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近日闭幕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意向成交额创新高,为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注入宝贵信心。进博会越办越大,越办越好,不断将扩大开放、合作共赢的“东方之约”变为现实。这说明我国(     

①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②成为主导世界的发达国家

③对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④当前工作的中心是对外开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3年10月7日至8日,一场重要会议——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公开讲活时,习近平总书记善于用“中国风格”话语表达方式,引经据典、融情于理。下列用典体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是(     

A.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B.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C.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D.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3、中国空间站的两次太空授课点亮了孩子们眼中的好奇之光。水球光学实验向同学们演示微重力环境下的光干涉现象,太空“冰雪”实验向同学们演示失重状态下的饱和液体结晶现象....太空授课看似简单,实则考验着国家的技术实力。“天宫课堂”开讲(     

①能够提高教育普及程度,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②有利于传播科学知识,激发青少年的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

③目的在于使青少年掌握太空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

④展示了中国航天的荣光,能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抚州宜黄县政务服务中心持续推进“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不见面、不求人”,让“数据跑路”代替了“群众跑腿”。这说明(     

A.科技创新扩大政府的行政权

B.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C.关注民生是依法行政的核心

D.广大人民必须对政府负责

5、“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不做违反法律和触碰道德底线的事。下列同学做到“行己有耻”的有(       

①小明上学迟到,为了不影响班级荣誉而故意错报自己的班级

②小刚在操场上捡到一颗篮球,看到四下无人就悄悄据为己有

③小静过马路时很守规矩,从不会因为多数人闯红灯而随大流

④为了不打扰其他乘客,小强在地铁上看视频时总是戴着耳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3年9月27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提高驾驭高水平对外开放能力。他指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里程碑。短短20余年间,我国货物贸易总额增长了11倍,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近30%。这表明(     

①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②中国的“走出去”战略已经获得绝对成功

③中国对外开放不仅加快了自身发展,也惠及全球

④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据统计,截止到3月,内地高中新疆班办班城市45个,办班学校增加到93所,累计培养学生7万人。这样做(     

①有利于为新疆发展提供人才支持②有利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③有利于密切新疆与内地的联系④是尊重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的具体体现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8、我国把诚信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列入《民法总则》之中,这说明(     

①道德比法律更重要②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

③道德比法律更具约束力④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9、下列共同富裕的实现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①基本实现共同富裕②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③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②-①

10、以下古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要求相符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民主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公正

C.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友善

D.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诚信

1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这是因为(     

①法治能够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②法治意味着依法治国,良法之治要求科学立法

③走法治道路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④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唯一方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龙胜县将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将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特色村寨保护相结合,讲好民族故事。上述做法(     

A.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团结

B.消除了各区域和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差异

C.巩固了少数民族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D.体现了民族地区自治机关高度自治,维护了国家统一

13、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有(     

①民主选举 ②民主监督 ③民主决策 ④民主管理 ⑤民主协商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

14、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 13.22 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约占我国总装机的 48.8%。这说明我国(     

A.应先保护自然环境,然后大力发展经济

B.要走绿色发展道路,禁止开发自然资源

C.贯彻新发展理念,践行绿色低碳的理念

D.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彻底解决能源危机

15、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关于中国梦,认识不合理的有(  )

A.实现中国梦要凝聚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B.我国已经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C.实现中国梦需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我国已经全面建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6、对漫画《俄乌冲突》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美国拱火冲突,从中坐收渔利②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

③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战争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军事的较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在“青声说两会”时政评论活动中,主持人播报“两会”新闻:

全国两会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齐聚北京,共商国事。

“部长通道”“代表通道”“委员通道”如约开启,亿万人民与盛会同频共振。

对上述时政新闻的点评最恰当的是(     

A.小红:民主决策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B.小明:随着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拓宽,公民的权利也在不断扩大

C.小张: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D.小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真实的民主

18、《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将政府购买服务与直接提供服务相结合,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失能、高龄、无人照顾等老年人的服务需求。这一做法(     

①有助于满足人民的幸福感②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扩大了老年人的基本权利④将改变中国特色主义的主要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2023年9月1日起施行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对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提供法律保障。由此可见(     

①法治的价值追求是公平正义

②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④法治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有一种浪漫,叫“中国人给航天器取名”:导航卫星叫“北斗”、科学卫星叫“悟空”,月球探测器叫“嫦娥”、火星探测器叫“天问”……每一个响亮的名字背后,都是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这些响亮的名字彰显了(     

①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

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③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④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

判断: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判断:

理由:

23、自2018年3月3日起,每周六20:00播出的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将古诗词和部分近代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带领观众在一众唱作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它唤醒人们对古典诗词的记忆,并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营养,涵养当下生活。它如同一股文化清流,实现了口碑和收视率的双赢。

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请分析《经典咏流传》实现口碑和收视率双赢的原因。(至少两点)

(2)我们应该如何增强文化自信?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感受“新”的不同内涵,回答以下问题。

新内涵

问题

新的历史方位

(1)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什么?

新征程

(2)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3)开启历史新征程,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是建党百年来前所未有的重要关键,党的第一个百年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新矛盾

(4)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才盾是什么

新蓝图

(5)描绘法治新蓝图,党的十五央确定的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

25、围绕我国资源生态环境现状。绘制生态文明蓝图。建设是美丽中国目标等内容。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展开了激烈讨论,下面是三位同学的观点:

 

请从三个同学的观点中任选其一,运用所学知识作出简要评析。

26、关注2019年两会热词新词,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某校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理论体系再认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1)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必须弘扬怎样的中华民族精神?

(2)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四个全面再发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4个全面战略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

(3)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什么时候能实现?

五位一体再解读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5)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27、2021924日,经过中国政府的不懈努力,中国公民——华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女士乘坐中国政府包机返回祖国。孟晚舟发表归途感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正在走向繁荣昌盛,没有强大的祖国,就没有我今天的自由。”“正是那一抹绚丽的中国红,燃起我心中的信念之火……”

从孟晚舟的感言里,我们可以看出她对祖国充满信心。我们应如何做自信的中国人?

28、西班牙《日报》发文指出,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2020年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这些成就来之不易,中国人民对未来充满信心。

中国自信的底气源于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