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B.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

C.铝合金轻而坚韧,可作汽车、飞机和火箭的材料

D.铅锑合金的熔点较低、电阻率较大,常用于制成发热体

2、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3、由下图信息可知,金属活动性最不活泼的是

A.镁

B.锌

C.铁

D.铜

4、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尤其是青少年更应向毒品说,如吸食冰毒(甲基苯丙胺:C10H15N)”成瘾后毒副作用很强,会严重破坏人的生理和免疫机能。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基苯丙胺是有机物

B.甲基苯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

C.每个甲基苯丙胺分子含有26个原子

D.甲基苯丙胺中C、H、N的质量比为10:15:1

5、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①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②若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③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④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量取水时,仰视量筒刻度会使所配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偏低;⑤除去烧碱中混有的少量Na2CO3杂质,可加入过量的盐酸,然后蒸发结晶;⑥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6、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

A

B

C

D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探究燃烧条件之一需要可燃物

探究铁钉生锈时O2是否参与反应

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A.A

B.B

C.C

D.D

7、某无色溶液X是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取三份等质量的X溶液,向其中分别加入酚酞试液、Fe2O3粉末、BaCl2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述.根据现象判断,无色溶液X是()

加入的物质

酚酞试液

Fe2O3粉末

BaCl2溶液

实验现象

无明显现象

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黄

无明现象

A.稀硫酸

B.稀盐酸

C.NaOH溶液

D.Na2CO3溶液

8、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气体和氧气都能用浓H2SO4干燥

B.Na2CO3溶液和NaNO3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C.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则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9、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小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10、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厨房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B.汽车油箱着火时用水浇灭

C.酒精在桌面上着火时用湿布盖灭

D.图书档案着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11、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取50 g A的饱和溶液,将温度升高到t2 ℃,此时溶液中A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假设升温时溶剂没有损失)

B.t1℃,将A、B、C各a g放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 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均相等

C.t3℃时,取相同质量的A、B、C三种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没有晶体析出并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C

D.从A与少量C的混合物中提纯A,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12、化学实验室发生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烧碱变质

B.盐酸挥发

C.稀释浓酸

D.试管破碎

13、下列有关氢氧化钙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物质制备:工业上,用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钙

B.物理性质: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可配制出澄清石灰水

C.化学性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呼气中存在的二氧化碳

D.常见用途:农业上,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等

14、下列各选项与如图所示曲线相符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横坐标

纵坐标

A

向一定质量的锌粉中加入稀硫酸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生成氢气的质量/g

B

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

加入铜粉的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C

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碳酸钙粉末

加入碳酸钙的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D

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

加入水的质量/g

溶质的质量/g

A.A

B.B

C.C

D.D

15、现有X、Y、Z三种金属,已知:①X+Y(NO3)2=X(NO3)2+Y,②把Y、Z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Y和稀硫酸反应.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

A.Z<Y<X

B.Y<X<Z

C.X<Y<Z

D.Z<X<Y

16、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P2O5

B.面粉

C.镁粉

D.CO

17、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铁钉投入试管

B.称量10.34g固体

C.检查气密性

D.稀释浓硫酸

18、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N

B.O2

C.CO2

D.Zn

19、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5%

B.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B>C

C.将t1℃时A、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A、C两溶液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A中含有少量B,要提纯A通常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20、a和b为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a为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当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像是

A.

B.

C.

D.

21、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 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钾

B.烧杯①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22、向一定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中同时加入4g硝酸钾和16g水所得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A.20%

B.15%

C.10%

D.无法计算

23、工业明胶中含有毒的重铬酸钠(Na2CrO4),其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A.+1价

B.+2价

C.+4价

D.+6价

24、下列化学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H2+ CuOCu + H2O

B.2Mg + CO2 2MgO + C

C.CO + CuOCu + CO2

D.2NaBr + Cl2 =2NaCl + Br2

25、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A.N2

B.NO

C.NO2

D.N2O

26、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煮沸的咸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使冰雪较快融化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请从给出的 HCONaFeCaCl 七种元素中选择,按要求填空。

1)微量元素与健康息息相关,缺乏上述元素中的某种微量元素会导致_________(填疾病);

2)分别写出能与纯碱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碱和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28、《天工开物》是我国明朝宋应星编写的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其中很多内容与化学知识有关,阅读下述文字片段,回答问题:

