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温度下有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晶体
B.加入少量的水
C.升高温度
D.恒温蒸发溶剂
2、生活中感冒发烧时,量体温发现液柱体积变大,原因是( )
A.汞原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B.汞原子的体积变大
C.汞原子分解生成新物质
D.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
3、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O2
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该反应分子个数发生了改变,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4、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5、天热的时候把半杯糖水(蔗糖已全部溶解)放进冰箱的冷藏室,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出现了部分蔗糖晶体。对于这一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未放入冰箱前的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B.降低温度可从糖水中获得蔗糖晶体
C.放入冰箱前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比放入冰箱后大
D.温度降低后蔗糖的溶解度随之变小
6、下列防锈措施合理的是
A.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链条
B.在铁制暖气片上刷“银粉”
C.用“钢丝球”打磨铝锅表面
D.用过的菜刀及时用盐水清洗
7、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全部溶于水的是
A.BaCl2、NaNO3、MgSO4
B.AgNO3、BaSO4、MgCl2
C.AgCl、CaCO3、Al2(SO4)3、
D.ZnSO4、Cu(OH)2、CuSO4
8、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
A.CO2
B.2H
C.2H2
D.Fe
9、对化学概念的准确理解是正确运用的前提,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是
A.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复分解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
C.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D.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10、向一定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中同时加入4g硝酸钾和16g水所得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A.20%
B.15%
C.10%
D.无法计算
11、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陶瓷烧制
B. 石雕印
C. 粮食酿醋
D. 火药爆炸
12、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白磷在冷水中,通入空气后也能燃烧
C.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
D.石油、乙醇均是可再生能源
13、现有X、Y、Z三种金属,已知:①X+Y(NO3)2=X(NO3)2+Y,②把Y、Z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Y和稀硫酸反应.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
A.Z<Y<X
B.Y<X<Z
C.X<Y<Z
D.Z<X<Y
14、“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尤其是青少年更应向毒品说“不”,如吸食“冰毒(甲基苯丙胺:C10H15N)”成瘾后毒副作用很强,会严重破坏人的生理和免疫机能。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基苯丙胺是有机物
B.甲基苯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
C.每个甲基苯丙胺分子含有26个原子
D.甲基苯丙胺中C、H、N的质量比为10:15:1
15、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16、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去除杂质的方法 |
A | NaCl溶液(Na2CO3) | 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 |
B | CaO(CaCO3) | 加水、过滤 |
C | Fe(Zn) | 加过量FeSO4溶液、过滤 |
D | HCl溶液(H2SO4) | 加适量BaCl2溶液、过滤 |
A.A
B.B
C.C
D.D
17、化学实验室发生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烧碱变质
B.盐酸挥发
C.稀释浓酸
D.试管破碎
18、a和b为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a为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当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像是
A.
B.
C.
D.
19、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A.NaCl氯化钠食盐
B.CaO氧化钙熟石灰
C.Na2CO3碳酸钠纯碱
D.NaOH氢氧化钠烧碱
20、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A.N2
B.NO
C.NO2
D.N2O
21、CO、H2还原Fe2O3的过程相似,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向4.8gFe2O3中不断通入H2,不断加热,实验测得固体残留率(固体残留率=×100%)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点对应固体为Fe,其质量为3.36g
B.从a到d点,固体中的含氧量逐渐变小
C.从a到d点,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水的质量
D.bc段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Fe3O4+H23FeO+H2O
22、资料显示:新冠病毒在高温、碱性环境、高锰酸钾和次氯酸钠等消毒剂中生存能力较差,其中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1
C.0
D.+3
23、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某物质燃烧生成和
,据此推测该物质组成里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橡胶、纤维、塑料都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B.用水可以灭火,因为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为增加肥效,把硝酸铵和草木灰混合使用
D.气味能闻得到却看不到,说明分子很小
25、化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使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下列过程本质上与其他不同的是
A.工业上利用空气制氧气
B.用海水晒盐
C.利用白炽灯照明
D.火力发电
26、化学与生活、健康、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
B.霉变大米含有黄曲霉素,用水洗净后再煮饭
C.青少年缺钙,易患佝偻病
D.垃圾分类,有利减少废弃污染,变废为宝
27、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最多的是_____。
(2)下列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 (填字母序号)。
a.Ca(H2PO4)2 b.NH4Cl c.KNO3
(3)用铜制作导线,因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_____。
(4)市场上出售的净水器,有些是利用_____来吸附、过滤水中的杂质的。
(5)妈妈买了一件羊毛上衣,小芳怀疑衣服面料成分是合成纤维,她采用的鉴别方法是_____。
28、文化的传承、科技的发展、新材料的研发等都离不开化学。
