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X克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得到的固体质量仍为X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滤液有两种可能的组成
B.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C.滤渣中至少有两种物质
D.滤渣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2、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下列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仅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
B.
C.
D.
4、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气体和氧气都能用浓H2SO4干燥
B.Na2CO3溶液和NaNO3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C.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则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5、如图是小徐用手掌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的表示方法,手指上的物质能与手掌心氧气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煤脱硫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硫的生成
C.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会污染空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反应
6、足量的盐酸除去铁钉上的铁锈,一段时间内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①铁钉上的铁锈消失②铁钉上有气泡③溶液呈黄色
A.①②
B.①②③
C.③
D.①③
7、资料显示:新冠病毒在高温、碱性环境、高锰酸钾和次氯酸钠等消毒剂中生存能力较差,其中次氯酸钠(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1
C.0
D.+3
8、CO、H2还原Fe2O3的过程相似,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向4.8gFe2O3中不断通入H2,不断加热,实验测得固体残留率(固体残留率=×100%)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点对应固体为Fe,其质量为3.36g
B.从a到d点,固体中的含氧量逐渐变小
C.从a到d点,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水的质量
D.bc段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Fe3O4+H23FeO+H2O
9、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B.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
C.铝合金轻而坚韧,可作汽车、飞机和火箭的材料
D.铅锑合金的熔点较低、电阻率较大,常用于制成发热体
10、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取50 g A的饱和溶液,将温度升高到t2 ℃,此时溶液中A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假设升温时溶剂没有损失)
B.t1℃,将A、B、C各a g放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 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均相等
C.t3℃时,取相同质量的A、B、C三种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没有晶体析出并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C
D.从A与少量C的混合物中提纯A,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11、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的H+没有减少的是( )
A.BaCl2
B.NaOH
C.CuO
D.Zn
1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的方法 |
A | CaCl2溶液 | 稀盐酸 | 加过量碳酸钙、过滤 |
B | K2CO3溶液 | KCl | 加适量稀盐酸 |
C | CaO | CaCO3 | 加水,过滤 |
D | NaCl溶液 | Na2CO3 | 加适量硝酸钙溶液,过滤 |
A.A
B.B
C.C
D.D
13、“雪碧”等碳酸型饮料的pH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14、以下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
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C.木炭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D.甲烷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
15、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减少的是
A.锌和稀盐酸
B.氢氧化铜和稀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
D.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16、化学与生活、健康、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
B.霉变大米含有黄曲霉素,用水洗净后再煮饭
C.青少年缺钙,易患佝偻病
D.垃圾分类,有利减少废弃污染,变废为宝
17、多种途径可使水得到不同程度净化,下列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蒸馏
B.吸附
C.过滤
D.沉淀
18、天热的时候把半杯糖水(蔗糖已全部溶解)放进冰箱的冷藏室,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出现了部分蔗糖晶体。对于这一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未放入冰箱前的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B.降低温度可从糖水中获得蔗糖晶体
C.放入冰箱前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比放入冰箱后大
D.温度降低后蔗糖的溶解度随之变小
19、某无色溶液X是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取三份等质量的X溶液,向其中分别加入酚酞试液、Fe2O3粉末、BaCl2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述.根据现象判断,无色溶液X是()
加入的物质 | 酚酞试液 | Fe2O3粉末 | BaCl2溶液 |
实验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黄 | 无明现象 |
A.稀硫酸
B.稀盐酸
C.NaOH溶液
D.Na2CO3溶液
20、下列关于碳的各种模型(如图1-3)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1可推测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B.由图2可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2.01g
C.图3中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
D.图3中三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不相同
21、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22、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与之原理相同的是( )
A.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B.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C.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D.森林着火时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
23、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P2O5
B.面粉
C.镁粉
D.CO
24、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 | A | B | C | D |
实验方案 |
|
|
|
|
实验目的 |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 探究燃烧条件之一需要可燃物 | 探究铁钉生锈时O2是否参与反应 | 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
A.A
B.B
C.C
D.D
25、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①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所以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②若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③硬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后可变为软水;④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量取水时,仰视量筒刻度会使所配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偏低;⑤除去烧碱中混有的少量Na2CO3杂质,可加入过量的盐酸,然后蒸发结晶;⑥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6、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倾倒液体
C.称量固体
D.过滤
2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所用硫酸铜的构成粒子是_______(填化学符号)
(2)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8、化学是生活密切相关,人们的衣食住行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某校食堂午餐食谱是:米饭、大豆油炒白菜、凉拌黄瓜和苹果,其中米饭能为学生提供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考虑到学生身体发育对各种营养素的均衡需要,食堂应再补充一种富含___________的食物。
