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由于他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被誉为“诗圣”,他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孟浩然

2、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政府提倡,品种改良,使产量跃居首位的粮食作物是

A. 小麦

B. 高粱

C. 水稻

D. 大豆

3、海上丝绸之路在哪一朝代进入鼎盛时期:

A. 元朝

B. 清朝

C. 明朝

D. 宋朝

4、辽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A.女真族 B.蒙古族 C.契丹族 D.党项族

5、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是大家所熟知的历史典故。这些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个人物有关(  )

A. 刘邦   B. 李渊

C. 赵匡胤   D. 杨坚

6、“在这一页,我看见布衣毕昇……灵感的火烧烤胶泥,字模和铁板婀娜多姿,一页纸到十万页纸,鲜活的字时刻跃动。”这段现代诗歌中体现的科技创新是

A. 罗盘的应用

B. 火药的发明

C.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D.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7、“澶渊之盟”后,京城里流传着这样的民谣“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这反映的是北宋与哪一民族政权的关系

A. 蒙古

B.

C.

D. 西夏

8、下列不属于宋元时期著名的大都市的是

A. 开封

B. 临安

C. 大都

D. 江都

9、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66岁的退休干部王胜玉,用小楷字体手抄《红楼梦》,弘扬传统文化。在抄写的过程中,会抄写到的人物名字有

①贾宝玉  ②林黛玉  ③杜丽娘  ④崔莺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黄河流域”“粟”“半地穴式房屋”三个关键词都有关的原始居民是(   

A.河姆渡人

B.半坡人

C.元谋人

D.北京人

11、见下图中的著作,如果某图书网站要求为此上架图书写一句简介,下面可以入选的是

A.统蒙古,立政权,未灭西夏身先死

B.建大元,灭南宋,统一全国设行省

C.统契丹,建政权,澶渊之盟结和平

D.统女真,抗大辽,建立金朝灭北宋

12、下列作品,通过描写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从而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罪恶的是

A. 《秦中吟》

B. 《牡丹亭》

C. 《本草纲目》

D. 《红楼梦》

13、“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这段材料所描述的情况最早出现于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4、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元朝,其建立者是

A.完颜阿骨打

B.忽必烈

C.成吉思汗

D.耶律阿保机

15、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

A.《念奴娇》

B.《满江红》

C.《蝶恋花》

D.《实娥冤》

16、时空观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对下面隋朝至清朝朝代更替示意图补充正确的一组是( )

A.①唐 ②吐蕃 ③南宋 ④明

B.①唐 ②辽 ③ 南宋 ④明

C.①明 ②辽 ③南宋 ④唐

D.①唐 ②辽 ③明 ④南宋

17、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①辽—契丹族

②夏—元昊

③完颜阿骨打-党项族

④北宋—赵构

⑤金—耶律阿保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④⑤

18、与“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的典故有关的是

A. 朱温

B. 赵匡胤

C. 赵光义

D. 赵构

19、战国时期,社会发生急剧变化,关于如何治理国家,法家主张

A.以德治国

B.仁政

C.无为而治

D.以法治国

20、2017年是郑和下西洋612周年,该壮举发生在公元纪年年代尺(下图)中的哪一时段

A. A

B. B

C. C

D. D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宋代我国海外贸易繁盛,在当时既拥有领先世界的造船业,又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的两座城市分别是__________

22、昆曲,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明朝进,经过改良,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到了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洪昇的________、孔尚任的________这两部政治历史剧,成为昆曲的传世之作。

23、契丹族: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________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________临潢府。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24、明朝的建立

1368年,____称帝,建立明朝,定都____,他就是明太祖。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25、农业的发展

(1)原因:南方战乱较少;____人带去先进技术;劳动人手充足;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这是南方农业超越北方的原因。

(2)表现:宋朝时期,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____。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____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_____”的谚语。到____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26、(1)隋朝的大运河,以_____为中心,连接了海河、黄河等_____大水系,加强了南北地区的交流。

(2)唐朝的国势从_____由盛转衰,并逐渐形成_____的局面。

(3)在地方,宋太祖在各州府设置_____,以分知州的权力;岳飞抗金的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民众传颂,人们视他为_____

(4)宋朝时,_____的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南宋时,_____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5)蒙古各部的统一是由_____完成的;元朝时期,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_____

27、满洲兴起和清军入关

(1)满洲兴起:1616年,________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1635年,________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

(2)清军入关: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________降清,引清军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

(3)起义失败:李自成在________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28、清朝统治者以______为都城。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在此后的统治中,在政治制度方面基本上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进一步加强____________,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在思想文化方面推崇_______学说,继承历史文化传统。

29、发达的中外交通

(1)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____,建立了四通八达的____。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

(2)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当时,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____时期。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

30、安史之乱背景: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日益紧张。各地的__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___于一身,势力膨胀,形成___的局面。

三、连线题(共1题,共 5分)

31、把相关的内容用直线连在一起。

《水浒传》   A.曹雪芹  a.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西游记》     B.罗贯中   b.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小说

《三国演义》  C.吴承恩   c.神话小说

《红楼梦》     D.施耐庵   d.古典小说的高峰

四、列举题(共1题,共 5分)

32、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国家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也是国家富强的前提和保证。请根据提示,把下列内容补充完整。

(1)唐太宗时,_______入藏与松赞干布成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发展。

(2)元朝时,各民族长期杂居,产生一个新的民族

(3)清朝时,设置 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4)清朝时,蒙古族 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

五、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3、隋唐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经济发展篇)

(1)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分别写出图一、图二两种工具的名称。

(制度创新篇)

(2)唐太宗时期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例如在政治上完善了____________,该制度明确了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状元、进士、举人等称号主要是通过考试获得的,武则天时,该制度有哪些创新_____________________ 

(民族交往篇)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中华上下五千年》

(3)材料二中的“公主”指的是谁?这次通婚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对外交流篇)

(4)写出图三、图四中人物的主要事迹。

(5)唐朝的繁盛给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