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则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是由碳、氢气和氧气组成
B.葡萄糖由三种元素组成
C.葡萄糖由24个原子构成
D.葡萄糖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B.物质溶于水时都放出热量
C.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3、多种途径可使水得到不同程度净化,下列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蒸馏
B.吸附
C.过滤
D.沉淀
4、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取50 g A的饱和溶液,将温度升高到t2 ℃,此时溶液中A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假设升温时溶剂没有损失)
B.t1℃,将A、B、C各a g放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 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均相等
C.t3℃时,取相同质量的A、B、C三种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没有晶体析出并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C
D.从A与少量C的混合物中提纯A,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5、构建模型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请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丙的化学式为H2
B.x的数值为2
C.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6、关于电解水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从现象上判断:负极产生的是氧气
B.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从宏观上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从微观上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某物质燃烧生成和
,据此推测该物质组成里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8、某温度下有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晶体
B.加入少量的水
C.升高温度
D.恒温蒸发溶剂
9、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X克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仍为X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滤液有两种可能的组成
B.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C.滤渣中至少有两种物质
D.滤渣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10、某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CO与Fe2O3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后固体的颜色由红棕色变成了银白色
B.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C.NaOH溶液应改为Ca(OH)2溶液以检验产生的CO2气体
D.该实验装置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11、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属于离子的一组是( )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⑤
12、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倾倒液体
C.称量固体
D.过滤
13、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4、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P2O5
B.面粉
C.镁粉
D.CO
15、现有X、Y、Z三种金属,把X、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Y产生气体的速率比X快,把Z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无明显现象,根据以上事实,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正确的是
A.X>Y>Z
B.Y>Z>X
C.Y>X>Z
D.Z>Y>X
16、以下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
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C.木炭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D.甲烷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
17、紫薯中含有被誉为“抗癌大王”的硒元素.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中子数为44,则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0
B.34
C.44
D.78
18、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未成年人需要摄入足够的钙促进骨骼的生长。下列食物中钙含量最低的是( )
A.牛奶
B.青菜
C.豆类
D.虾皮
19、化学实验室发生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烧碱变质
B.盐酸挥发
C.稀释浓酸
D.试管破碎
20、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铁钉投入试管
B.称量10.34g固体
C.检查气密性
D.稀释浓硫酸
2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①空气②硬水③生铁④五氧化二磷⑤石灰石⑥C70⑦液氮.
A.③④⑤
B.①⑤⑦
C.④⑤⑥
D.④⑥⑦
22、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
”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该反应( )
A.有单质生成
B.是化合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两种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1
23、如图是小徐用手掌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的表示方法,手指上的物质能与手掌心氧气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煤脱硫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硫的生成
C.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会污染空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反应
24、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模拟图如下:
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数目不变
C.该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
D.生成物中镁元素显+1价
25、下列变化中,只有加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A.Zn→ ZnSO4
B.MgO → MgCl2
C.CaCO3→CO2
D.Ba(NO3)2 →BaSO4
26、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煮沸的咸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使冰雪较快融化
27、火力电厂在烟道中用间断添加法,加入石灰石粉末以消除煤炭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并得到副产物石膏(主要成分为 CaSO4)
(1)SO2 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2)石灰石与二氧化硫反应产生硫酸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8、在下图所示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
29、(1)_______℃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将 40 g 甲物质放入 50 g 水中, 充分溶解,能形成_________g 溶液。
(3)t2℃时,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保持温度不变),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
