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资料显示:新冠病毒在高温、碱性环境、高锰酸钾和次氯酸钠等消毒剂中生存能力较差,其中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1

C.0

D.+3

2、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3、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气体和氧气都能用浓H2SO4干燥

B.Na2CO3溶液和NaNO3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C.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则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4、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A.N2

B.NO

C.NO2

D.N2O

5、空气成分中,可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

A.

B.

C.

D.稀有气体

6、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一定为

A.Ag、Cu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B.Cu、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C.Ag、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D.Ag、Cu、 Fe三种单质的混合物

7、不含有原子团的是(   

A.NH4Cl

B.MgCl2

C.KOH

D.ZnSO4

8、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糖

B.食盐

C.氢氧化钠

D.花生油

9、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的H没有减少的是(       

A.BaCl2

B.NaOH

C.CuO

D.Zn

10、2010年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迎来了八方游客.空气中弥漫着油菜花而甜津津的气味.人们能够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11、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倾倒液体

C.称量固体

D.过滤

1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H4+2O22H2O+CO2

B.P+O2P2O5

C.S+O2SO2             

D.4Fe+3O22Fe2O3

13、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X克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仍为X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滤液有两种可能的组成

B.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C.滤渣中至少有两种物质

D.滤渣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14、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和c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A.c>b>a

B.b>a>c

C.a>c>b

D.b>c>a

15、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

B.某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D.向等质量的铁片和锌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16、科学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属于氮肥的是

A.Ca(H2PO42

B.CO(NH22

C.K2CO3

D.K2SO4

17、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P2O5

B.面粉

C.镁粉

D.CO

18、CO、H2还原Fe2O3的过程相似,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向4.8gFe2O3中不断通入H2,不断加热,实验测得固体残留率(固体残留率=×100%)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点对应固体为Fe,其质量为3.36g

B.从a到d点,固体中的含氧量逐渐变小

C.从a到d点,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水的质量

D.bc段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Fe3O4+H23FeO+H2O

19、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铁钉投入试管

B.称量10.34g固体

C.检查气密性

D.稀释浓硫酸

20、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所示,过一会儿,在冷碟子的底部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这个实验说明了  

   

A.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炭黑

B.蜡烛由于氧气不足不完全燃烧生成了炭黑

C.蜡烛的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参与

D.蜡烛中本身不含有碳元素,但燃烧后生成了碳单质

21、用“分类”的方法可以使我们有序地研究物质,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二氧化锰、氧化钙、高锰酸钾

B.混合物:硬水、澄清的石灰水、冰水混合物

C.化合物:臭氧、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

D.纯净物:氧气、氢氧化钙、氯化钠

22、“雪碧”等碳酸型饮料的pH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23、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 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钾

B.烧杯①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24、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则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是由碳、氢气和氧气组成

B.葡萄糖由三种元素组成

C.葡萄糖由24个原子构成

D.葡萄糖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25、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全部溶于水的是   

A.BaCl2、NaNO3、MgSO4

B.AgNO3、BaSO4、MgCl2

C.AgCl、CaCO3、Al2(SO4)3

D.ZnSO4、Cu(OH)2、CuSO4

26、化学实验室发生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烧碱变质

B.盐酸挥发

C.稀释浓酸

D.试管破碎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生活中可用灼烧的方法来验证某面料中是否含有羊毛,其中含有羊毛的现象 _____

28、回答下列问题,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1)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__________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硫酸铝也可用于净水,写出制取硫酸铝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

(2)金属钛被广泛用于火箭、船舶等装备的制造。生产钛首先要制得四氯化钛(TiCl4),制得四氯化钛的方法是:使金红石(TiO2)与碳粉混合,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再通入氯气,制得四氯化钛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将澄清石灰水滴加到碳酸钠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当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在碳酸钠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溶液,也能产生相同的现象。

29、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_____ (填字母)

A 高锰酸钾  B 汽油  C面粉  D 白糖

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的是___(填字母)。

A 烧碱  B 硝酸铵  C 氯化钠  D 浓硫酸

3)如图1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_____(填)。

某同学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ABC溶液,在ABC三种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填字母)。

t2°C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____乙(填“<”“=”“>”)。

30、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

1)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放出的能量能把火箭送入太空,该化 

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X+3N2+4H2O↑,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生活中使燃料充分燃烧可采用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

3)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棉布、涤纶、麻布三种布料中,选择弹性好、耐磨的布料是___________

5)在硫酸钾、碳酸氢铵、硝酸钾三种物质中,可用做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___

31、I.H、N、O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

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1)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____   ___(2)能支持燃烧的气态单质___ ____

(3)能分解产生氧气的物质 ___ ____

II.利用你所认识的有关C元素的知识,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1)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中都含有碳元素,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

(2)菱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CO3,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3)在 440℃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金刚石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2、现有10种物质:铜、锌、木炭、CuO、CaCO3、H2SO4、Ba(OH)2、Fe(OH)3、NaNO3、MgCl2

(1)有人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如下分类,请在表中相应的位置指出分类的标准。

   

  分类标准

类别一:铜、锌、木炭

类别二:CuO、CaCO3、H2SO4、Ba(OH)2、Fe(OH)3、NaNO3、MgCl2

从单质和化合物分类

 

类别一:铜、锌、木炭、CuO、CaCO3、Fe(OH)3

类别二:H2SO4、Ba(OH)2、NaNO3 、MgCl2

 

______________

 

(2)请你从上述10种物质中任选反应物,写出符合条件的化学方程式。

能产生白色沉淀的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产生可燃性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uO固体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3、化学知识与生活和环境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爸爸买了硫酸铵化肥准备给菜地施用,小明告诉爸爸这种化肥不能与草木灰混合施肥,其原因是_______

(2)凡凡在网上购买了纯棉卫衣,她选择的衣服面料优点是_______(答一点即可)。

(3)有些生活中的饮用水含有过多的钙、镁离子,可用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4、应用化学造福人类。

1)炒菜时油锅着火,常用的灭火方法是_____

2)掰开馒头发现其疏松多孔,其原因是在面发后加入纯碱产生的_____所形成的。

3)含碳酸氢钠的胃药可缓解胃酸过多症状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35、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填序号);

(2)图二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__(填“甲”或“乙”);

(3)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__(填序号).

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C.溶液质量:甲乙 D.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36、在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为a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备CO2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

(3)氨气(NH3)是一种极易溶于水且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实验装置是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请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接通电源后,通过电阻丝将电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点燃红磷。

2)实验结束后,理论上可以观察到U型管内左侧液面_____________

3)此实验木炭代替红磷不能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8、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甲是电解水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a管产生的气体是______a 管与b管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是______。实验时通常会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钠,其目的是______

(2)乙是自制酸碱指示剂并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实验。实验中操作M是______;要产生实验中的现象,溶液Y可以是下列试剂中的______(选填序号)。

A.稀盐酸B.纯碱溶液C.食盐水D.氢氧化钠溶液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液质量与溶剂质量的比(最简比)_____

2B物质中混有少量A物质时,可采用_____ 方法得到较纯净的B物质。

3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升温到t2℃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

40、化学与工业、农业及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1)治疗胃酸过多的胃药中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镁。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的原理_____

2)前不久,一辆运载硫酸的货车倒在公路上,硫酸全洒出来。消防官兵立即将熟石灰撒在路面上。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反应(填“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

3)铁钉上的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常用稀盐酸清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