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史·职官志》记载,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宋初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削弱知州权力
C.削弱宰相权力
D.提高行政效率
2、清朝人徐骏的诗集里有“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和“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诗句,雍正帝认为这是存心诽谤,将徐骏处死。这- 事件反映了清朝哪-政策的严酷?
A.重文轻武 B.文字狱
C.八股取士 D.闭关锁国政策
3、据《大唐西域记》记载:“经途险阻,寒风惨烈,多暴龙,难凌犯。……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经历过如此险恶状况的历史人物是
A.玄奘
B.鉴真
C.一行
D.法显
4、下图是央视大型歌舞剧《梦回大唐》海报,展现出盛唐的恢弘气象。从文明史的角度来看,形成盛唐气象的根基是
A.专制与跋扈
B.封建与宗法
C.集权与融合
D.开明与开放
5、元朝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在地方上设立的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制度是
A.行省制 B.科举制 C.郡县制 D.厂卫制
6、古代中国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唐诗宋词,再到明清小说,高峰迭起。明清很多小说注重描写商人的活动,揭露官场的腐败和社会黑暗,并初步表现出抨击封建制度.....逐利生财等新思想。以下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魔小说是
A. 《红楼梦》
B. 《三国演义》
C. 《西游记》
D. 《水浒传》
7、自古以来,各族人民驰骋于中华大舞台。史书所述“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归一”的是
A. 回纥族
B. 突厥族
C. 女真族
D. 蒙古族
8、宋朝时期设有“蕃坊”,专供外国商人居住。蕃坊的管理者由外商中最有德望的人充任,由朝廷任命。外国商人聚居的地方,还设立外商子弟学校,称作“蕃学”。这表明
A. 重用洋人崇洋媚外 B. 采取奖励与外通商,给予外商优惠待遇
C. 闭关锁国导致落后 D. 重视与少数民族之间交流贸易及其管理
9、每一历史时期都具有不同的历史阶段特征。隋唐时期的历史阶段基本特征的是
A.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走向统一
C.繁荣与开放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0、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如昙花一现,隋朝的建立者是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高祖
D. 唐太宗
11、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这个名族是
A.女真族 B.蒙古族 C.回族 D.满族
12、史学家之所以称武则天为“政启开元,宏治贞观”,主要是因为( )
A.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
B.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选贤任能,重用房玄龄、杜如晦
13、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大发展。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现象的是
①出现了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②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③海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下列选项能够论证此观点的是
A.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
B.统一了黄河流域
C.黄袍加身建立北宋
D.与辽国互通使节
15、关于科举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科举制实行之前,魏晋以来,选拔官吏主要是从高门权贵中选拔
B.隋文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C.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
D.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16、隋文帝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增长,史书记载政府仓库的积蓄可供开销五六十年。与这种局面的形成无关的是
A. 国家统一 B. 发展生产 C. 开凿运河 D. 加强中央集权
17、作为草原游牧民族,元朝能够对空前广阔的疆域统治近百年,行省制度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不容低估。元朝时,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是( )
A.吏部
B.户部
C.行中书省
D.中书省
18、历史文物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如下图文物见证了
A.唐蕃和同为一家的和谐 B.元朝时对外交流的盛况
C.明朝对东北边疆的守护 D.清朝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19、下列选项最适合下图标题的是
A.国家内部分裂
B.民族政权并立
C.帝国版图扩张
D.王朝国运重振
20、下列关于“五代十国”这一时期叙述错误的是
A. 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B. 北方地区受战乱影响较少,经济有一定发展
C. 五代十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D. 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发展
21、商业贸易的繁荣
(1)商业繁荣: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____和杭州。经商的时间不再受到限制,出现了早市和____。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____;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____。
(2)海外贸易:广州、___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朝廷____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加以管理。
(3)纸币出现:商贸的繁荣使货币交易量增长,市场上流通的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____前期,____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22、多彩的文学艺术
(1)诗歌:①______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______”的美誉。
②______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______”之称,他被誉为“诗圣”。
③______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唱,深受大众欢迎。
(2)书法:唐朝最著名的书法家是______(特点:端正劲美,雄浑敦厚,代表作品《______》)和______(特点:方折峻丽,笔力险劲,代表作品《______》)。
(3)绘画:唐朝最著名的画家是______(善长人物故事画,代表作品《______》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情景,特点是形态各异,神形兼备)和______(代表作品《______》,特点是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23、蒙古族各部的统一是由_________完成的。他于______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____________。
24、诗歌折射历史。
(1)“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反映的是________统治时期时社会经济盛况。
(2)毛主席诗词“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位“成吉思汗”是________族首领。
(3)“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此处“靖康耻”指的是________(填政权名)军攻破宋都,北宋灭亡这一事件。
(4)兵败被俘后,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名句的是________。
25、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原因:____末年,政治腐败,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阶级矛盾尖锐。
(2)发展:明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广大农民纷纷起义,反抗朝廷的统治。____的队伍发展成为起义的主力军。
(3)口号:李自成提出“____”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4)建立政权: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为________。
(5)推翻明朝:____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明朝末帝崇祯自缢,明朝灭亡。
26、宋代通过实行________政策来防止武将跋扈;宋辽签订的“________”保持了双方之间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27、民族政策: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________”,意即各族共同的君主。
28、宋词风格多样,内容广泛,杰出代表人物有豪放派的__________ ,婉约派的_________ 。
29、为加强对文人的控制,明朝采取的方式是________;清朝康、雍、乾时期大兴________。
30、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誉,各国称中国人为___________。
31、将政权名称与建立人物和所属民族对应连线:
32、请根据提示信息列举出相关的思想文化成就
(1)北宋毕昇发明的新技术_______
(2)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_______
(3)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_______
(4)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_______
33、醴陵市某中学七年级在合作学习中过行了分组讨论,他们分成了“政治制度组”“经济发展组”“思想演变组”“中外交往组”“民族融合组”等进行讨论,经过激烈的讨论与老师的引导,他们认识到了“中华民族自秦汉开始一统,到元、明、清三朝经历了长达六百年的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不断巩固”的历史发展过程。
假如你在这个班中,你会选择参加哪个组?如果你代表本组发言,请你拟定你的发言稿。(发言稿所体现的历史时间可以设定为“隋唐到清朝”也可以设定为“秦到清朝”)
选择参加的讨论组:
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