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场战役使协约国由被动转为主动,成为战争的转折点。这场战役是
A.马恩河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日德兰战役
2、法国国旗上的蓝、白、红三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是法国大革命的象征。当时资产阶级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此文件是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3、中国共产党“一大”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 )
A. 建立党的地方组织,领导工人运动 B. 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
C. 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D.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
4、牛顿去世后,英国以隆重的国葬仪式将他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这里一向是王公贵族的墓地,牛顿成为第一个安息在此的科学家。牛顿之所以受到如此礼遇,主要是因为他( )
A. 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 B. 提出了生物进化论
C. 提出了启蒙思想 D. 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5、“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材料中“红色帝国倒塌”的根本原因是 ( )
A.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B. 西方的和平演变思想
C. 八一九事件 D. 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
6、如果你生活在19世纪的欧洲,下面可能会遭遇的事情有:
①去剧院里观看悲剧《哈姆雷特》。 ②听人谈论“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这一新观点。
③伏尔泰的一场演讲让你受益颇多。 ④惊闻“一战”已经在欧洲爆发。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
7、“小钱币,大历史”,如表格中相关货币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
货币 | 各诸侯国货币 | 半两钱 | 五铢钱 | 交子 |
信息 | A币式多样,反映出此时经济繁荣。 | B“半两”二字属于小篆。 | C五铢钱的发行始于汉光武帝时期。 | D“交子”的发行反映纸币开始成为主要货币。 |
A.A
B.B
C.C
D.D
8、鲁迅曾深刻指出:“中国现代社会的情况,只在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打出这“一炮”的是( )
A.北伐军 B.同盟会 C.人民解放军 D.湖北新军
9、2015年5月,英国政府向下议院提交并公布了有关“脱欧公投”的议案、2017年3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脱欧”法案,授权英国首相特蕾莎梅正式启动脱欧程序。这说明
A.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B. 一体化对成员国的主权构成实质性侵犯
C. 大国主导导致欧洲一体化进程制约欧盟发展
D. 一体化深化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
10、古希腊、罗马文明被认为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民主和古罗马法成为二者标志性的成就。请问:在古希腊众多城邦国家中哪国的民主政治最成熟?罗马法形成体系、走向成熟的标志又是什么?
A. 雅典。《十二铜表法》
B. 雅典。《查士丁尼法典》
C. 斯巴达。《十二铜表法》
D. 斯巴达。《查士丁尼法典》
11、近年来,油价涨跌成了日常生活中人们关心的问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就成品油价格调整答记者问时指出,“国内石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是我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要的必然结果”。这表明
A.世界经济发展呈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
B. 世界经济发展呈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C.世界格局呈多极化发展趋势
D. 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12、与《新青年》杂志的创办直接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 新文化运动 B. 保路运动 C. 二次革命 D. 五四运动
13、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4、以西学进化论鼓吹变法,宣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认为“世道必进,今胜于昔”的译作是
A. 《海国图志》 B. 《狂人日记》 C. 《天演论》 D. 《新青年》
15、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解放牌汽车的场景。它最能说明
A.巩固政权的成果
B.土地改革的成就
C.一五计划的成就
D.改革开放的成果
16、下图反映了近代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括号内应填写
A. 达·芬奇
B. 瓦特
C. 爱迪生
D. 贝多芬
17、下列人物中宣传“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推动维新变法的是
A.曾国藩
B.梁启超
C.邹容
D.陈独秀
18、清政府被迫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主要分布在( )
A. 黄河流域 B. 长江流域
C. 东南沿海 D. 珠江流域
19、在今天湖北武汉的阅马场建有首义广场,在广场旁边有俗称“红楼”的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此广场以“首义”命名是为了纪念
A.南昌起义 B.武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20、国共两党合则两利战则两伤,下列说法符合战则两伤的是
A.北伐战争基本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B.黄埔军校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
C.渡江战役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覆灭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世界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人类历史上,一些人遗臭万年,厌恶战争,关心人类的命运。他提出的著一些人流芳百世。写出下列与之相关的人物。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被推上断头台的国王:_________
(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被推上断头台的国王:__________
(3)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的英雄:____________
(4)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改进者:_____________
23、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________,________成为时代主题。各国把发展________作为首要任务,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________的趋势加强
24、内容:法令规定:
(1)农奴获得( ),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 ),但是必须出钱( ),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农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25、____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重大成就。1883年,德国工程师____研制出汽油内燃机。几年后,德国工程师____发明了柴油内燃机。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____制造出一辆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913年,美国企业家____使用____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____、____、拖拉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________。次日,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________。
27、巴尔扎克是 19 世纪法国伟大的作家。当时法国正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巴尔扎克将所见所闻融入小说写作中,完成了一套名为《_______》的小说集。他的经典之作如《_______》、《_______》等,再现了法国 19 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
28、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________;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________。
29、如果说________把神从人的精神领域驱逐出去,那么牛顿把神从无生命的领域驱逐出去,________把神从有生命的领域驱逐出去
30、行有道,达天下,美好出行是人类不懈的追求。
(1)宋朝发明的 ,应用于航海,保障了人类在大海上航行的方向。
(2)500年前, 率领的船队从西班牙港口出发,开始了人类的首次环球航行。
(3)19世纪,德国人 发明了汽车,使人类曾向往的日行百城成为可能。
(4)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的 让人类飞向蓝天的梦想成为现实。
31、儒家思想学派是由谁在什么时候创立的?它在其发展过程中遭到的第一个沉重打击是什么?后来又是怎样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的?
32、创新离不开科技的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谁成为了世界第一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哪个国家后来居上,成为资本主义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大国?
33、中华民族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经历了古代的辉煌、近代的屈辱和现今的走向复兴。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盛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这一时期开放繁荣的社会景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这一景象在手工业方面有何表现?
(2)中国近代史可谓是一部屈辱史。19世纪40年代,首次打开中国国门的是哪一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的进程有什么影响?
(3)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想。2012年,在中共十八大上提出的两个“一百年”时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34、中国近代、现代的对外开放,显现了不同的状态特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被动附庸型”对外开放状态。……洋货泛滥是当时中国工业品市场的重要特征。外国工业品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更强,使得中国棉纺手工业等失掉了价格主动权。……同时这时也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的贸易有所发展,但中外经贸关系畸形发展及中国市场体系发育不全,……中国难以实现工业化和近代化历史使命。
——陈争平《近代中外贸易的发展及其对国内市场的影响》
材料二 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40年来……中国人民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成功实现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展现大国担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 ……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促进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载《人民日报》2018年4月11日)
材料三 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善全方位外交布局,推进合作共赢的开放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来源:新华网 2019-10-31)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近代开放的特点及其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二中的“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的论断。
(3)据材料二,概括我国40年开放伟大历程的发展变化趋势及其对世界历史发展的积极影响。
(4)据材料三,参照材料一对中国近代开放特点的概括,归纳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