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P2O5
B.面粉
C.镁粉
D.CO
2、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
B.某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D.向等质量的铁片和锌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B.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残留固体
C.清澈的泉水
D.铝合金
4、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厨房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B.汽车油箱着火时用水浇灭
C.酒精在桌面上着火时用湿布盖灭
D.图书档案着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5、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某物质燃烧生成和
,据此推测该物质组成里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6、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白磷在冷水中,通入空气后也能燃烧
C.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
D.石油、乙醇均是可再生能源
7、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日前用普通水制造出了一种新型的固体物质.科学家们介绍说,这种新型固体物质的分子中仅包含有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固体物质和水是同种物质
B.该固体物质属于一种新型化合物
C.该固体物质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由普通水制成该固体物质后,分子停止运动
8、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氧气、液氧
B.石墨、金刚石
C.水、过氧化氢
D.干冰、冰
9、根据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现象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C.现象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80℃
D.现象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10、下列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仅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
B.
C.
D.
11、“雪碧”等碳酸型饮料的pH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12、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气体和氧气都能用浓H2SO4干燥
B.Na2CO3溶液和NaNO3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C.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则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3、“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尤其是青少年更应向毒品说“不”,如吸食“冰毒(甲基苯丙胺:C10H15N)”成瘾后毒副作用很强,会严重破坏人的生理和免疫机能。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基苯丙胺是有机物
B.甲基苯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
C.每个甲基苯丙胺分子含有26个原子
D.甲基苯丙胺中C、H、N的质量比为10:15:1
14、由下图信息可知,金属活动性最不活泼的是
A.镁
B.锌
C.铁
D.铜
15、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小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16、科学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属于氮肥的是
A.Ca(H2PO4)2
B.CO(NH2)2
C.K2CO3
D.K2SO4
17、向一定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中同时加入4g硝酸钾和16g水所得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A.20%
B.15%
C.10%
D.无法计算
18、2018年5月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下列选项中,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
A.保护绿水青山,建设生态文明
B.分类处理垃圾,回收利用资源
C.骑行共享单车,倡导绿色出行
D.随意排放污水,降低生产成本
19、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溶解度/g | 32 | 46 | 64 | 85.5 | 110 | 138 | 170 |
甲是80℃含有100 g水的KNO3溶液,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饱和溶液只有2种
B.甲到乙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C.甲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25: 34
D.甲溶液冷却时,开始析出固体的温度在60℃~70℃之间
20、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1、某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CO与Fe2O3的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后固体的颜色由红棕色变成了银白色
B.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C.NaOH溶液应改为Ca(OH)2溶液以检验产生的CO2气体
D.该实验装置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22、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23、生活中感冒发烧时,量体温发现液柱体积变大,原因是( )
A.汞原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B.汞原子的体积变大
C.汞原子分解生成新物质
D.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
24、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的H+没有减少的是( )
A.BaCl2
B.NaOH
C.CuO
D.Zn
25、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O2
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该反应分子个数发生了改变,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6、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的方法 |
A | CaCl2溶液 | 稀盐酸 | 加过量碳酸钙、过滤 |
B | K2CO3溶液 | KCl | 加适量稀盐酸 |
C | CaO | CaCO3 | 加水,过滤 |
D | NaCl溶液 | Na2CO3 | 加适量硝酸钙溶液,过滤 |
A.A
B.B
C.C
D.D
27、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Q点表示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_____。
(2)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
(3)t2℃时,将甲、乙、丙各15g物质放入三个烧杯中,各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降温到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28、向硝酸银和硝酸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后,过滤,滤液中的一定含有的溶质为_____。(写化学式)
