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十四五”时期,我们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因为教育(     

①是我国当前各项工作的中心                                     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寄托着亿万家庭的美好期盼                                     ④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近年来,由中国提出和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数量逐年增加,特别是在高铁、核电、通信、汽车等领域,中国在国际标准上实现了从跟随到引领的跨越。这有利于(     

A.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B.我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话语权

C.提升我国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

D.将困难转化为发展的动力

3、绘制图表、思维导图、示意图等可以理解所学观点、明晰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A.

B.

C.

D.民主道路国情

4、九年级学生小丽在上学路上发现某处交通信号灯失灵,小丽拔打市长热线反映情况,问题很快得到解决。小丽的行为(     

A.是中学生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具体体现

B.是我国中学生行使民主权利的唯一方式

C.体现了小丽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D.表明我国法治政府的建设主要依靠学生

5、2023年5月17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上述两则时事反映的共同主题为(     

A.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B.推进依法治国战略

C.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D.完善人才强国战略

6、 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A.关键核心技术

B.人才

C.教育

D.科技创新能力

7、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下侧漫画反映出公民在积极参与(     

   

A.民主选举

B.民主监督

C.民主管理

D.民主决策

8、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近五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每年都保持在4%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由93.8%提高到95.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45.7%提高到59.6%,国家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这是因为教育是(     

A.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B.国之重器,要不来、买不来

C.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D.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9、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就要求(     

①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②公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③在全社会加强法治宣传,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④全体社会成员都要熟知各种法律条文,守法执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每当台湾选手在杭州亚运会夺得冠军时,都会响起动人的歌曲《我们都是一家人》《我爱你中国》等,有很多运动员当场感动流泪,采访时也不断表示我们本就是一家人。这一场面说明(  )

①祖国统一已经实现

②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对和平统一充满渴望

③祖国统一是国家的责任,我们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

④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1、下列是小华收集的新闻,如果概括一个主题,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新闻一:某中学教师作为民主党派代表,参加青岛市政协会议

新闻二:青岛市某居委会进行换届选举工作,居民们积极参与投票

新闻三: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新闻四:中共中央举行民主协商会,向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通报情况、听取意见。

A.建设法治中国

B.人民当家作主

C.坚持宪法至上

D.崇尚法治精神

12、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关于新时代,下面四位网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国庆: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我国已经走完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强哥: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正聚力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民声:改革开放是新时代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

④富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党的行动指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23年10月26日19时34分,神舟十六号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七号在太空顺利相会,中国航天人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力量。这折射出(     

A.创新驱动强助推,民族复兴就实现

B.科技现状要认清,依赖引进是捷径

C.大国重器频出现,科技强国梦已圆

D.创新国家显国力,航天精神助发展

14、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成功发射,这是中国空间探索事业的一次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取得了新的里程碑,也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创新。由此可见(     

A.科技创新能力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B.创新是国家命运所系、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C.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认可

D.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15、2023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实现科技现代化,必须(     

①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②以科技创新为中心实现科技的自强

③靠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

④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某知名酒厂积极尝试品牌联名,与某咖啡联合推出咖啡酱香拿铁,发售首日销售额突破1亿元。由此可见,企业市场制胜的主要因素是(     

A.提升创新能力

B.降低生产成本

C.重视广告宣传

D.扩大企业规模

17、中学生小福在浏览当地政府网站时,发现部分内容长时间没有更新,他及时向政府网站提出意见和建议。下列对此评论正确的是(     

①小福是未成年人,不具备向政府提意见和建议的权利

②能够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具有参与公共生活的意识

③具有较强的网络学习能力,但缺乏理性判断能力

④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值得我们学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等特征,必须全面认识、正确看待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人口质量的高低是决定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

②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问题

③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国家高度重视人口素质的提高

④我国人口状况呈现新特点,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需长期坚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公民参与,下列对“公民参与”表述正确的是(     

①高某给相关部门写信反映道路两旁乱停车问题——民主协商

②王某作为业主代表参与小区停车场重建听证会——民主决策

③李某通过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给市政府工作打了“好评”——民主监督

④张某当选县人大代表——民主选举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0、无线支付、空无一人的全球最大自动化智能码头、自动驾驶汽车、无人超市等新事物;共享经济、“红色物业”“精准扶贫”等新机制不断涌现……对此,你的认识是(     

①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②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

③创新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       ④创新离不开实践,要重视实践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小花说:公民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要求公民有较强的民主意识,我们是中学生,没有必要增强民主意识。

请你辨析小花的说法。

22、雾霾天气频现,使人深深忧意,也让PM2.5成为一个热词。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内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影响很大。2012229日,国家发布了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其中增加了P2.5监测指标。

甲:国家监测有新标,空气质量定提高!

