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 )
A.共同富裕
B.改革开放
C.强国富民
D.改善民生
2、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生动写照。在百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生命力昭示了作为新生政治力量的强大能量,以胆识与魄力、以刚毅的精神与不懈的斗争描绘了一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波澜壮阔的发展史。可见,伟大建党精神( )
A.发展并超越了中华民族精神
B.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C.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物质基础
D.是时代精神在革命时期的具体表现
3、下列诗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的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4、2023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8周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崇尚英雄、缅怀先烈,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伟大抗战精神( )
A.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B.体现了以爱好和平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C.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D.是激励中华儿女奋力实现中国梦的不竭精神动力
5、近年来,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搭建了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A.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
B.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C.公平就是让人拥有相同的权利和机会
D.制度的创新推动社会进步
6、公民的民主意识与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密切相关。下列行为能体现公民民主意识的是( )
A.课堂认真学习,课外参与项目式学习社团
B.每天购买日用品时都坚持自带环保购物袋
C.在家里观看《经典咏流传》,并记录感想
D.拨打政务服务热线反映违规校外培训机构
7、《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21-2022)》公布,广州在百个城市中排名第四,彰显法治政府建设成果。广州首创市场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免处罚、免强制的“双免”清单被全省推广。广州市政府的做法有利于( )
①让法治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
②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的水平
③创新社会治理形成广州样板
①保障司法公正,维护人民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中国的民主》白皮书指出,从城乡社区里的村(居)民议事会、村(居)民论坛、民主恳谈会、民主听证会到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合进社区,从“小院议事厅”到“板凳民主”,从线下的“圆桌会”到线上的“议事群”,中国人民在火热的基层生活中,摸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民主形式。回答下面小题。
【1】上述充满烟火气的民主形式,表明人民民主的真谛是( )
A.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B.实行民主集中制,少数服从多数
C.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D.民主参与的直接性和有效性
【2】充满烟火气的民主形式( )
①是政治协商的主要形式②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③方便了公民参与民主生活④有利于公民实现民主权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 )
A.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10、立足独特红色资源禀赋,某市多所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研学实践活动,让同学们整理行装、列好队形,体验革命先辈出征的场景。上述做法有利于引导青少年( )
A.凝聚价值追求,吸收外来文化
B.培养爱国情怀,崇尚法治精神
C.坚定理想信念,维护个人利益
D.传承红色基因,高扬民族精神
11、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它们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这说明了( )
A.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B.“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正确选择
C.“一国两制”适用于世界上任何国家
D.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实现了完全自治
12、2023年6月发布的《2022年中国毒情形势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3.5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3万名,缴获各类毒品21.9吨,查处吸毒人员19.7万人次;全国毒情形势整体向好、持续改善。以上材料的呈现表明,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进程中( )
A.司法案件体现了公平正义
B.严格执法坚定有力实施
C.立法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D.公民成为法治的捍卫者
13、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在长沙,万人空巷,人们自发走上街头,高喊“袁爷爷一路走好”。载着袁隆平院士遗体的灵车走后,人们久久不愿离去。人们致敬袁隆平,是因为他( )
①承担了社会责任②敢为人先、敢于突破的勇气和信心
③传播了社会正能量④注重了对个人荣誉的追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2023年7月11日,第34个世界人口日当天,国家卫健委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积极落实优化生育政策和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近年来,云南、陕西、江苏、黑龙江等各地积极推动出台生育支持措施,包括发放生育津贴、延长产假、开展普惠托育服务建设等。这些举措( )
①有利于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②表明我国积极应对生育水平下降趋势
③体现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④说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已不合时宜,应及时废除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5、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政府网联合多家网络媒体平台以及相关部委政府网站,开展“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开展此活动( )
A.有利于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
B.符合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要求
C.确保人民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D.保障了公民的监督权和决策权
16、民族地区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我国大力支持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现代产业发展,民族地区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步伐提供了重要契机。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加快民族地区现代化需要( )
①落实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基本政治制度