(2)区别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9、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假日去郊游野炊实为一大乐事。
(1)对野炊有经验的人会告诉你,餐具最好是导热性好、不易破碎的材料制成的。你准备带的餐具是用____________(填序号)制成的。
A金属 B陶瓷
(2)野炊后用沙土盖灭火种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____________;
(3)用洗洁精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洗洁精的_________作用;
(4)若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下列物质可用于涂抹叮咬部位以减轻疼痛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
A食醋 B食盐水 C肥皂水
(5)厨房中能用来除去水壶中水垢的物质是__________(填“食醋”或“食盐水”)。
30、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 ________ 来止痒;
(2)森林发生火灾时,常砍伐出一条隔离带的目的是 ________;
(3)我们常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________功能;
(4)饼干包装袋中常用的干燥剂是 ________(填化学式);
(5)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________(填序号):
①陶瓷杯 ②黄沙 ③羊毛衫 ④煤炭 ⑤玻璃茶壶 ⑥塑料盆 ⑦酒精
(6)当施用铵态氮肥时不要与碱性物质混用以避免肥效降低,请写出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出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3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生石灰 ②酒精 ③石墨 ④聚乙烯 ⑤生铁
(1)可用于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__;
(2)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
(3)具有优良导电性能的单质是________;
(4)属于合金的是________;
(5)实验室常用作液体燃料的是_______。
32、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我们一般从物质的存在、性质、制备、用途等方面研究一种物质或一类物质。以金属为例,请你参与其中回答相关问题:
(1)认识金属元素存在:自然界中大多数金属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下列矿石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 铝土矿(主要成分A12O3) B 钾长石(主要成分KAlSi3O8)
C 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 D 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
(2)探究金属性质:金属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化学性质活泼。图1为探究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验,图2是金属化学性质网络图。
①图1甲中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②图1只有乙中不反应,能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及它们和氢元素的位置关系,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③依据图1完成金属性质网络,图2中的A属于____________(填物质类别)。
(3)认识金属的制备:工业上常采用还原法、置换法、电解法制备金属。
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冶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①下列金属制品的用途,利用其导电性的是____________。
A 铁锅 B 铜导线 C 铝箔 D 黄金饰品
②合金性能优于单一金属,因而被广泛应用。焊锡(主要含锡、铅)与其组成金属相比具有__________的特性,可用于焊接电子元件。
33、按要求从氧气、氢气、氧化钙、盐酸、氢氧化钙、硝酸钾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被称作“清洁能源”的气体单质_____;
②常用作干燥剂的氧化物_____;
③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
④可用作化肥的盐_____;
⑤一种挥发性的酸_____。
34、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矿泉水、蔬菜、大米、禽蛋和植物油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___;
(2)小明的奶奶得了夜盲症,原因是缺乏:___________;
(3)多步行、骑单车出行,能有效减少CO2、CO、SO2等气体的排放,其中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是:___________。
35、(1)铜在空气中长期暴露,会与氧气和空气中的另外两种常见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铜绿(Cu₂(OH)2CO3),请你判断另外两种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铜的表面生成铜绿后,质量_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2)写出下列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电解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酒精(化学式为C2H6O)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_________。
③实验室用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HCl)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______________。
36、用化学符号表示:
(1)两个钙原子______
(2)4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
(3)水______
(4)2个亚铁离子______
(5)氧化镁中的镁元素呈正二价______
(6)两个碳酸根离子______
37、电池是日常必备用品之一,但它也是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下面是某兴趣小组利用废旧锌锰干电池作为原料,并进行相关探究的过程。
【知识储备】
(1)锌锰电池的构造和组成(见图)。
(2)结晶水合物的特殊性质:在逐步升高温度条件下,
结晶水合物能失去部分或者全部结晶水,如蓝色的胆矾
晶体(CuSO4 •5H2O)受热时可失去结晶水变为白色的无
水硫酸铜粉末(CuSO4)。
(Ⅰ)制备皓矾晶体(ZnSO4•xH2O)
小组同学参观了某回收废旧锌锰电池的工厂,其回收工艺流程如图:
将滤液2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可得到皓矾晶体(ZnSO4•xH2O),蒸发时要用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防止 引起液滴飞溅。
(Ⅱ)兴趣拓展——回收二氧化锰
实验(Ⅰ)中部分步骤可回收较纯净的二氧化锰固体。
(1)小王同学认为试剂a为水,你认为能不能实现实验目的?答: 。
(2)在空气中充分灼烧的目的是 。
(Ⅲ)皓矾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小组同学将部分皓矾晶体(ZnSO4•xH2O)带回实验室,用下图装置测定晶体中结晶水的含量(图中半透膜可让气体通过又可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测定方法:称取28.7g晶体置于C装置的硬质玻璃管中,加热至完全失去结晶水:
(ZnSO4•xH2O ZnSO4 + xH2O),冷却至常温后,称量玻璃管中固体其质量为16.1g。
(1)B中的试剂可从下列物质中选取,你的选择是 。
A、浓硫酸 B、硝酸银溶液 C、饱和碳酸钠溶液 D、澄清石灰水
(2) 实验过程中若不通入CO2测得的结果将 (填“偏大”、 “偏小”或“无影响”)。
(3)根据实验结果,计算皓矾晶体中结晶水的x值为 。
38、通过对化学的学习,你已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⑴图中标有a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
⑵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欲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 (填字母,下同),判断氧气已经集满的方法是_____。如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⑶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盐酸制取氢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⑷下面左图是校本课程研究小组在老师指导下改进的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下面右图是霍夫曼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②用玻璃三通管将左图装置电解水时产生的气体混合在一起,点燃用该混合气吹出的肥皂泡时的实验现象是:_____;
③左图实验装置的优点是:_____,与右图装置相比,用左图装置进行该实验的主要不足之处是:____。
39、NaOH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
(1)向长期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时,意外发现有气泡产生,请解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足量某NaOH溶液中通入CO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可能只有Na2CO3,也可能还有NaOH,请设计实验检验溶质的成分,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提示:Na2CO3溶液呈碱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如图所示,三名由不同金属材料制成的“士兵”,要游过以下两片海域,完成获是银矿的任务。
(1)最先牺牲的“士兵”是_______兵,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_____
(2)有一片“海域”最终会变成浅绿色,使它变色的“士兵”是________兵。
(3)最终只有一名“士兵”完成任务,它是________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