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骆驼样子》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骆驼祥子》的主人公祥子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精神,由此得了绰号“骆驼祥子”。
B.祥子经历了买车的三起三落,与之相伴的是他的命运三部曲“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C.刘四爷是个土混混出身的车厂老板,极端的自私自利;虎妞性格泼辣,敢爱敢恨。
D.祥子身上除了具有劳动者的勤劳外,还有小生产者的自私、狭隘。
2、结合你的阅读,说说下面选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孙悟空先拜菩提祖师学长生不老之道、筋斗云等本领,后又向如来佛祖学会了七十二般变化。
B.俄国作家屠格涅夫以他行猎漫游的所见所闻为线索,串起一篇篇各自独立的小说,组成了成名作《猎人笔记》。
C.《五猖会》中,作者在众多鬼神中最不愿意见到的是活无常,作者在文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嘲讽。
D.《镜花缘》是明代李汝珍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品借写海外奇风异俗,来提倡男尊女卑,讽刺科举制度,揭露社会丑态。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春》一文的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
B. 《散步》的作者是莫怀戚,本文是一篇散文,写了一家人一起散步的故事,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尊老爱幼观念的形象诠释。
C. 《金色花》是英国著名诗人泰戈尔写的一首散文诗,表达了感恩母爱的主题。
D. 《天净沙 秋思》仅用28字就生动的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之情。
4、下列作家、作品、朝代或国籍、出处错误的一项是 ( )
A.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俄国——《普希金诗集》
B. 《紫藤萝瀑布》——宗璞——中国——《铁箫人语》
C. 《游山西村》——陆游——宋代——《剑南诗稿校注》
D.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明代——《龚自珍全集》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备考过程中,我们不能缺乏的,一是自信心,二是学习方法。
B.能否真正做到精准扶贫,是农村贫困户受益的根本保证。
C.我们只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D.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6、诗歌楹联文化,当继承光大。依据下面材料一与材料二的内容,我们拟写一副对联,请你选出补写下联最为得体的一项是( )
【材料一】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表示:为了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材料二】
2017年5月14日,来自30个国家的领导人和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负责人出席在北京举行的圆桌峰会,围绕“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的主题,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密切政策发展,协调对接发展战略,深化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上联:九州盛世,一山一水共享寰宇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中国昌盛,一路一带同济世界
B. 中华昌隆,一带一路经济共赢
C. 四海升平,一带一路普惠天下
D. 九州发展,一带一路拓展天下
7、下面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说”也是一种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来记叙、说明、议论,相当于现代的杂文。
B.“竹里馆”是辋川别墅二十景之一,应当是建在竹林里的屋舍,王维晚年在这里过着隐居的生活,有《辋川集》组诗二十首。
C.韩愈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称赞他“文起八代之衰”。
D.《河中石兽》一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这是一部主要讲述各种狐鬼怪谈、奇闻逸事的随笔,作者纪昀是清朝著名的学者、文学家。
8、阅读《河中石兽》,完成小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门圮于河 圮:倒塌
B.求二石兽于水中 求:寻找
C.湮于沙上 湮:湮灭
D.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啮:咬,这里指侵蚀、冲刷。
【2】翻译下面句子。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3】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水中”、“顺流下矣”;讲学家判断其在(1)____________,理由是(2)___________。老水兵则判断其在(3)___________,是因为“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用原文句子回答)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诫子书》中诸葛亮总结一生经历,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
(2)《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老山界(节选)
陆定一
①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③“不要掉队呀!”
④“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⑤“我们顶着天啦!”
