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变化中,只有加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A.Zn→ ZnSO4
B.MgO → MgCl2
C.CaCO3→CO2
D.Ba(NO3)2 →BaSO4
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铁钉投入试管
B.称量10.34g固体
C.检查气密性
D.稀释浓硫酸
3、“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尤其是青少年更应向毒品说“不”,如吸食“冰毒(甲基苯丙胺:C10H15N)”成瘾后毒副作用很强,会严重破坏人的生理和免疫机能。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基苯丙胺是有机物
B.甲基苯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
C.每个甲基苯丙胺分子含有26个原子
D.甲基苯丙胺中C、H、N的质量比为10:15:1
4、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某物质燃烧生成和
,据此推测该物质组成里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5、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6、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则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是由碳、氢气和氧气组成
B.葡萄糖由三种元素组成
C.葡萄糖由24个原子构成
D.葡萄糖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7、工业明胶中含有毒的重铬酸钠(Na2CrO4),其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A.+1价
B.+2价
C.+4价
D.+6价
8、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A.N2
B.NO
C.NO2
D.N2O
9、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
A.用硫酸除铁锈:FeO+H2SO4═FeSO4+H2O
B.铝锅形成致密氧化膜:4Al+3O2═2Al2O3
C.酸雨的pH小于5.6的原因:CO2+H2O═H2CO3
D.证明铁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之前的金属:2Fe+6HCl═2FeCl3+3H2↑
10、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单质、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A.H2SO4 Na2O C CO
B.Mg(OH)2 CuSO4 C CO2
C.KOH HNO3 O2 SO3
D.HCl NaOH O2 P2O5
11、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日前用普通水制造出了一种新型的固体物质.科学家们介绍说,这种新型固体物质的分子中仅包含有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固体物质和水是同种物质
B.该固体物质属于一种新型化合物
C.该固体物质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由普通水制成该固体物质后,分子停止运动
12、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方案是
A.探究反应物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B.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 C.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D.探究燃烧时温度是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白磷着火点:40℃) |
A.A
B.B
C.C
D.D
13、下列物质的微观示意图,从物质的分类来看,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橡胶、纤维、塑料都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B.用水可以灭火,因为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为增加肥效,把硝酸铵和草木灰混合使用
D.气味能闻得到却看不到,说明分子很小
15、a和b为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a为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当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像是
A.
B.
C.
D.
16、下列燃料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17、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大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生石灰
D.氢氧化钠
18、化学趣味小组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对金属R的活动性进行探究发现:将金属R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R+2HCl=RCl2+H2↑),将R放入ZnSO4溶液中无任何变化。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R+MgSO4=RSO4+Mg
B.R+CuSO4=RSO4+Cu
C.R+H2SO4=RSO4+H2↑
D.2A1+3RSO4=Al2(SO4)3+3R
19、过硫酸铵【(NH4)2S2O8】作为氧化剂和漂白剂,被广泛地用于蓄电池等行业;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和腐蚀性,长期接触可引起变应性皮炎。过硫酸铵中硫(S)元素的化合价 ( )
A.+7
B.+6
C.+4
D.-2
20、现有X、Y、Z三种金属,把X、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Y产生气体的速率比X快,把Z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无明显现象,根据以上事实,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正确的是
A.X>Y>Z
B.Y>Z>X
C.Y>X>Z
D.Z>Y>X
21、我国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处理火灾现场方法错误的是
A.油库着火,用水浇灭
B.身上着火时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C.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D.无法逃生时,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并向门窗浇水,再发出求救信号
22、空气成分中,可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
A.
B.
C.
