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A.NaCl氯化钠食盐

B.CaO氧化钙熟石灰

C.Na2CO3碳酸钠纯碱

D.NaOH氢氧化钠烧碱

2、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未成年人需要摄入足够的钙促进骨骼的生长。下列食物中钙含量最低的是(  )

A.牛奶

B.青菜

C.豆类

D.虾皮

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B.物质溶于水时都放出热量

C.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4、“雪碧”等碳酸型饮料的pH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5、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大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生石灰

D.氢氧化钠

6、多种途径可使水得到不同程度净化,下列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蒸馏

B.吸附

C.过滤

D.沉淀

7、以下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

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C.木炭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D.甲烷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

8、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去除杂质的方法

A

NaCl溶液(Na2CO3

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

B

CaO(CaCO3

加水、过滤

C

Fe(Zn)

加过量FeSO4溶液、过滤

D

HCl溶液(H2SO4

加适量BaCl2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9、我国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处理火灾现场方法错误的是

A.油库着火,用水浇灭

B.身上着火时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C.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D.无法逃生时,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并向门窗浇水,再发出求救信号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橡胶、纤维、塑料都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B.用水可以灭火,因为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为增加肥效,把硝酸铵和草木灰混合使用

D.气味能闻得到却看不到,说明分子很小

11、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2、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A.N2

B.NO

C.NO2

D.N2O

13、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日前用普通水制造出了一种新型的固体物质.科学家们介绍说,这种新型固体物质的分子中仅包含有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固体物质和水是同种物质

B.该固体物质属于一种新型化合物

C.该固体物质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由普通水制成该固体物质后,分子停止运动

14、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

A.用硫酸除铁锈:FeO+H2SO4═FeSO4+H2O

B.铝锅形成致密氧化膜:4Al+3O2═2Al2O3

C.酸雨的pH小于5.6的原因:CO2+H2O═H2CO3

D.证明铁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之前的金属:2Fe+6HCl═2FeCl3+3H2

15、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模拟图如下:

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数目不变

C.该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

D.生成物中镁元素显+1价

16、如图是小徐用手掌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的表示方法,手指上的物质能与手掌心氧气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煤脱硫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硫的生成

C.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会污染空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反应

17、铀235是核电站的主要燃料,其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铀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铀235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2

C.铀235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43

D.铀235原子的质量为235g

18、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单质、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A.H2SO4   Na2O   C   CO

B.Mg(OH)2   CuSO4     C   CO2

C.KOH   HNO3   O2   SO3

D.HCl   NaOH   O2   P2O5

19、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属于离子的一组是(  )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⑤

20、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取50 g A的饱和溶液,将温度升高到t2 ℃,此时溶液中A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假设升温时溶剂没有损失)

B.t1℃,将A、B、C各a g放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 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均相等

C.t3℃时,取相同质量的A、B、C三种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没有晶体析出并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C

D.从A与少量C的混合物中提纯A,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21、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  )

A.运输海鲜时用甲醛浸泡保鲜

B.拌凉菜时加少许食醋调味

C.种植蔬菜时喷洒剧毒农药杀虫

D.加工火腿肠时放入过量亚硝酸钠防腐

22、下列有关氢氧化钙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物质制备:工业上,用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钙

B.物理性质: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可配制出澄清石灰水

C.化学性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呼气中存在的二氧化碳

D.常见用途:农业上,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等

23、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P2O5

B.面粉

C.镁粉

D.CO

24、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则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是由碳、氢气和氧气组成

B.葡萄糖由三种元素组成

C.葡萄糖由24个原子构成

D.葡萄糖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25、某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CO与Fe2O3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后固体的颜色由红棕色变成了银白色

B.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C.NaOH溶液应改为Ca(OH)2溶液以检验产生的CO2气体

D.该实验装置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26、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某物质燃烧生成,据此推测该物质组成里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NaOHCO2反应生成________

28、中国与俄罗斯在能源领域加强双赢合作,2010年10月中俄原油管道已经全线贯通,按照双方签署的石油管道运输协议,中俄输油管线每年向我国输送1500万吨原油。合同期为20年,则回答:

(1)化石燃料是当今人类获得能量的要来源,其中有石油、_______________和天然气,化石燃料都属于______________(“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

