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吉林通化初三下学期三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毛泽东曾在评价某人时说:“他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民主革命派的旗帜。”请你判断,以下不属于该人的历史功绩的是

A. 建立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B. 通过《民报》阐释三民主义,促进思想解放

C. 领导武昌起义,建立了湖北军政府

D.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2、某年211日,在雅尔塔举行的后续会议上,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宣告了他们“建立一个国际机构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决心。该国际机构是

A.世界贸易组织 B.联合国 C.欧盟 D.亚太经合组织

3、核能一般称为原子能,这是二十世纪人类发现的一种新能源。中国正在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发展核电、风电、水电等清洁优质能源。下列哪一位科学家为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A.阿基米德

B.爱因斯坦

C.爱迪生

D.法拉第

 

4、以下人物和成就搭配正确的是(   )

A.贾思勰一一《水经注》 B.祖冲之——《九章算术》

C.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D.海明威一一《美国的悲剧》

5、一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此后20年间( )

A.战胜国与战败国矛盾重重 B.国际联盟有效地维护了世界和平

C.资本主义国家持续地繁荣  D.美英等国同苏联由敌对走向合作

6、下图人物是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他既是一个暴虐的君主,又是一个昏庸的君主。在他执政时期的俄国充满了骚动、冲突和饥饿,俄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的专制统治被彻底推翻是在(  )

A. 农奴制改革   B. 明治维新

C. 二月革命   D. 十月革命

7、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图1 宋代针铺商标                      图2《清明上河图》               图3 《宋海外贸易图》                    图4 宋代《货郎图》

A.宋代中外教育交流

B.宋代商贸的繁荣

C.宋代国家的统一

D.宋代民族交融

8、现在在南美洲有一项足球运动称之为“解放者杯”,是为了纪念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最杰出的领导人,他是(  )

A.华盛顿 B.章西女王 C.玻利瓦尔 D.圣马丁

9、二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的可持续性因素是( )

A. 都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B. 都得到了美国的经济援助

C. 都能发挥自身的优势

D. 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

 

10、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结束了‘朝代国家’,而代之以‘共和国家’”。他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体制的贡献是

A. 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B. 建立共和制

C. 推翻封建制度   D. 建立君主立宪制

11、下列选项描述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事件的是

A. 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B. 诗句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

C. 诗句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

D. 电影《甲午风云》

 

12、按日军师团编制计算,日军投入侵华战争的陆军军力,1937年日军投入24个师,1938年投入32个师,1939年投入34个师,1941年投入34个师和44个独立旅、混成旅团。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拥有先进武器装备 B. 中国战场是日军唯一的战场

C. 苏联红军进驻中国东北 D. 中国实行全民族的持久抗战

13、威廉·李卜克内西《忆马克思》: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曾预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经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加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人类由此进入了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化时代 D.计算机网络时代

14、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       

A.秦朝的太尉

B.唐朝的中书省

C.宋朝的通判

D.清朝的军机处

15、《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伶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材料反映了宋代

A.社会分工完成 B.市民生活丰富 C.民间艺术精湛 D.边境贸易繁荣

16、1964年被迫下台的苏联领导人是( )

A. 勃列日涅夫   B. 赫鲁晓夫   C. 戈尔巴乔夫   D. 叶利钦

 

17、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改革是中国发展最大的红利”,在商鞅变法中直接给农民带来红利的措施是(  )

A.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

B. 奖励生产,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C. 根据军功授予爵位和田宅

D.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18、持续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世界经济。回顾自1995年1月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以后的10年里,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3倍。这表明世贸组织(     

①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②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

③彻底消除了各国间的贸易纠纷④世贸组织是为发达国家服务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zàng)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研究的课题是

A.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B. 中华文明的起源

C.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20、近年来,美国实施了战略重心向亚太转移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以及由亚太再平衡战略发展而来的印太战略。美国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A. 遏制日本右翼势力

B. 遏制中国的崛起

C. 遏制俄罗斯的发展

D. 遏制东盟的发展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凡尔赛条约》:与会国:参加会议的有________个国家的代表。苏俄和战败的德国、奥匈帝围、奥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亚被排斥在和会之外