(1)“凡钢铁炼法,……火力到时,……取出加锤。”意为高温条件下,生铁中的碳和氧气反应生成CO2,从而使生铁炼成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每红铜六斤,入倭铅四斤,先后入罐熔化,冷定取出,即成黄铜。”由此可知黄铜的硬度比铜______(填“大”或“小”),熔点比“倭铅”______(填“高”或“低”)。

(3)“火力到后,烧酥石性。急用者以水沃之,亦自解散。”意为CaCO3高温分解、CaO和H2O反应,其中CaO和H2O反应过程中能量转化形式主要是______

29、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壳体采用低合金超高强度的钢。

1)壳体中主要含有的金属元素是(用化学用语填空,下同)___________

2)该金属易与氧气反应而生锈,则锈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防止其生锈的办法有___________,可以用盐酸除去该金属锈,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从东方红一号天空二号,你的想法是___________

30、如图所示,有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你完成下列填空:

 

1)图中N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

2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

3)把t2℃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至t3℃,则此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

31、请在AH八种物质中,选择符合题意的物质,在答题卡上用字母填空

A 一氧化碳 B 聚乙烯塑料 C 生石灰 D 碳酸氢钠 E 氧气 F 氯化钠 G 二氧化硫 H 碳酸氢铵

1)医院用来抢救病人的气体是_____

2)煮菜用作调味剂的是_____

3)用作氮肥的是_____

4)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是_____

5)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_____

6)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

7)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_____

8)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

32、用化学用语填空。

(1)酒精溶液中的微粒___________________;

(2)向水中加入生石灰所得溶液中的溶质_______________;

(3)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的溶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如图中的① 、②  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 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

ABC 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

A D 两种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是 _____

34、下图是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C是一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图CX数值是__________ DEF中与C中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2)写出图B中元素形成离子的符号_____________DEF中表示离子的是________②(填序号)。

3F中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AB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

35、下图是物质 ABC 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图像回答:

①温度为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

ABC 三种物质中常温下可能是气体物质的是___________

t3时,A 物质 50 克放入 50 克水,所得溶液___________(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A 中含有少量 B 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得到纯净的 A 的实验操作是: a配制热饱和溶液;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烘干。

36、(4分)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溶液的温度/℃

 75

 65

50 

35

  20

析出固体M的质量/g

  0

 0

2.0

4.5

8.4

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65℃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______(填“是”、“否”或“无法判断”);

 (2)将40℃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有 _    (填序号)。

①升温 ②降温 ③加溶质M④加水 ⑤加另一种固体N⑥恒温蒸发水 ⑦与40℃时M的饱和溶液混合

(3)20℃时,用固体粉末M和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M溶液,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通过一年的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方法。请结合下图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2)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①中加入的药品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B装置制取CO2,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还需要用到EF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a________________(用导管口代号bcde表示其顺序)。如果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如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需加热制取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置块状固体),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请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用3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现放出氧气的速率太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还是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经讨论将发生装置由A改为B,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最佳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实验中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从环保的角度考虑,装置有不足之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E实验中,若要除去粗盐中难溶性的杂质其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_(填序号),步骤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配置5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所配置溶液的质量分数(填“偏大”或“偏小”)___________

若②出现了右盘低的现象操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

a.左边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b.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c.右盘中减少砝码 d.左盘中增加食盐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在Mg(NO32、Cu(NO32和AgNO3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发现滤液仍呈蓝色、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沉淀产生,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上述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0、变废为宝好处多。

⑴秸秆再生利用

①我市一企业将秸秆经系列处理后,开发出可降解秸秆塑料,优点为________(填序号);

a.节约能源   b.减少白色污染   c.减少因焚烧秸秆产生的 PM2.5

②秸秆可制沼气,请写出沼气中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⑵废旧电路板(PCB)回收利用

①PCB 中含:a.Cu、Ag、Pb(铅)、Fe等;b.塑料聚合物;c.陶瓷和玻璃纤维。

其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②用溶蚀法回收 PCB 中的 Cu,原理如下:

a.溶蚀:将 Cu 溶解在CuCl2 溶液中,生成CuCl;

b.再生:将 O2 鼓入CuCl溶液,加入稀 盐酸,得到再生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O2 + 4CuCl + 4HCl = 4 CuCl2 + 2X,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c.产品:在再生液中加入铁粉,过滤后得到Cu,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