⑥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⑦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⑧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⑨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⑩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⑪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鸣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2】选文第⑦段中加点的“一步一步”包含着什么意思?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①段中画线的句子。
【4】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老山界难走,“难”在哪里?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那个春天,很暖
女儿一岁时,婆婆得了精神疾病,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自己每天做菜做饭洗衣服,只是一到傍晚,就会出现幻觉,常常会无缘无故地把家里的东西扔掉。记得有一次女儿感冒,她竟把感冒药全部扔到了池塘里,还振振有词地说那些是毒药。说着说着,婆婆害怕地哭了。女儿一边咳嗽一边也哭个不停。我看着两个泪人,也忍不住哭了。
那个冬天,很冷……
女儿五岁那年,有一天她( )对我说:“妈妈,我可不可以换掉我奶奶呀?我要让惜愉的奶奶做我的奶奶!”我说为什么呀?她说:“我的奶奶一点都不好!从来没有疼爱过我!但是惜愉的奶奶对惜愉可好了!每天来幼儿园接惜愉回家,回到家还给他做好多好吃的,冬天她灌好热水袋给惜愉焐手,夏天她拿着扇子不停地给惜愉赶蚊子。"我把女儿搂在怀里:“这世上每一个做奶奶的都会疼爱自己的孙女。奶奶没有好好疼爱你照顾你,那是因为她病了。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她注定是你一辈子的奶奶,这个是谁也无法替代的”。女儿( )低下了头。
女儿七岁时,上小学一年级。有一天,她回家狠狠地把书包扔在桌上,( )说:“我有这么个奶奶真是倒霉死了!害得我天天被同学们嘲笑,抬不起头来!”我问怎么了,她说:“奶奶每天去菜市场买菜,每天经过我们学校。你说她可笑不可笑,冬天扇扇子,夏天戴个绒线帽,同学们都说她是疯婆子!”我气得把女儿的书包扔在地上,恶狠狠地说:“别人可以看不起你奶奶,可以嘲笑她,歧视她,但是你不可以!因为你是她最亲的人,你的身上流着她的血!你要想同学们尊重你奶奶,首先要做到自己尊重你奶奶!不管奶奶变成什么样子,她永远是你要去敬重的人”!女儿第一次看到我情绪如此激动,不停地说:“妈妈,我错了。”
女儿九岁那年,有一天我送她去学校。远远地看见在学校门口有三个男孩正将香蕉皮扔向婆婆,我刚想制止,却见女儿用力挣脱我的手,飞一般地跑过去,用小小的身体护着奶奶,大声喊着:“不许你们欺负我奶奶!”。三个男孩愣住了,呆立在那里。我走过去,轻声对他们说:“我不跟你们讲大道理。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每个人也都会有生病的时候,想想看是不是?”三个男孩愣了一会儿,默默地走到我女儿面前说:“我们再也不欺负你奶奶了。”
女儿十一岁那年,院子里开满了鲜花。祖孙俩手持一根木棍,木棍的一头系着一根漂亮的红丝线,红丝线在风中轻盈地飘着。女儿说她在和奶奶钓蝴蝶。我问,没有钩怎么能钓得着蝴蝶呢?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看着祖孙俩灿烂的笑容,我笑了。
那个春天,很暖……
(选自《2015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改动)
【1】“女儿”对“奶奶”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请依据原文,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五岁时 | __________ |
七岁时 | 觉得奶奶可笑,看不起奶奶。 |
九岁时 | __________ |
十一岁时 | 与奶奶一起做游戏,关爱奶奶。 |
【2】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怯怯地 愤愤地 失望地 B. 失望地 愤愤地 怯怯地
C. 愤愤地 怯怯地 失望地 D. 怯怯地 失望地 愤愤地
【3】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1)那个冬天,很冷……
(2)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
【4】文中的“我”既是儿媳,又是母亲,分别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5】“女儿”的经历给你带来哪些关于“成长”的思考?请结合原文,写出两点启示。
1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秋天是萧索的,曹丕说“秋风萧瑟天气凉”;秋天是清丽的,王维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秋天还是丰美的、辽阔的、静寂的、深情的……在不同的人眼里,秋天有不同的味道。史铁生在秋天怀念母亲,领悟生命的真谛,秋天于他,既有感伤,又有丰盈。在你过往的岁月中,有没有哪一个秋天,也发生了动人的故事?秋天于你,又是怎样的况味?
请以“秋天的故事”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生活片段。②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