22、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为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________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战后德国实行________;成立________;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1945年7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________会晤,会议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________》,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23、1812年,____ 率军远征俄国,大败而归,三年后,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1862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___ 》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农民和黑奴的积极性,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内战以北方获胜告终。

24、五六千年前,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成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_______族。这之后,黄河流域的三个部族结成联盟,_______、舜、禹依次成为联盟首领。

25、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1985年,戈尔巴乔夫实施加快________改革的方案,效果不佳,1988年,转而进行________体制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________制,倡导“公开性”和“________”,这些措施使人们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随之加剧。

26、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________________日,________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27、识图填空。

_______年11月,在_______的领导下,俄国_______取得胜利。此次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主义国家_______ ,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_______人民的解放斗争。

28、历史上重大战役(战争)常常是国家命运的转折。

(1)______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______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3)______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9、《九国公约》:华盛顿会议

(1)原因: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但它们在________________地区仍然矛盾重重。日本实力增强,几乎独霸中国.英、美对此极度不安,力图遏制日本的扩张,三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

(2)目的:为了调整________国家在这一地区的矛盾。

(3)时间、与会国、主导会议国家:由美国倡议,________年11月,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9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主导会议的是________国。

(4)结果: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________》等条约。

①针对国:《九国公约》针对的中国问题而签署的条约

②内容: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________原则

③实质:但是公约所标榜的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只是表面文章。列强对中国提出的________权、关税自主和________等正义要求,都予以拒绝

④影响:《九国公约》使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最终实现,阻止了________独霸中国的企图,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________中国的局面

30、(1)观察如图,请将下列条约中被破对外开放的地点填入答题卷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中英《南京条约》中位于最北端的通商口岸B、《马关条约》中位于最西边的通商口岸

(2)从中英《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的通商口岸的变化,指出近代史上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了解一下目前石油价格,你认为影响油价波动的原因有哪些?

 

32、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表人物先后提出不同的主张或口号,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写出下列主张或口号与之对应的事件。

自强求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科学。

 

33、21年前,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回顾苏联(苏俄)发展历程,给我们留下很多思考。

请回答:

(1)苏俄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措施是什么?有何作用?

(2)20世纪30年代苏联形成了“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3)从苏联诞生到苏联解体,苏联在人类历史上共存在了多少年?

(4)苏联(苏俄)的发展历程对我国有何启示?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近代历史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的伟大梦想,先进的中国人做出了不懈努力,最终实现自己的伟大梦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J·里夫金在《欧洲梦》一书中认为:(18世纪以来)“美国梦”代表着最大化的个人自由,最先进的物质进步和最丰富尤其是最平等的成功机会……欧洲梦”则不然,它强调生活质量、可持续性、安定与和谐。

——改编自乐黛云《美国梦·欧洲梦·中国梦》

材料二:“19世纪……中国人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才发现“天下”变成了“世败”,……一再败后,才有收拾旧山河的民族复兴梦,引无数仁人志士为之流泪、流汗、流血……所以,中国人不惮以矫枉过正的姿态否定传统、学习西方。万水千山征程,一茬一茬赶路。洋务派、改良派、立宪派、国民党、共产党……一路走到1949年,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国人民站起来,中国梦的基础牢靠起来。”

——节选自杨凯《中国梦的方位》

请回答

问题一:阅读材料一,请说出,18世纪以来,指导美国人实现“美国梦”的思想理论是什么?以英国为例,英国通过什么方式在18世纪提高了生活质量,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材料二中,19世纪,中国人“一败再败后,才有收拾旧山河的民族复兴梦”。请问,在哪次战争中,近代中国第一次战败于欧洲国家?后来,中国人“不惮以矫枉过正的姿态否定传统、学习西方”,最典型的事件是什么?分别从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角度分析,“1949年,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迎风飘扬”,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问题二:反思近代中国梦实现的过程,有人认为,这是学习西方的结果,还有人认为,这是中国人走自己路的结果。你持怎样的观点?依据所学史实(至少两项史实证明你的观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