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某物质燃烧生成和
,据此推测该物质组成里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2、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A.N2
B.NO
C.NO2
D.N2O
3、化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使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下列过程本质上与其他不同的是
A.工业上利用空气制氧气
B.用海水晒盐
C.利用白炽灯照明
D.火力发电
4、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取50 g A的饱和溶液,将温度升高到t2 ℃,此时溶液中A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假设升温时溶剂没有损失)
B.t1℃,将A、B、C各a g放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 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均相等
C.t3℃时,取相同质量的A、B、C三种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没有晶体析出并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C
D.从A与少量C的混合物中提纯A,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5、下列化学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H2+ CuOCu + H2O
B.2Mg + CO2 2MgO + C
C.CO + CuOCu + CO2
D.2NaBr + Cl2 =2NaCl + Br2
6、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单质、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A.H2SO4 Na2O C CO
B.Mg(OH)2 CuSO4 C CO2
C.KOH HNO3 O2 SO3
D.HCl NaOH O2 P2O5
7、2018年5月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列选项中,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
A.保护绿水青山,建设生态文明
B.分类处理垃圾,回收利用资源
C.骑行共享单车,倡导绿色出行
D.随意排放污水,降低生产成本
8、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模拟图如下:
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数目不变
C.该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
D.生成物中镁元素显+1价
9、足量的盐酸除去铁钉上的铁锈,一段时间内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①铁钉上的铁锈消失②铁钉上有气泡③溶液呈黄色
A.①②
B.①②③
C.③
D.①③
10、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
”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该反应( )
A.有单质生成
B.是化合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两种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1
11、铀235是核电站的主要燃料,其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铀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铀235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2
C.铀235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43
D.铀235原子的质量为235g
12、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大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生石灰
D.氢氧化钠
13、由下图信息可知,金属活动性最不活泼的是
A.镁
B.锌
C.铁
D.铜
14、用“分类”的方法可以使我们有序地研究物质,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二氧化锰、氧化钙、高锰酸钾
B.混合物:硬水、澄清的石灰水、冰水混合物
C.化合物:臭氧、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
D.纯净物:氧气、氢氧化钙、氯化钠
1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铁钉投入试管
B.称量10.34g固体
C.检查气密性
D.稀释浓硫酸
16、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煮沸的咸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盐,使冰雪较快融化
17、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一定为
A.Ag、Cu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B.Cu、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C.Ag、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D.Ag、Cu、 Fe三种单质的混合物
18、构建模型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请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丙的化学式为H2
B.x的数值为2
C.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19、现有30℃时的氯化钾饱和溶液,在下列情况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
A.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晶体
B.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水
C.降低温度至10℃
D.升高温度蒸发掉一部分水,温度保持在40℃
20、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①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②若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③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④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量取水时,仰视量筒刻度会使所配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偏低;⑤除去烧碱中混有的少量Na2CO3杂质,可加入过量的盐酸,然后蒸发结晶;⑥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1、现有X、Y、Z三种金属,已知:①X+Y(NO3)2=X(NO3)2+Y,②把Y、Z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Y和稀硫酸反应.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
A.Z<Y<X
B.Y<X<Z
C.X<Y<Z
D.Z<X<Y
22、根据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现象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C.现象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80℃
D.现象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23、某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CO与Fe2O3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后固体的颜色由红棕色变成了银白色
B.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C.NaOH溶液应改为Ca(OH)2溶液以检验产生的CO2气体
D.该实验装置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24、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 )
A.运输海鲜时用甲醛浸泡保鲜
B.拌凉菜时加少许食醋调味
C.种植蔬菜时喷洒剧毒农药杀虫
D.加工火腿肠时放入过量亚硝酸钠防腐
25、“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尤其是青少年更应向毒品说“不”,如吸食“冰毒(甲基苯丙胺:C10H15N)”成瘾后毒副作用很强,会严重破坏人的生理和免疫机能。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基苯丙胺是有机物
B.甲基苯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
C.每个甲基苯丙胺分子含有26个原子
D.甲基苯丙胺中C、H、N的质量比为10:15:1
26、a和b为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a为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当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像是
A.
B.
C.
D.
