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愤怒对别人有害,但愤怒时受害最深者乃是本人。”这启示我们(     

A.情绪不利身心健康

B.愤怒是一种复杂情绪

C.要压制自己的情绪

D.要学会合理表达情绪

2、2023年9月,外地游客李先生自驾来北京,因为路况不熟将车停在禁停区,隔天收到违停警告,标注为“首违警告,零分零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首违不罚”体现了政府(     

A.依法行政,彰显柔性执法温度

B.政务公开,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C.公正司法,维护社会有序运行

D.规范执法,轻微违法无需担责

3、深圳某社区创新“居民说事”制度,畅通民意诉求渠道。下图所示为“居民说事”的主要流程。这一制度体现了(     

①人民能够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

②民主的真谛是有事好商量,众人事情由众人商量

③选举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

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3年值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习总书记在广东考察中重申:“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将长久不变,永远不会自己关上开放的大门。一切愿意与我们合作共赢的国家,我们都愿意与他们相向而行,推动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发展。”这是因为改革开放(       

①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②深刻改变了中国,也影响着世界

③使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④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十年来,生态环保立法加快步伐,实现从量到质的全面提升,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强大助力。2020年12月,我国第一部流域法律《长江保护法》颁布,为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长江野生物种生存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这体现了我国加强生态环保(     

A.严格执法

B.民主立法

C.科学立法

D.全民守法

【2】十年来,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清理“奇葩证明”“重复证明”等问题,为群众减负,严格规范执法让权力不再“任性”,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加强行政决策执行与评估……推动“中国之治”迈向更高水平。这有利于(     

①让法治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②建设法治政府和提高公信力

③凝聚起全体人民的法治信仰④保障司法公正维护人民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十年来,全面实行“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建立健全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制定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七五”普法顺利完成,公民法治素养明显提升。加强普法是因为(     

①法治只是对全体社会公民要求②现代社会的公民必须弘扬法治精神

③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促进法治建设④法治需要增强公民守法意识和司法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目前,我国市场主体预期向好,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股份制企业同比增长15.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17.0%,私营企业同比增长18.3%。材料涉及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     

①基层群众自治制度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3年,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3万个,涉及居民865万户,本轮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重点在支持增加停车位、加装电梯、扩大绿化、发展养老、保洁等社区服务,完成从“有得住”到“住得好”的转变。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①能够提高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缩小群众居住条件差异,实现同步富裕

②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③说明了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④说明了党和政府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8、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雷锋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2岁,他以短暂的一生树起了一座思想道德丰碑:60年来,不断滋养着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像雷锋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雷锋精神(     

①是传承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②是激励我们奋力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③是当代中国精神的全景体现

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许多名言警句传递着强大的美德力量。下表中的名言警句与其所体现的中华传统美德一致的是(     

选项

名言警句

中华传统美德

A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见利思义

B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宽以待人

C

季布无二诺,侯赢重一言

自尊互敬

D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勤劳勇敢

A.A

B.B

C.C

D.D

10、2023年11月14日,“苏锡常都市圈轨道交通融合发展规划”在无锡启动,为“轨道上的苏锡常”融合发展按下快进键。“苏锡常都市圈轨道交通融合发展规划”启动有助于(     

①实现全体人民的同步富裕②快速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③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④推动长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近几年,“痕迹管理”在基层工作中被广泛应用。其优势在于通过保留下来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还原干部对工作的落实情况。但由于一些地方出现以“痕”论绩,许多人就想制造假痕、虚痕来应对。这警示政府要(     

A.求真务实,关注工作实效

B.科学立法,实行良法之治

C.依法执政,建设法治政府

D.全民守法,强化规则意识

12、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这句话体现了我国坚持(       

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②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

③中国共产党始终引领世界发展        ④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用图示、表格、符号等来梳理知识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下面是小秦复习道德与法治知识时所做的学习笔记,其中错误的是(     

A.

B.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D.

中国梦

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

14、某小区召开业主代表会议,就本年度小区各项预算进行讨论协商,最终形成为各代表认可的预算方案。这体现了(     

A.业主代表行使表决权,彰显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

B.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的民主真谛

C.基层群众参政议政,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D.小区业主代表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15、下列行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搭配正确的是(       

A.小兰经常参加关爱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友善

B.小明的妈妈是教师,免费给困难学生辅导——诚信

C.小王向政府举报某企业向河流排放污水——敬业

D.小李认真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相关内容——爱国

16、《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被看作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政策大礼包”。随着合作区建设的推进,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产业以及现代金融产业正逐步发展成为澳门四大新产业。材料说明(       

①共同繁荣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②我国政府积极推进澳门地区经济繁荣发展

③“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④我国贯彻“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20年,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我国之所以重视教育问题,因为教育是

①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下列新闻解读与时事新闻相匹配的是(     

序号

新闻事件

新闻解读

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

保障粮食安全

洪都拉斯与台“断交”,中国同洪都拉斯建交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外交部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

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

中华文化独领风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对报送备案的行政法规、监察法规、地方性法规加强合宪性审查和监督,依法纠正违反宪法精神的规定。对此做法理解正确的是(     

A.纠正公民的违宪行为

B.提高行政法规的地位

C.审查公职人员违宪行为

D.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

20、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探索太空奥秘,建设航天强国,承载着我们不懈的航天梦。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富强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这说明中国梦(     

①实现了航天梦,到2035年就会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②和个人梦完全相同

③为全国各族人民指明了奋斗目标

④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因此应该把改革开放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判断: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新时代中国对外工作的总目标,得到了国际社会日益广泛的认同与支持。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新主张新倡议,中国鲜明提出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中国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2亿剂新冠疫苗,中国为弥合全球免疫鸿沟贡献重要力量⋯⋯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传递着温暖与希望,为共创人类美好未来注入信心和力量。

据此有人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在积极行动,但仍需要各国共同努力。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辨析。

23、华为集团企业创新的实例,给我国企业创新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企业应该走自主创新道路。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为了更好地宣传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以来所取得的成就,某校准备选定一个主题办一期关于改革开放的宣传栏,向同学们征集建议。

材料一:在国家统计局对外发布的改革 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中显示, 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79亿元, 2017年站上80万亿元的历史新台阶,达到 827122亿元。40年来,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 界第二,经济结构实现重大变革,发展的协调 性和可持续性明显提高,基础产业和基础设 施跨越式发展。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人们彼 此联系用BP机最为时髦。现在,人 们用的大多是智能手机,并且更换频 繁。从大块头的“大哥大”,到小巧的 “掌中宝”,再到现在流行的“大屏 幕”,手机功能从简单通话,到发短 信、玩游戏、看小说,再到上网、玩微 博、发微信……

 

请你从上述两则材料中任选其一推荐给学校,运用所学知识写出推荐理由。

25、结合材料,探究分析。10分

  2014年,我国铁路新线投产规模创历史最高纪录,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1.2万公里。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6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由于高铁列车最核心的部件——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已经实现了百分百的中国创造,提升了中国高铁列车的核心创造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国高铁走向世界。李克强总理说:推销中国高铁我特别有底气。

1结合材料分析,为什么李克强总理说:推销中国高铁我特别有底气2分

2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必须实施什么战略?2分为什么?4分

3某校举办科技创新周活动,在学生中广泛征集小发明、小制作。你认为中学生参加此项活动的意义有哪些?2分

 

26、法治中国  正在路上

2019年2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

(1)法治对于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有什么重要意义?

(2)我国应该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朋友和友谊是人生永恒的话题。友谊十分可贵,交友须讲智慧。

请结合自身体验,说说怎样呵护友谊。

28、为什么说创新是人类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