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化学

一、选择题(共26题,共 130分)

1、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氧气、液氧

B.石墨、金刚石

C.水、过氧化氢

D.干冰、冰

2、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小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3、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厨房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B.汽车油箱着火时用水浇灭

C.酒精在桌面上着火时用湿布盖灭

D.图书档案着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4、向一定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中同时加入4g硝酸钾和16g水所得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A.20%

B.15%

C.10%

D.无法计算

5、下列变化中,只有加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A.Zn→ ZnSO4

B.MgO → MgCl2

C.CaCO3→CO2

D.Ba(NO32 →BaSO4

6、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尤其是青少年更应向毒品说,如吸食冰毒(甲基苯丙胺:C10H15N)”成瘾后毒副作用很强,会严重破坏人的生理和免疫机能。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基苯丙胺是有机物

B.甲基苯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

C.每个甲基苯丙胺分子含有26个原子

D.甲基苯丙胺中C、H、N的质量比为10:15:1

7、生活中感冒发烧时,量体温发现液柱体积变大,原因是(  )

A.汞原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B.汞原子的体积变大

C.汞原子分解生成新物质

D.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

8、CO、H2还原Fe2O3的过程相似,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向4.8gFe2O3中不断通入H2,不断加热,实验测得固体残留率(固体残留率=×100%)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点对应固体为Fe,其质量为3.36g

B.从a到d点,固体中的含氧量逐渐变小

C.从a到d点,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水的质量

D.bc段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Fe3O4+H23FeO+H2O

9、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单质、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A.H2SO4   Na2O   C   CO

B.Mg(OH)2   CuSO4     C   CO2

C.KOH   HNO3   O2   SO3

D.HCl   NaOH   O2   P2O5

10、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倾倒液体

C.称量固体

D.过滤

11、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N

B.O2

C.CO2

D.Zn

12、浩瀚的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NaCl

B.MgCl2

C.CaCl2

D.H2O

13、资料显示:新冠病毒在高温、碱性环境、高锰酸钾和次氯酸钠等消毒剂中生存能力较差,其中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1

C.0

D.+3

14、化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使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下列过程本质上与其他不同的是

A.工业上利用空气制氧气

B.用海水晒盐

C.利用白炽灯照明

D.火力发电

15、紫薯中含有被誉为“抗癌大王”的硒元素.已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中子数为44,则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0

B.34

C.44

D.78

16、化学与生活、健康、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

B.霉变大米含有黄曲霉素,用水洗净后再煮饭

C.青少年缺钙,易患佝偻病

D.垃圾分类,有利减少废弃污染,变废为宝

17、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陶瓷烧制

B.   石雕印

C.     粮食酿醋

D.   火药爆炸

18、某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CO与Fe2O3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后固体的颜色由红棕色变成了银白色

B.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C.NaOH溶液应改为Ca(OH)2溶液以检验产生的CO2气体

D.该实验装置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19、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与之原理相同的是(  )

A.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B.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C.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D.森林着火时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

20、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所示,过一会儿,在冷碟子的底部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这个实验说明了  

   

A.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炭黑

B.蜡烛由于氧气不足不完全燃烧生成了炭黑

C.蜡烛的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参与

D.蜡烛中本身不含有碳元素,但燃烧后生成了碳单质

21、下列有关物质的比较推理中正确的是

A.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也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所以二氧化碳是酸

B.NaCl和NaNO2都是有咸味的盐,所以可以用NaNO2代替NaCl作食用盐

C.铁和铜都是金属,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所以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D.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由于它们分子的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是不同的

22、化学实验室发生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烧碱变质

B.盐酸挥发

C.稀释浓酸

D.试管破碎

23、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模拟图如下:

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数目不变

C.该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

D.生成物中镁元素显+1价

24、足量的盐酸除去铁钉上的铁锈,一段时间内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①铁钉上的铁锈消失②铁钉上有气泡③溶液呈黄色

A.①②

B.①②③

C.③

D.①③

25、关于电解水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从现象上判断:负极产生的是氧气

B.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从宏观上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从微观上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26、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全部溶于水的是   

A.BaCl2、NaNO3、MgSO4

B.AgNO3、BaSO4、MgCl2

C.AgCl、CaCO3、Al2(SO4)3

D.ZnSO4、Cu(OH)2、CuSO4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7、化学离不开生活。请回答:

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填字母)。

A 铂金饰品   B 铁锅    C 铝导线

2)为了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_____(填序号)。

①将铝、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②将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硫酸铜溶液中

③将铜、银分别浸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④将铜分别浸入到硫酸铝、硝酸银溶液中

3)成语釜底抽薪运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

4)人体由50多种元素组成,人们常饮用富硒茶,其中硒元素属于_____(填常量微量)元素。

28、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13个亚铁离子_____

2)溶于水使温度显著降低的化合物_____

29、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铁锅清洗后要擦干放置,可以减少与____________的接触,防止生锈。

(2)生活中常用洗涤剂除去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功能。

(3)鸡蛋、瘦肉、豆腐等食物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___________

(4)5月花期勤施肥,磷酸二氢钾(KH2PO4)为白色粉末,置于空气中易潮解;磷酸二氢钾属于_____(填化肥种类)。

(5)一次性医用口罩的无纺布层多用高溶酯聚丙烯纤维料生产,属于______(填写“天然材料”或“合成材料”)。

30、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图1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

2)图234对应三种碳单质,图3单质的名称是_____

3)如图5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在习主席“一带一路”伟大的战略构想中,代表中国制造的高铁走在了世界的前列。高铁动车与电路连接的石墨电刷没有用到石墨的性质的是_____。(填序号)

A稳定性  B滑腻感 C还原性  D导电性

31、 “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截取溶解性表中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①处物质是红褐色固体 B.①处物质的名称是氢氧化铁

C.②处物质能溶于水   D.②处物质类别属于________

 

32、从C、H、O、N、Na、Al等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用化学用语按下列要求填空:

(1)两个氢原子__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

(3)常温下为液态的氮肥________

(4)硝酸钠中氮元素化合价________

(5)酒精燃烧(化学方程式)________

(6)有硝酸参加的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3、金属具有广泛的应用。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金属硬币     B 铝制导线     C 铜制火锅

2)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不能用铁质容器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是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洁净的铁钉在下列情况下容易生锈的是_____(填字母)

A 在干燥的空气中  B 在潮湿的空气中  C 浸没在植物油中

4)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氧化铝难溶于水,却能溶于酸。写出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5)向铁粉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向滤液中加一洁净铁片,未看到铁片有任何变化。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4、用化学用语表示或写出符号表示的意义:

12个钾原子______ 23个氮分子______

33个硫酸根离子______ 4Fe _____(全部含义)

35、铁、锌、铜、镁,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铝制品不易锈蚀的原因是________

2)将一定质量的锌粒投入含有Cu(NO3)2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液中只含一种溶质,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

36、食盐和碱面,酱油和黑醋(黑色的醋)都是家庭常见的烹调用品。请你利用家中现有的条件,将它们区别开来。要求每组物质简要叙述两种物理或化学鉴别方法,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1)食盐和碱面

(2)酱油和黑醋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 10分)

37、下列是初中化学部分重要的实验或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A实验玻璃管②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填名称);该气体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

2B实验的产物是_______。(填化学式)

3C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性质是_________。写出该实验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

4)若用D装置制备并收集氧气,选用的药品是__________(填名称)和二氧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8、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請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的气体发生装置应选 _____ (填编号),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 ;反应结束后,欲从剩余残渣中回收氯化钾,现有以下步骤:①蒸发结晶②过滤③洗涤、烘干④溶解,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_____ (填序号);

(3)用盛满水的G装置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 _____ (填“a”或“b”)通入;

(4)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CO2气体,选用的装置依次是 _____ (填编号);

(5)二氧化硫气体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实验室制取SO2气体时需进行尾气处理,应选择的装置是 _____ (填编号)。

四、简答题(共2题,共 10分)

39、眼镜是人们常用的护眼工具,如图是一款变色眼镜的示意图:

(1)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

(2)夏天铜螺丝部位常出现一层绿色物质,这是由于铜生锈的原因,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CuO2________H2O===Cu2(OH)2CO3

(3)结合镜片材料从天然水晶、光学玻璃到光学树脂的变迁过程,请你谈一谈化学与生活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复方氢氧化镁片[有效成分Mg(OH)2]和复方碳酸镁片[有效成分MgCO3]是两种常见的抗胃酸药。从AB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均作答,按A计分。

A

B

1Mg(OH)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

2)用复方碳酸镁片治疗胃酸过多症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1MgCO3中氧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

2)用复方氢氧化镁片治疗胃酸过多症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