(2)石油又叫原油,没有固定的沸点,炼油厂根据石油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开来,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石蜡、沥青等。则说明石油属于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化合物

B.混合物

C.纯净物

D.单质

(3)化石燃料的消费会增加碳排放,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达成这一目标,一方面要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要尽量吸收不可避免的碳排放。因此生活中我们要树立“低碳”理念,下列符合这一理念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露天焚烧秸秆

B.使用节能电器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等用品

(4)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成液态甲醇(CH4O)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9、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主要是商品互通有无,今天的一带一路同样是合作与共赢。

输出

输入

凿井技术、冶金技术、铁器、丝绸、陶器、茶叶等

汗血马及动物皮货、葡萄、黄瓜、胡萝卜、蚕豆、珠宝首饰、药材、香料等

管线、铁路、港口、机场、电信、核电等基础设备和能源设备及日常用品等

成品油和石化衍生品、天然气等

 

1)古代冶金技术中湿法炼铜的反应原理是_____,现代铁路基建中需要大量的钢铁,工业用含80吨氧化铁的赤铁矿炼铁,理论上能得到铁_____吨。

2)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在甲烷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

30、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玻璃水杯、塑料盆、不锈钢高压锅等是生活中常见的日用品,其中主要是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

2)人体内缺铁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这里的是指___________(填元素原子单质);

3)篝火晚会时为使木柴燃烧得更旺,常把木柴架空,其原理是___________

4)登山运动员用氢化钙(CaH2)与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的氢气作为燃料,同时得到一种碱。氢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为防止爆炸,使用氢气前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31、已知金属MN能够发生如下反应:Fe+MCl2M+FeCl2N+FeCl2Fe+NCl2,判断FeMN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

32、“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结合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Cu”符号表示多种信息,如表示铜元素、金属铜单质,还能表示______

2)从微粒的角度说明图2反应的实质是______

3)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其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_

33、化学研究小组为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中锌的含量进行实验:称取15.0g此黄铜材料,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盐酸,测定产生气体的质量和加入盐酸的质量,并根据实验情况绘制了产生气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图(如下):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g;

(2)反应后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4、按要求从氢气、氧气、碳酸氢钠、二氧化碳、熟石灰、钙元素、硫酸中选择合适的物质  或元素,将其化学式或符号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1)一种可燃性气体:_____

2)一种气体肥料:_____

3)农业上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

4)食品工业中用于发酵粉的盐:_____

5)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

35、下图中的①、②、③是氟元素、钾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

1)请你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推出钾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_____

2)图D中,x =_____

3)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_____

4)与A的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 _____

5)上述四种结构示意图中, 共出现了 _____ 种元素。

6)写出C粒子的符号 _____

36、结合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一中,可以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2)由实验二可知,一段时间后,试管______里的铁钉锈蚀;

(3)在实验三中,目的是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为了保证实验安全且成功,请关注实验中的异常情况的处理.

1)酒精洒在桌面并燃烧时,灭火的常用方法是_____

2)以块状大理石和盐酸为原料,利用如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现液体沿着导管向外涌出,最适宜的处理方法是_____

A将锥形瓶外侧导气管封堵       

B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加水      

C拔掉胶塞,向锥形瓶中加适量水

3)将铝片伸入盛有CuSO4溶液的试管时,无明显现象,我们可以将铝片取出并_____.

38、为了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MgSO4,从Na2SO3溶液、HCl(稀)、BaNO32溶液、K2CO3溶液、BaOH2溶液中选择ABC 三种试剂,按以下步骤实验:

1ABC三种试剂中的溶质的化学式是A______B______C______

2)在实验1中,所加的 A 溶液应该过量,目的是______

3)实验Ⅱ中有关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实验Ⅲ中,要得到较为纯净的KCl溶液,所加试剂C应当适量.在此实验中,当试剂加到______的时候,就应停止再加.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现有多种废旧塑料制品:三角尺、钢笔杆、电源插座、水桶、收音机外壳、餐具、矿泉水瓶等,请你分别将它们加热(不是点燃)、再冷却.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能否根据这一现象将他们分类呢?哪些塑料制品可回收再用呢?___________;

40、化学实验是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回答:

(1)欲除去污水中所含碎菜叶、废弃泡沫等杂质宜采用__________

(2)蒸发食盐水时要用玻璃棒搅拌,其作用是__________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