赎买政策
C. 廉价收购
D. 无偿没收
12、在北宋与辽的澶州之战中,坚决请求皇帝亲自率兵征讨辽军的宋朝大臣是( )
A. 赵普 B. 寇准 C. 宋璟 D. 岳飞
13、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治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统治者都注重发展生产
②统治者都完善科举制度
③统治者都注重调整统治政策
④统治者都重用人才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4、建立元朝的民族和形成的新民族分别是( )
A. 蒙古族 回族 B. 朝鲜族 回族 C. 土家族 藏族 D. 蒙古族 满族
15、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意思是说
A. 皇帝迁都南方
B. 南方社会稳定
C. 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
D. 北方支援南方
16、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它的建立者是( )
A. 禹 B. 嬴政 C. 刘邦 D. 杨坚
17、宋朝时,南方的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当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些现象说明了( )
A. 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 B. 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 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赋税负担沉重 D. 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18、元朝的建立,进一步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元朝形成的新的民族是
A.回族
B.藏族
C.维吾尔族
D.满族
19、元朝创设的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主要是
①继承和推广了秦汉的郡县制度
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③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划的基础
④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
A. 安史之乱
B. 藩镇割据
C. 黄巢起义
D. 宦官专权
21、填空题:唐朝商业繁荣, 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南宋商业发达,都城 ,繁荣程度超过了北宋时的开封。
22、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________,标志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23、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最著名的谏臣是________,曾进谏二百多次。
24、中国人能吃上玉米,马铃薯,花生这些美食最早在________。
25、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____,加以管理。为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________,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
26、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的皇帝是________。
27、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
28、元朝建立后,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_________制度。在中央,由_______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设________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________负责监察事务。
29、根据描述写出相应的内容.
①清朝中央政府加强对台湾的管辖,设置____管理机构,隶属福建省。
②元朝管理台湾的机构____。
③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地区____。
④宋朝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____。
⑤“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是对____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称赞。
30、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__________等,在宋代都有了。
31、连线搭配:
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请将下列科学家与其主要成就连接起来。
毕昇 著有《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李时珍 被誉为划时代的中国近代科学先驱,著有《农政全书》
徐光启 著有《天工开物》,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宋应星 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32、为中外友好交往或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
(1)不远万里,六次东渡日本________
(2)西游天竺,求取真经________
(3)隋唐最著名的书法家________、________
(4)史学两司马指的________、________
(5)宋朝豪放派词人代表________、________
33、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然后回答。
材料 科举制度发展历程表
演变过程 | 朝代 | 主要史实 |
产生 | 隋朝 | 初步建立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正式确立科举制 |
完善 | 唐朝 | 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大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
宋朝 | 发展文教,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 |
僵化 | 明朝 | 八股取士 |
废除 | 清朝 | 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 |
(1)创建和完善科举制的人物有: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等,请从中分别选出“正式确立科举制”和“创立殿试制度”的人物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代发展科举制的具体措施和主要原因,并谈谈宋代发展科举制产生了怎么的影响?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科举制制度的演变过程,并谈谈明朝的科举制度有什么变化?
(4)关于科举的功过是非,历来是雾里看花,莫衷一是。有人认为科举制度利大于弊,有人认为是弊大于利。你赞同哪一个观点?并请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不少于2点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