(1)朱砂为红,是最纯正的中国色,朱砂(即硫化汞)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工夫茶是广东潮汕地区人民传统的饮茶习俗。喝茶时未尝其味,先闻其香,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茶叶中含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茶多酚,其中一种的化学式为C22H18O11,该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忠信花灯”和“高州木偶戏”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使用塑料亚克力(PMMA)代替传统材料制作的花灯具有经久耐用的特点,PMMA属于___________材料(填“天然”“合成”或“复合”);木偶的装饰材料有丝绸和棉布等,鉴别丝绸和棉布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为落实“绿色冬奥”的理念,北京冬奥会使用的汽车燃料是被誉为“最清洁燃料”的氢气,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冬奥期间,为维持文明、清新的社会面貌,我们能做的文明行为是___________(写一条)。
29、铬(Cr)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重铬酸钾(K2Cr2O7)、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甲、乙如图所示
(1)不锈钢通常含铬,不锈钢比钢有更好的______性能
(2)铬桶可以盛装AlC13溶液,不能盛装稀硫酸,则金属活动性Cr____Al(填“>”或“<”)
(3)不能证明Zn和Cr的活动性强弱的试剂组是__A Zn、Cr和CuSO4溶液 B Cr、ZnSO4溶液
(4)图中_______(填“甲”或“乙”)代表重铬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5)T2时,分别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得到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甲_____乙(填“>”或“=”或“<”)
30、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
(1)产生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约为____;
(2)该实验中体现的能量转化关系是__________ (填序号)。
A.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31、如图是从元素周期表中截取的三种元素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氯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在化学反应中氧原子容易_____(“得”或“失”)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是_____;图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____。
(2)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可以用来代替 Cl2进行自来水的消毒。
①ClO2的名称是_____,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
②制取 ClO2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图(其中表示钠原子
表示氯原子
表示氧原子),请回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反应前后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2、最近,在我市高青县发生一起夜间汽车倾倒浓盐酸事件,使附近小麦“早熟”,蔬菜枯萎,出动了公安、消防等多部门对这次事件进行调查处理,消防队员利用熟石灰来处理倾倒的浓盐酸。
(1)使附近小麦“早熟”,蔬菜枯萎的原因是浓盐酸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盐酸与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人的胃液中含有少量盐酸,如果盐酸过多引起人的不适,请你写出一个治疗胃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
33、如图是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t3°C时, 将澄清的饱和溶液X、Y降温到t2°C,有固休析出的是____________溶液。
(2)Y溶液的溶质可能是__________(填序号)。
ANaCl
BKNO3
CCa(OH)2
(3)t3°C时,保持温度不变,将X、Y饱和溶液蒸发一定量的水,则蒸发水后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X____________Y (填“>”、“<”或“=”)。
34、中国政府决定 2018 年 1 月 1 日起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大量垃圾对我国大气、地表水、土壤等造成严重污染。
①“洋垃圾”中的废五金含有多种金属。若摄入下列金属不会造成中毒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铅 b.铁 c.汞
②无用“洋垃圾”直接露天焚烧会产生许多有毒气体,其中_____(填化学式) 极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35、201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以纪念元素周期表提出150周年。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
1 H 氢 1.008 |
|
|
|
|
|
| 2 He 氦 4.003 |
3 Li 锂 6.941 | 4 Be 铍 9.012 | 5 B 硼 10.81 | 6 C 碳 12.01 | 7 N 氮 14.01 | 8 O 氧 16.00 | 9 F 氟 19.00 | 10 Ne 氖 20.18 |
11 Na 钠 22.99 | 12 Mg 镁 24.31 | 13 Al 铝 26.98 | 14 Si 硅 28.09 | 15 P 磷 30.97 | 16 S 硫 32.06 | 17 Cl 氯 35.45 | 18 Ar 氩 39.95 |
(1)元素周期表的每一方格中呈现的元素信息包括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和__。
(2)氟元素和氯元素是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原子的___不同;氟元素和氯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最主要的原因是原子的___相同。
(3)利用上表中给出的元素,写出化学式:
①组成元素的质量比为1︰1,且能引起酸雨的气体___。
②分子中有10个电子,且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蓝的气体___。
36、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NaCl溶液,下图是某同学配制溶液的操作过程: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B操作中应称NaCl的质量是_____g.若称量时错把氯化钠放到了右盘(1g以下用游码),其他过程没有误差,则实际配制的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
(3)所需量取水的体积为_____(水的密度为lg/cm3),量筒的规格应为_____(填“10mL”或“50mL”)。
(4)D操作时有少量水溅出,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_____,F操作中溶液洒落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37、结合如图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b的名称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固体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____,反应的方程式_____,如用E装置收集O2,则气体应从_____端通入(填“c”或“d”);
(3)已知过氧化钠(Na2O2)是淡黄色粉末固体,常温下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如果用这种方法制取氧气,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8、在实验室里可以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制得铁。
(1)A处玻璃管内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2)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B装置的作用____。C处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
(3)用这种方法“炼”得的铁与工业上炼出的生铁在组成上的最大区别是________。
39、自行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请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2)自行车的有些部件是由钢铁制成的,请写出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来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从化学的角度写出一种骑自行车出行的好处________。
40、解决“白色污染”的措施有(答两点)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