D.稀有气体
23、“雪碧”等碳酸型饮料的pH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24、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溶解度/g | 32 | 46 | 64 | 85.5 | 110 | 138 | 170 |
甲是80℃含有100 g水的KNO3溶液,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饱和溶液只有2种
B.甲到乙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C.甲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25: 34
D.甲溶液冷却时,开始析出固体的温度在60℃~70℃之间
25、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气体和氧气都能用浓H2SO4干燥
B.Na2CO3溶液和NaNO3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C.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则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26、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27、某科学兴趣小组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将数显设备、气体压强传感器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量装置按下图连接。装置气密性良好,调节右边敞口容器和集气瓶里的水面相平,此时集气瓶内气体的体积为V1关闭活塞,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塞紧瓶塞,待火焰熄灭后,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观察到集气瓶中的水位上升。待集气瓶内的水面不再上升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V2,然后向右边容器内加入一定量的水至两边水面再次相平,此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V3,在点燃红磷至打开活塞这一过程中,观察到数显设备显示集气瓶内的气体压强先上升后下降,再趋于稳定。
请回答:
(1)数显设备显示,开始一段时间集气瓶内气体压强上升,这是因为温度升高导致的气压变化量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氧气量减少导致的气压变化量。
(2)基于数显设备显示的气压变化,“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中的“一段时间”指的是火焰熄灭后到_______所经历的时间。
(3)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减少的氧气体积为_______(选填“V1−V2”、“V1−V3”或“V2−V3”)。
(4)红磷熄灭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小于五分之一,写出其中一条造成这样结果可能的原因_______。
(5)能否用木炭代替红磷来完成这个实验,并说明理由_______。
(6)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具有的性质_______。
28、现有Fe、CuO、稀H2SO4、NaOH溶液、CuSO4溶液、MgSO4溶液六种物质,两两混合后常温下共能发生_____个反应,其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_____个
29、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图.
请回答:
(1)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A”或“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要制取氢气,在B装置装了锌粒,在长颈漏斗中应添加 溶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用E装置收集气体,则气体的密度要比空气的密度 .
(3)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如何知道气体已经收集满? .
(4)通过上述选用发生装置的对比,你认为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 .
30、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右图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实验过程:
1将红磷和白磷分别放入两只试管中,一段时间后,A、B 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2用气囊鼓入空气至白磷和红磷露出水面,A中白磷燃烧,B中无明显现象。
已知: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仅通过对比实验②中露出水面的白磷和红磷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
(2)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_____。
3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地方特产中,主要为我们提供维生素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草庙烧饼 B 砀山酥梨 C 淮南豆腐 D 南京烤鸭
(2)我们常吃谷物、稻米、小麦等粮食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作用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 而被人体吸收,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生成 CO2 和H2O,同时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发生缓慢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2、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
金属材料中,有一类贮氢合金能够结合氢气形成金属化合物,并在一定条件下分解释放出氢气,该贮运原理属于_________变化(填写“物理”、“化学”。钢铁是制造轮船的主要金属材料,船身外通常装上一定数目比铁更活泼的金属块以防止腐蚀,该金属块可以选择________(选填“铜块”“锌块”或“铅块”)。
33、实验室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分别是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把它们区别开来,并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与结论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34、用化学用语填写下列空白:
(1)2个水分子___________;
(2)2个钙离子___________;
(3)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
(4)+2价的铁元素___________。
35、根据下列反应事实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
(2)电解水:______________。
(3)金属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___________。
(4)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
36、按要求填空:
(1)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从a.浓硫酸 b.氢氧化钙 c.碳酸氢钠 d.氯化钠 e.纯碱 f.碳酸钙 g.氧化钙 h.氢氧化钠中选择符合题意的物质(用序号填空)。
①可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
②用于消除公路上的积雪的是______;
③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④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
⑤高钙饼干中常含有的是______;
⑥厨房里的食用碱______。
(2)如图为“胃酸完全抑制剂”的标签。
①“胃酸完全抑制剂”主要成分中属于盐的物质是______(写化学式)。
②服用“胃酸完全抑制剂”后在胃内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37、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上图字母)。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______(填上图字母)。
(4)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填字母)。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工、Ⅲ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 。
38、结合如图1实验装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图中Y仪器的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利用装置A制取氧气,酒精灯应加热Y形管内________(填“a”或“b”)处的高锰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
(3)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CO2时,可通过调节分液漏斗的旋塞来达到控制________的目的。实验室检验CO2涉及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用传感器分别测量等体积的用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二氧化碳中剩余氧气的体积分数,测得结果如图2所示,据此你认为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给出理由__________。
(4)若使用C装置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则锌粒应放在______(填“隔板之上”或“试管底部”),收集装置不能选择D、E、F中的________。
(5)G装置是一个多功能瓶,请你说出一个G装置的用途:_______。
39、93.7g 某硫酸恰好与6.5 g 锌完全起反应。试计算:
(1)生成氢气多少g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40、要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提倡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矿物储量有限,而且不可再生。根据已探明的一些矿物的储藏量,并根据目前这些金属的消耗速度,科学家初步估计一些矿物可开采年限如下图所示:
(1)观察上图,请你推测21世纪金属资源的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联系实际,作为时代的主人,看了上图后,你有哪些感悟: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提出一条节约金属资源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