乙:防治污染最重要,全民行动才有效!

23、背景材料: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 《国富论》中提出‘‘无形的手”的著名理论:经 济运行中,市场像一只无形的手在自动调节,即 使每个人都从个人利益出发,结果也会促进社会 的整体利益。现代经济学家凯恩斯又提出“有形 的手”的理论,主张政府应当积极干预经济。

九年级的小明了解了“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 ”的理论后,认为:因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应该确立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 位。请你对小明的观点进行评析。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在淮安某校九年级1班思想品德课进行时政专题复习时,同学们收集到以下时事材料并进行探究学习。请你参与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经济新常态】

表二:2010年-2014年上半年三大产业的比值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第一产业

10.2

10.1

10.1

10

7.4

第二产业

46.8

46.8

45.3

43.9

46

第三产业

43

43.1

44.6

46.1

46.6

注: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和公共工程等部门;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他产业,包括新兴产业。

材料三:2014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实际增长率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实际增长6.8%。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我国经济发展呈现的新常态。4分

【党建新常态】

全面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必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刚柔相济。从严治党,重在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吏治清明,才能政治清明。坚持重点突破,打出从严治吏组合拳,让为官不易成为新常态。

2结合材料请你谈谈怎样让为官不易成为新常态。4分

 

25、观察材料  回答问题6分

图表一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教育投入、科技国际竞争力排名情况表

国家

美国

法国

英国

德国

中国

人均公共教育投入美元

2684

2161

2100

1422

42

科技国际竞争力排名位次

1

4

14

3

20

 

 

 

 

 

 

 

 

 

 

图表二

1图表一表明了什么?2分

2针对这样状况我国应实施哪项战略?2分

3图表二的这些数据变化原因之一是坚持一个中心的结果。一个中心指的是什么? 2分

 

26、(科技创新 圆梦中国)

回首2017年,我国科技领域硕果累累,蛟龙、天眼、悟空、墨子、慧眼、大飞机....一大批代表性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相继涌现,天宫、神舟、天舟,嫦娥、长征系列成果举世瞩目。我国创新能力排名从2012年第20位开至第17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主要创新指标进入世界前列,科技创新水平加速迈向国际第一方阵。科技创新持续发力,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的重大变化。中国科技力量正在改变世界的行为方式,同时以科技创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发展理念。

(1)李克强总理指出,要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落实和完善创新激励政策。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集众智汇众力,一定能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 科技创新引领未来,我国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必须

(2)为培养同学们的科学意识和创新能力,学校每学期都会开展许多活动,如:

(3)通过参加这些活动你的收获是

27、【法在我心中】8分

中国网山东频道泰安2015年5月6日讯:近日传的沸沸扬扬的草莓乙草胺事件还没平息,五一小长假,央视又曝光了假特产:人参用胶粘,商户称没人管,食品安全事 件一个接一个发生在身边。

1上面的案例,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权利?2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15年4月24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公布,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

2我国修订食品安全法的意义是什么?2分

向法治中国砥砺奋进——从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局之年。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全面依法治国,必须从源头上夯实立法基础,加强重要领域立法,确保国家发展、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在此背景下,过去一年立法工作的诸多亮点,成为代表们谈论的焦点 

3谈谈你对依法治国的意义和公民的做法4分

 

28、探究实践 

(题记)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

--------习近平

某学习小组围绕“增强文化自信”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下面是同学整理出来的材料

材料一: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道德伦理等,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久弥新。

材料二:五年来,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改革开放迈出重大步伐,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状况逐步好转。过去五年取得的全方位、开创性成就,发生的深层次、根本性变革,再次令世界瞩目,全国各族人民倍感振奋和自豪。

材料三:我们要加强文化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

(2)依据材料三,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增强文化自信?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