27、(3分)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X溶液并插入温度计,逐滴加入硫酸溶液,观察到红色褪去,温度计示数上升。证明碱与酸能发生反应,且放出热量。
(1)加入的X溶液应该是_________溶液;
(2)甲同学提出滴入的硫酸不能用浓硫酸,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提出红色褪去不能说明酸和碱恰好反应完全,为了证明酸是否过量,可以取上层清液再加入_______,若有现象,说明酸过量。
①铜 ②铁 ③BaCl2溶液 ④KOH溶液
28、某化学小组需要用到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做实验,但实验室的氢氧化钠刚好用完。同学们提出用熟石灰与碳酸钠反应制取氢氧化钠,再配成溶液来做实验。
下表是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数据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 (g/100gH2O) | 氢氧化钙 | 0.19 | 0.17 | 0.14 | 0.12 | 0.09 | 0.08 |
氢氧化钠 | 31 | 90 | 111 | 129 | 313 | 336 |
请回答问题:
(1)制备氢氧化钠。写出制取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反应后过滤,蒸发结晶得到固体氢氧化钠。小明提出这样制得的氢氧化钠可能含有少量杂质,其理由是______。
(2)提纯氢氧化钠。将上述制得的氢氧化钠(含少量氢氧化钙)在60℃时配成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对滤渣和滤液成分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双选)。
A 滤渣中只有氢氧化钠
B 滤渣中主要是氢氧化钠,可能有少量氢氧化钙
C 滤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钙,可能有氢氧化钠
D 滤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E 滤液中只有氢氧化钙
(3)配制氢氧化钠溶液。配制50克10%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______g,称取时必须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______里进行称量。
(4)进行实验。完全中和40g上述配得的氢氧化钠溶液,用去了稀硫酸的质量为20克,则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精确到0.1%)
29、图A 是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B~E 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铈属于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A 中“58”表示_____。
(2)在 B~E 中,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____(填字母)。
(3)在 B~E 中,位于同一周期的元素是_____(填字母)。
从陶瓷、玻璃、水泥到电子芯片,硅元素的用途非常广泛。工业制取高纯硅的部分反应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4)该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填“分子”或“原子”)。
(5)反应中,甲、乙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
30、_____和_____生成_____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电离的_____与碱电离的_____生成水。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中的一种反应,大多数酸是可溶的,它跟可溶性碱或不溶性碱都能发生中和反应。
31、如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甲图中,t2℃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顺序的是_________;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_____。
(2)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3)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 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哪一种?__________。
32、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1)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可表示为 (填序号)。
(2)水发生部分结冰变化后形成的冰和水混合体系属于 (填序号)。
A.纯净物 B.混合物 C.单质 D.化合物
(3)若要测定某工业水样的酸碱度,最适宜的是 (填序号)。
A.无色酚酞试液 B.pH试纸 C.紫色石蕊试液
(4)用如图1实验装置可以证明水的组成,检验a处气体的方 法是 。
(5)水是常用的溶剂。如图2为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1℃,若将4.0g甲物质放入1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 g溶液。
②若固体甲中混有少量固体乙,提纯甲的方法是:溶解、 、过滤。
③将t2℃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丙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在细菌作用下,可以用氨气处理含有甲醇(CH3OH)的工业废水,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H3OH+12O2+6NH3 3N2+5X +19H2O,则X的化学式为 。
(7)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从水垢中提取氯化钙的主要流程如下:
①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②加盐酸酸化,其目的之一是除去未反应的氢氧化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3、(题文)(题文)根据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示意图,请用化学用语表示下列带点文字部分:
(1)铝丝进行打磨的目的是除去其表面的氧化铝簿膜_______;
(2)硫酸铜溶液显蓝色,是因为溶液中含有铜离子____________;
(3)图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4、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下图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示意图: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 ________ (填序号)。
A.沉淀 B.过滤 C.煮沸 D.蒸馏 E.吸附
(2)取水后加入絮凝剂(明矾)的作用是 ________ 。
(3)自来水厂用ClO2消毒,漂白粉2可用于饮用水消毒。工业上制备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X+Ca(ClO)2+2H2O, X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 。
(4)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请举出一种节水的措施 _________ 。
35、根据图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A、B、C三种物质有可能为气体的是 .
(2)t1℃时,将等质量的A和B分别加入盛有等质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其中一个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未溶解,则未溶解的固体是 .
(3)要在不改变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前提下使t2℃时B的饱和溶液成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
(4)现要配制t3℃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90g,需要A物质的质量为 .
36、请回答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的问题。
(1)利用CO2_______的性质可用于灭火。
(2)一氧化碳作燃料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酒精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37、通过对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初步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填字母序号),收集方法可选用_____(写一种即可);取用KMnO4药品时,应选用仪器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
38、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制备的学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
(3)若要制取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装置连接的正确顺序是_____→D→C→F,D装置的作用是_____。
(4)现用收集的二氧化碳进行实验,探究CO2与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提示;Ca(OH)2微溶于水)
①实验一:小雨取一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加入一定量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子变瘪;小雨另取一相同的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向其中加入与水等体积的NaOH溶液,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得到溶液X,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实验中,小雨采用两只矿泉水瓶做对比实验的目的是_____。
②实验二:为检验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小亮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滴加BaC1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实验中不宜将BaCl2溶液换成CaCl2溶液的原因是_____。
39、某镇有座硫酸厂,设备简陋,技术陈旧,该厂每天排放大量含SO2的废气和含H2SO4的酸性废水.当地的其他工厂和居民均用煤炭作燃料.只要下雨就下酸雨,对该镇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1)该镇某中学环保小组提出了治理酸雨的下列措施,你认为其中不妥的是_____
A 将硫酸厂搬离该镇 B 建议环保部门限令整改
C 将硫酸厂排出的废气中的SO2处理后排放 D 工厂和居民改用较清洁的燃料
(2)可用熟石灰来处理硫酸厂排出的酸性废水,处理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浓硫酸弄到手上后应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涂上碳酸氢钠.若是稀硫酸弄到手上,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这样做,理由是_____.
40、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
(1)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可观察到_____的现象。浓盐酸长期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可将CuSO4、KOH、NaNO3三种溶液中的_____溶液先鉴别出来。
(3)用一种溶液就可将NaCl、HCl、NaOH三种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该溶液是_____。
(4)请用微观粒子的特征解释:老师的办公桌上放着一瓶香薰,大家一走进办公室就能闻到香味的原因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