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CO、H2还原Fe2O3的过程相似,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向4.8gFe2O3中不断通入H2,不断加热,实验测得固体残留率(固体残留率=×100%)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点对应固体为Fe,其质量为3.36g

B.从a到d点,固体中的含氧量逐渐变小

C.从a到d点,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水的质量

D.bc段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Fe3O4+H23FeO+H2O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①空气②硬水③生铁④五氧化二磷⑤石灰石⑥C70⑦液氮.

A.③④⑤

B.①⑤⑦

C.④⑤⑥

D.④⑥⑦

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B.物质溶于水时都放出热量

C.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4、下列物质的微观示意图,从物质的分类来看,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5、构建模型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请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丙的化学式为H2

B.x的数值为2

C.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6、用“分类”的方法可以使我们有序地研究物质,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二氧化锰、氧化钙、高锰酸钾

B.混合物:硬水、澄清的石灰水、冰水混合物

C.化合物:臭氧、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

D.纯净物:氧气、氢氧化钙、氯化钠

7、化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使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下列过程本质上与其他不同的是

A.工业上利用空气制氧气

B.用海水晒盐

C.利用白炽灯照明

D.火力发电

8、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9、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白磷在冷水中,通入空气后也能燃烧

C.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

D.石油、乙醇均是可再生能源

10、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的H没有减少的是(       

A.BaCl2

B.NaOH

C.CuO

D.Zn

11、根据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现象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C.现象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80℃

D.现象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12、下列有关氢氧化钙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物质制备:工业上,用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钙

B.物理性质: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可配制出澄清石灰水

C.化学性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呼气中存在的二氧化碳

D.常见用途:农业上,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等

13、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日前用普通水制造出了一种新型的固体物质.科学家们介绍说,这种新型固体物质的分子中仅包含有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固体物质和水是同种物质

B.该固体物质属于一种新型化合物

C.该固体物质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由普通水制成该固体物质后,分子停止运动

14、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CO2

B.2H

C.2H2

D.Fe

15、某温度下有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晶体

B.加入少量的水

C.升高温度

D.恒温蒸发溶剂

16、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尤其是青少年更应向毒品说,如吸食冰毒(甲基苯丙胺:C10H15N)”成瘾后毒副作用很强,会严重破坏人的生理和免疫机能。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基苯丙胺是有机物

B.甲基苯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

C.每个甲基苯丙胺分子含有26个原子

D.甲基苯丙胺中C、H、N的质量比为10:15:1

17、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①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②若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③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④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量取水时,仰视量筒刻度会使所配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偏低;⑤除去烧碱中混有的少量Na2CO3杂质,可加入过量的盐酸,然后蒸发结晶;⑥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8、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P2O5

B.面粉

C.镁粉

D.CO

19、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一定为

A.Ag、Cu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B.Cu、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C.Ag、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D.Ag、Cu、 Fe三种单质的混合物

20、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H4+2O22H2O+CO2

B.P+O2P2O5

C.S+O2SO2             

D.4Fe+3O22Fe2O3

21、a和b为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a为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当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像是

A.

B.

C.

D.

2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  )

A.运输海鲜时用甲醛浸泡保鲜

B.拌凉菜时加少许食醋调味

C.种植蔬菜时喷洒剧毒农药杀虫

D.加工火腿肠时放入过量亚硝酸钠防腐

23、空气成分中,可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

A.

B.

C.

D.稀有气体

24、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主要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探究CO2与水反生反应

B

探究水对铁钉锈蚀的影响

C

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D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A.A

B.B

C.C

D.D

25、下列关于碳的各种模型(如图1-3)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1可推测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B.由图2可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2.01g

C.图3中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

D.图3中三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不相同

26、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煮沸的咸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使冰雪较快融化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在①浓硫酸、②氢氧化钠、③稀盐酸、④氢氧化钙这四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

1)常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的干燥剂是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酸是_____

3)实验室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碱是_____

4)俗名为烧碱的物质是_____

5)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

28、厨房里也有许许多多的化学物质。

1NaCl是一种重要的盐,构成NaCl的微粒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

2)烧水的水壶中经常会出现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有CaCO3Mg(OH)2 ,写出用稀盐酸除水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________

3)小红妈妈为她准备的午餐有米饭、红烧鱼、鸡蛋汤,从营养均衡的角度看,你认为还应该为她准备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牛奶  B.炒青菜  C.红烧肉   D.馒头

4)铁锅容易生锈,铁生锈是铁和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种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为防止铁锅生锈,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净水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常见的食品脱氧剂多为无机铁盐脱氧剂,其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请将脱氧过程中一步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Fe(OH)2+O2+2____═4Fe(OH)3

29、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金属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请结合生活实际,写出一种生活中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_______

(2)根据下图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写一种即可)