(4)将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从t1℃降温到 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为甲______乙(填 “=”、“<”或“>”)。
30、餐具沾有较多的油脂,用水较难洗去。用洗洁精和水混合洗涤,则容易使餐具洁净,所用的洗洁精呈_____(“酸”或“碱”)性。
31、结合下图中KNO3、NaCl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这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是_____。
(2)10℃时,将30gKNO3和30gNaC1分别放在100g水中充分溶解,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
(3)将60gKNO3和20gNaCl组成的混合物放入盛有100g50℃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当温度降低到20℃时,过滤,得到晶体和滤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 50℃时固体全部溶解
B 所得晶体全部是KNO3
C 所得滤液中只有NaCl
32、如图是与铁的性质有关的部分实验。请回答: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B中通过对比①③试管中的现象,可知铁生锈需要与___________接触。
(3)通过实验验证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请你设计实验(写出所选试剂即可):___________。
33、酸=氢元素+酸根
说明:O2-、OH-_________属于酸根。酸根是_________,属于带电原子团,如Cl-。NaHSO4_________属于酸。
34、2015年冬,扬州迎来有史以来最冷的天气。
(1)由于积雪严重,工人沿路撒融雪剂,原理 ;
(2)城内大多户都出现自来水龙头冻坏,常用的铁制水龙头属于 材料,为防止其生锈,常在表面镀一活泼性比其强的金属 (填字母);
A.Cu B.Zn C.Ag
(3)家长们纷纷购买暖宝宝,其中的发热剂是铁粉、水和食盐等,发热剂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见如图)。
①以下对此改进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此实验中发热剂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
B.氯化钠的作用是加快铁生锈
C.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比实际小
②暖宝宝使用时是 能转化为 能,该过程可以看作是铁粉、空气和水相互作用,最终转化为氢氧化铁,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属于 反应。
35、如图是 A、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2℃时,用等质量的 A、B 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 质量 A___________B(填“<”“=”或“>”);
(2)将 t2℃时 A、B 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t1℃,A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B(填“<”、“=”或“>”)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t1℃时,将 70 g A 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 8%的溶液, 需加水__________g。
36、下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资料:常温(20 ℃)下,溶解度的相对大小。
溶解度/g | <0.01 | 0.01~1 | 1~10 | >10 |
一般称为 | 难溶 | 微溶 | 可溶 | 易溶 |
(1)常温下,乙属于________(填“易溶”“可溶”“难溶”或“微溶”)物质。
(2)________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60 ℃时,甲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4)把60 ℃时质量相等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20 ℃,析出晶体较多的物质是________。
(5)要使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大量结晶析出,应该采用________的方法。
(6)若要从甲、乙的混合溶液中提纯甲,则主要操作是蒸发浓缩、________、________、干燥。
37、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写出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发生装置选用_______(填字母), 收集装置用_______(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但在空气中易发生反应:2NO + O2 = 2NO2,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填字母)
(4)由于实验室没有石灰石和稀盐酸药品,某同学利用一种常见的药品采用装置A制取二氧化碳,则他可使用_____(填试剂名称),请写出该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利用下图装置可完成CO还原Fe2O3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已知由A装置制取的CO气体中混有少量的CO2。
①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气体通过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_______(装置不能重复使用)。
③从环保角度考虑,请你对装置提出一条改进措施:_______。
38、(8分)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小兵对“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猜想与假设】a.可能与硫酸的质量分数有关;b.可能与锌的形状有关。
【设计并实验】小兵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和不同形状的锌进行如下实验。
(1)写出稀硫酸与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小兵用下图装置收集并测量氢气的体积,其中量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氢气应从_______(填e或f或g)管通入。
【收集证据】
(3)要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
实验编号是_______,
【得出结论】
(4)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与反思】
(5)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可能还受哪些因素影响?设计实验验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中国制造业正在持续发展,汽车制造是制造业的一个代表.请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填空.
(1)下列汽车组件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填序号)_______ .
A 钢铁车架 B 真皮座套 C 玻璃车窗 D 橡胶轮胎
(2)钢铁车壳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与空气中的________(填两种物质名称)接触而生锈.
(3)汽车制造需要钢铁,工业上高炉炼铁常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与一氧化碳来炼铁,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如图为模拟工业炼铁:若B处盛放氧化铁粉末.在A处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B处下方用酒精喷灯加热,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该装置的不足________.《自然》杂志刊载“绿色炼铁”技术;电解熔融的氧化铁得到铁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炼铁技术另一种产物的用途举例________.
40、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属于氧化物,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___________C. ___________。
(2)得到F溶液的操作Ⅰ的名称为_________ 。
(3)若I是红褐色沉淀,请写出G + F → 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I是蓝色沉淀,请写出G + F → 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指出反应①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