②党和国家继续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③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消除各民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7、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依托于蚂蚁集团自主研发的系统,采用了“数实融合”的点火方式,上亿“数字火炬手”化身上亿光点,形成“数字人”,踏浪而来,与最后一棒火炬手共同点燃主火炬塔。这体现了( )
①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②创新要敢于打破常规,一味追求独特
③我国实现了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④企业是不断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2022年12月10日,市委书记严华到隆回县暗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时强调,要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利于( )
A.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B.全面推进对外开放
C.迅速实现共同富裕
D.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19、《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年)》提出,到2025年,知识产权保护更加严格,社会满意度达到并保持较高水平;到2035年,知识产权制度系统完备,全社会知识产权文化自觉基本形成。我国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
①能够杜绝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发生②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的需要
③有利于推进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④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创新积极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图示法有助于我们对知识的学习,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的是( )
A.①知识的创新②制度的创新
B.①法治②德治
C.①科学立法②严格执法
D.①基本政治制度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1、近年来“中国天眼”启用,第一艘国产航母下水、量子计算机问世……中国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频频亮相,中国人的科技自信也一次次被点燃,如今的中国,在航天、高铁、核电等高科技领域取得一系列成果,中国制造遍及世界,正由“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变。
据此,小红同学认为:“当前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你赞同她的观点吗?为什么?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如何书写“好地方”的现代化篇章?扬州市第八次党代会明确了具体的发展路径,聚焦产业科创名城建设,争做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示范;聚焦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争做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示范;聚焦生态宜居名城建设,争做美丽中国·水韵江苏建设的示范。
针对上述材料,有人认为:建设扬州好地方,必须抓好“科创名城建设”,“生态名城建设”可以缓一缓。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辨析。
23、 材料:“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开幕式2019年9月23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展览包括再现北京奥运会盛况的光影设计,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座快中子反应堆模型,描绘区域发展战略的地图,模拟月球车、“天眼”等的模型,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模型等内容。
(1)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科技发展水平总体已超越发达国家水平。对此请发表你的看法。
(2)结合第一单元和第5课所学知识,请归纳科技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至少包括两个战略、一个理念和一种精神)
2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参与,请你说说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5、参与民主生活
材料一 2021年11月16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关于民主问题,习近平强调:“文明是丰富多彩的,民主也是丰富多彩的。一个国家民主不民主,要由这个国家的人民自己来评判。如果因为实现民主的形式不同就加以排斥,这本身就是不民主的行为。”
材料二 2019年10月,某市政府召开《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座谈会,听取企业界代表、金融界代表、知识分子代表和社区居民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建议。
阅读材料,结合课文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一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和实现形式分别有哪些?
(2)政府决策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素养密切相关。结合教材回答:公民应如何培养民主素养?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5年,国外某杂志刊文断言:香港回归后,必将丧失国际商业和金融中心地位。到了2007年该杂志公开道歉:“这座城市比以前更繁荣”。再到2019年,香港回归22周年,香港的GDP已经比1996年翻了一番,连续25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
材料二 香港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但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2019年上半年,一些香港暴徒肆意打砸公共设施、袭击警察,还公然污损国徽、侮辱国旗。为保障香港长治久安,确保“一国两制”事业行稳致远,2020年6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伴随该法的实施,香港逐渐恢复往日的平稳与安宁。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启示。
(2)结合材料二,从法治价值的角度分析国家为什么要制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27、围绕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党和政府把扶贫工作摆到更加突出位置,提出了精准 扶贫、精准脱贫的扶贫方略。 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让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好起来,是我 心中的牵挂。我们吹响了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号角,全党全国要戮力同心,着力补齐这块短板, 确保农村所有贫困人口如期摆脱贫困。在扶贫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 众,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阅读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
为什么要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2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制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也是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八大把“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确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治中国,正在路上。
据此请回答:
(1)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
(2)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3)你是如何理解厉行法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