(3)我国是世界上已知矿物种类比较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在赤铁矿(主分成分是Fe2O3)、菱铁矿(主分成分是FeCO3)、铝土矿(主分成分是Al2O3)、辉铜矿(主分成分是Cu2S)中,其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填矿石名称)。近代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氧化铝(A12O3)的方法冶炼铝,A12O3分解后得到两种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已知Fe、Mn、Ag三种金属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欲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一组药品为Mn、Ag和_______溶液。

(5)向一定质量Cu(NO3)2、AgNO3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取a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B.取b点溶液中一定含有Zn2+和Cu2+,可能含有Ag+

C.取b~c段固体,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D.取d点固体有3种

30、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请你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所需要的下列物质,可以从海洋中获取的是_____

①石油 ②无机盐 ③可燃冰 ④海洋生物   ⑤淡水

A①③④⑤ B①④⑤ C②③④ D.全部

(2)在粗盐提纯过程中,需得到纯净的氯化钠,需要调节溶液的酸碱性。为了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____________;现测得溶液的pH10,为了将pH调节到7,应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填物质名称)

(3)淡化海水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海水中其他离子不能透过)进入左侧的池子,从而得到淡水。以下分析中正确的是_____

A.右侧池中海水的密度不变

B.右侧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C.淡化膜可用滤纸代替

D.用膜分离技术得到的淡水为硬水

 

31、干黄花无毒,而鲜黄花有毒,是因为鲜黄花中含有秋水仙碱。纯秋水仙碱易溶于酒精,在冷水中易溶、热水中难溶。

1)秋水仙碱的酒精溶液中,溶剂是_____

2)秋水仙碱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填增大减小)。

32、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

(2)缺乏会引起龋齿的元素________

(3)2个铵根离子_________

(4)画出氮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

33、如图是AB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曲线,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g

(2)a点的含义是_____;在_____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3)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物质是_____

34、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属。请依据所学知识填空。

1)金属资源在地球上分布广泛。人们在自然界中仅发现金、银等少数金属以_____________形式存在外,其余大多数金属都以_____________形式存在。你认为金属的存在形式主要和_____________有关。

2)下列制品的用途,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_______

3)在空气中,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35、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净水时需加入明矾的目的是

(2)欲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过滤操作,该操作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  

(3)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病原生物,可采用的方法是  

(4)某同学在完成电解水实验时,发现正极产生了10 mL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    

(5)请写出用盐酸除铁锈的方程式:  

 

36、浓硫酸

①吸水性(物理性质)——_________剂(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_________

②脱水性(化学性质)强腐蚀性。

③强氧化性——与活泼金属反应不产生_________气。

④稀释:_________入水、沿器壁、慢慢、搅拌。(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热,且水的密度比浓硫酸小)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实验员王老师要配制80克质量分数为10%NaCl溶液供同学们使用,如图表示了他的实验操作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①-④各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2B操作中应称NaCl的质量是_____g,称量时若指针偏右,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

3D操作中仪器的规格应是_____(选填“50ml”“100ml”),读数时应使视线与_____

4E操作中的作用是_____

5)下列错误操作可能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_(填序号);

①B操作中砝码与NaCl放颠倒了   ②D操作中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

③D操作中有少量水溅出   ④F操作中溶液洒落。

6)配制该溶液的正确步骤应是_____(填序号)。

38、(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多选,用字母作答)

A. 将燃烧的木条伸入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木条燃烧更旺  

B.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C.将一根打磨过的铁丝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D. 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E. 将一枚生锈的铁钉浸入稀盐酸中片刻,溶液变为浅绿色

(2)请从下列甲乙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试题甲:探究燃烧的条件

    试题乙: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过程,能观察到燃烧现象的是

_____,(填序号),热水的作用是 _____和隔绝氧气,实验方法为控制变量法,就白磷而言,控制的变量为____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纸花的颜色会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实验方法为控制变量法,本实验控制的变量为 ______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多数食品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变潮湿,并吸收空气中的氧气而腐败。生产上多在食品中放入一小包CaO粉未,可使食品保持干燥。现已研究成功在食品中放入一小包铁粉(包裹在多孔泡沫塑料袋中),一段时间后,铁粉会变为铁锈。

(1)用铁粉代替氧化钙粉末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孔泡沫塑料袋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生石灰作干燥剂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_____

40、能源和环境一直受到人们关注,人类生活处处离不开化学。

1)化石燃料主要是指煤、_______和天然气。

22017 5 18 日,中国又创下一项世界第一,在我国海域试开采可燃冰获得成功。 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含少量 CO2 等气体,可燃冰属于_______(选填纯净物混合物)。甲烧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常温常压时,由甲烷和另两种气体组 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80%,则另两种气体不可能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H2 CO     BH2 C2H2     CC2H2 C2H4     DCO C2H4

3)研究发现NH3燃烧释放大量能量,且产物没有污染,有一定应用前景。NH3 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NH3+3O26H2O+2XX 的化学式为_______

42017 6 5 日是第 46 个世界环境日,中国确立的主题是绿水和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相符的是_______

A.用燃烧的方法处理塑料垃圾    B.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中

C.工业燃煤用前进行脱硫处理    D.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