29、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它是生命之源,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然而当今世界水的污染现象十分严重,全世界有超过6.63亿的人口在家园附近没有安全水源,他们需要花费数小时或长途跋涉到较远的地方去寻找饮用水,来应对受到污染的饮用水对他们健康的伤害。请你谈谈防治水污染的三个措施。
30、分析比较物质在组成、性质等方面的异同,可为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提供依据。
(1)从组成上看,KCl和K2CO3都含有________元素,但NaOH不含;
(2)将NaOH、KCl两种固体分别溶于水后,即可将NaOH鉴别出来,依据的明显现象是________(选填“温度升高”或“温度降低”);
(3)除去KCl固体中的少量K2CO3,向混合物中滴加适量的________,然后蒸发。
31、某同学梳理并归纳了以下知识点:
(1)A 用肥皂水能区分软水和硬水;B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C 农业上可以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一定是化合物;E全棉棉线燃烧时能闻到烧焦羽毛气味;F 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其中正确的是_____
(2)请从下列A,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
A-测溶液的PH | B--酸碱中和反应 |
(1)先取少量待测液于________中(从所提供的仪器中选择合适序号) (2) 取待测液时用_________蘸取,滴在PH试纸上; (3)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PH=12,则该溶液呈_______性。 | (1)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2-3滴无色酚酞,再用_______滴入稀盐酸;(从所提供的仪器中选择合适序号) (2)为了使酸和碱充分反应应该_____ (填操作方法) 。 (3)中和反应生成盐和______(填化学式) |
可供选择仪器:A 漏斗 B试管 C量筒 D蒸发皿 E胶头滴管 |
32、(2016长春)回答下列与配制溶液有关的问题。
(1)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0%的NaCl 溶液,需NaCl固体________g;
(2)用上述溶液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 5%的NaCl 溶液,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则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5%(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以上两个实验中,均用到的仪器有烧杯、滴管、量筒和________。
33、日常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现有①氦气 ②氧气 ③甲烷 ④活性炭⑤氧化钙 ⑥二氧化硫 等六种物质中,按要求用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1)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气体是_____;
(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____;
(3)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
(4)可燃冰的主要成分_____;
(5)可用作冰箱除味剂的是_____;
(6)可作为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
3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完成相应填空。
(1)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磁铁矿在高温下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工业炼铁的主要设备名称是_________。
(2)稀硫酸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硫酸铵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_反应。
35、锰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下图是关于锰原子的一些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锰原子的中子数为_____。
(2)锰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选填“失去”或“得到”)电子;锰的离子符号为_____,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36、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__。
(2)20℃时,将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
(3)若B中含有少量A,要提纯B,用______法。
(4)M点的含义是______。
(5)若将t2℃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是______。
37、钢铁的冶炼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下图是模拟炼铁的实验装置图。
(1)请你写出冶炼生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一种证明产物中含铁粉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3)此装置有不完善的地方,请写出其中一种改进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可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不同的,请根据你的认识写出一点:___________。
38、通过一个学期的化学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实验室制取 气体的某些规律, 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a_______。
(2)A--F 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某些气体:
①若用高锰酸 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编号,下同),管口 放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实验室里常用气体发生装置 B 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如果用 F 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_______端进入(填 c 或 d)。
(3)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①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 水溶液称为氨水;②实验室通过加热氯化铵(NH4Cl)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则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编号)
39、(1)某学习小组为测定M硫酸厂排放的废水中的硫酸含量进行如下实验:取50 g废水于烧杯中,滴入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假定废水中其他成分不与氢氧化钠反应),当废水pH________(填“>7”“=7”或“<7”)时反应恰好完全,测得消耗该氢氧化钠溶液8 g,据此计算该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2)M硫酸厂常用熟石灰对废水进行处理并产生硫酸钙,已知M厂每天用这种方法处理废水50吨,计算M厂每天理论上能产生多少吨硫酸钙?
40、老师在用如图装置演示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收集完氧气后,反应还在继续进行。某同学认为,这个装置的缺点是不能控制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造成了药品的浪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同学对原实验装置加以改进,设计新的简易实验装置,以便有效地控制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
(1)长颈漏斗的下端为什么伸入液面以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下述用品中选取合适的仪器,以便有效地控制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有哪些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