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该法的施行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B.爱国主义已经成为全体公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C.为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
D.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具有最高立法权
2、在议题学习中,老师出示了三幅国际会议的图片:
学生小宁说自己从三次国际会议看到了世界发展的趋势,你认为他的答案是( )
A.信息国际化
B.文化多样化
C.政治多极化
D.经济全球化
3、2023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指出,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材料体现出建设质量强国是为了( )
A.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B.推动中国成为引领世界发展的主导
C.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彰显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显著优势
4、下列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是( )
A.革命历史剧《大道薪火》
B.用高科技电脑软件进行“科学算命”
C.马鞍山举办第35届李白诗歌节
D.费孝通的学术著作《乡土中国》
5、“你随手拍下的一张照片,却可能无意间泄露了国家秘密……”2023年中央保密办面向全社会发布的公益宣传片《藏在照片里的秘密》,倡导大家增强保密意识,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这是因为( )
①我们要坚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②国家安全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④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发展环境复杂多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近年来,海淀区持续落实《海淀区政务公开公众参与工作管理办法》,组织全区各单位分主题,举办政务开放日活动;在区政府网站建立“我要找政策”专栏,实现政策文件归集呈现……这些措施( )
①是为了保障行政机关科学立法 ②有利于推动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③体现了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④会限制行政权力,降低工作效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每有大事,必相咨访。”从社区“小院议事厅”,到居(村)民议事会, 再到“协商议事室”, 一 个个充满烟火气的民主形式,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实践。这表明,我国实行( )
A.民主协商
B.选举民主
C.协商民主
D.以德治国
8、下表是近五年我国总人口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相关数据。这反映出( )
年份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全国人口(单位:万人) | 140541 | 141008 | 141212 | 141260 | 141175 |
自然增长率(单位:‰) | 3.78 | 3.32 | 1.45 | 0.34 | -0.60 |
A.人口众多,老龄化
B.我国重视人口问题
C.人口增速持续放缓
D.四孩政策势在必行
9、某校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活动,其中第一组同学采访了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向他们介绍了正在实施的民生实事。同学们倍感振奋,纷纷点赞留言,以下属于民生实事且评论恰当的是( )
①发放各类消费券,提升民众幸福感 ②课后服务暖人心,教育强国已实现
③共享学校运动场,全民健身掀热潮 ④百团千企强外贸,对外开放谱新篇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0、“天宫”遥筑苍穹,“复兴号”贴地飞行,“福建舰”驰骋远洋。一个个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是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这说明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是( )
A.自力更生
B.自主创新
C.团结奋斗
D.坚定理想
11、下面漫画所体现的新发展理念依次是( )
A.开放协调绿色共享
B.创新绿色开放协调
C.绿色共享创新开放
D.绿色协调创新共享
12、下表中“微行为”和“微点评”相符合的是
序号 | 微行为 | 微点评 |
A | 积极参与区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 | 民主选举,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
B | 参加政府组织的公交路线听证会 | 民主协商,不断提高民主意识 |
C | 拒绝转发未经证实的朋友圈信息 | 明辨是非,自觉做到厉行法治 |
D | 参与社区法治宣传周志愿者活动 | 严格执法,不断强化规则意识 |
A.A
B.B
C.C
D.D
13、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B.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D.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14、九(5)班开展议题式教学活,老师展示了以下漫画,据此推断,此次活动的议题应该是( )
A.民主协商
B.民主监督
C.民主决策
D.民主管理
15、江山多娇看今朝。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意气风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C.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6、近年来,面向少数民族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国家相关部门积极开展语言文化培训,惠及少数民族群众10余万人次。下列对这一措施的传导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
A.语言文化培训→发展民族经济→实现民族平等
B.语言文化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扩大收入差距
C.语言文化培训→逐步消除民族差别→构建民族共同体
D.语言文化培训→提高交流能力→促进各族群众情感相通
17、在我国,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选举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8、下列对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B.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C.教育是提高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D.把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19、2023年9月30日,是我国第10个烈士纪念日。某校开展“缅怀先烈致敬英雄”主题活动,组织全校师生学习相关党史。活动的开展( )
①说明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②增强了该校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④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___________,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新时代
C.科技强国
D.社会主义现代化
21、垃圾分类对大多数人而言是新鲜事儿,也是“麻烦事儿”,因而部分居民不配合、不支持。(_______)
22、请你辨析(10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
“倡导全民阅凑,建设书香社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书香社会”,为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文化底蕴。在网络和电子触屏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手机、电子书、网络等阅读方式,但也有许多人把时间花费在互联网社交娱乐甚至是垃圾信息的阅读上,“文化快餐”盛行,而传统经典名著阅读却遭到冷遇。
23、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秩序是指公共场所秩序。(____)
24、 在武汉疫情闹得最人心惶惶的时候,他用行动稳住了14亿中国人的心,他在镜头前呼吁大家没事不要前往武汉,而他自己却坐上了去武汉的高铁。到了武汉,他实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然后又从武汉飞往北京,参加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新闻发布会。接着,84岁的老院士又受命担任新冠肺炎联防联控专家组组长,承担攻克防治这一病毒的重任。他敢医敢言,提出存在“人传人”现象,强调严格防控,领导撰写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在疫情防控、重症救治、科研攻关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人民日报点赞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一路奔波不知疲倦,满腔责任为国为民,令人肃然起敬。
钟南山院士的责任担当与“最美逆行”给你怎样的人生启迪?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地纪检、监察微信公众号开设有“微官网”“微矩阵”“四风举报”栏目,网民可通过公众号访问甘肃纪检监察网、各地纪检监察部门微信公众号,并可对“四风”问题进行举报。一场“网络语言治理与社会舆论引导探索”主题论坛在福州举办。来自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业界人士、专家和学者齐聚一堂,围绕网络谣言进行了“头脑风暴”,并针对网络谣言的治理从不同维度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网络作为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的一种新载体、新平台,请结合以上材料反思:参与民主生活,我们应如何做?
26、 改革开放40年来,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9.5%:以美元计算,中国对外贸易额年均增长14.5%.中国人民生活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现行联合国标准下的7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的70%以上。
(1)上述材料告诉我们,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什么?
(2)请你分析我国坚持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理由。
27、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年,实验中学9年级学生王某某在整理纪念改革开放40年活动相关资料时发现以下部分资料残缺,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帮他补充完整:
(1)完成下表
教材中知识 | 具体内容是什么? |
兴国之魂 |
|
兴国之要 |
|
立国之本 |
|
强国之路 |
|
(2)我国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如何认识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40年我们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作为青少年我要牢记使命努力学习为国家发展而努力!
(3)我们的历史使命是什么?为了承担使命你打算如何做?
28、【新常态深化改革】(6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我国步入了经济发展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是我们唯一正确的出路。2014年以来,古老而年轻的湖北在适应新常态上正焕发出勃勃生机——2014年湖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52元,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25元,增长11.9%。
(1)上述材料说明我省在2014年取得了怎样的成绩?还存在什么问题?(1分)
2014年,湖北加速实施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扶持计划,面向全球公开招引10个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相关部门给予1000万元资金参股支持。
(2)上述材料表明我省正在大力实施什么战略?(1分)
(3)上述举措对我省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2分)
2015年是长江经济带建设启动之年,我省将抢抓这一重大战略机遇,努力把湖北打造成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4)我省应该如何抓住这一战略机遇,促进全省经济快速优质健康发展?(2分。至少答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