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
C.广大人民同极少数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2023年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全网成交额达到2434亿,大大超出了之前的预期。由此可见( )
A.网络让人际交往更便捷
B.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C.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D.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3、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做法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有( )
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做义务讲解员②在“两会留言板”上提出自己的建议
③在公共场所追逐嬉戏打闹、放声歌唱④为出行方便将共享单车推进社区消防楼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C919中国国产大型客机实现首次商业飞行、神舟十七号乘组入驻天宫、六名宇航员太空会师、中国宣布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月……近期,中国在航空航天领域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吸引了全球目光。这些成就( )
①说明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②让我们倍感骄傲和自豪
③都是通过劳动创造的,劳动成就今天,实干创造未来
④主要是靠脑力劳动者创造的,体力劳动者只是辅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一位农民企业家曾这样说:责任是什么我讲不清楚,但我知道应该怎样去做。作为商人,我不能卖给农民劣质的化肥;作为一名家庭成员,要对子女关心、对父母尽孝。由此可以看出( )
①每个人扮演的角色是固定的 ②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③每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责任 ④承担责任只有付出没有回报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6、人民网连续12年推出“我给两会捎句话”网络征集活动,该活动让越来越多闪耀着人民智慧的建议抵达两会的会场。这一活动体现了网络( )
A.开辟人际交往新通道
B.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C.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D.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7、某校响应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印发《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以启动开展“防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当遭遇校园欺凌时,作为中学生( )
①要敢于斗争,能够以暴制暴 ②应该直接向公安机关起诉
③可向法律服务机构进行咨询 ④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桂海潮,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他还有另一个身份——志愿者。由此可见( )
①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②社会关系不同,人的身份也不同
③社会生活异常错综复杂④拥有不同身份会影响工作和生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暖心动作传递真情。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
①以礼待人的美好品德②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③勇担责任的高尚品格④尊重他人的内在修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在网络发达的时代,对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哪些可以发布,哪些不能发布,选择在哪里发布等一系列的判断体现着每个人媒介素养的高低。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青少年要( )
①充分利用网络,及时发布各类网络信息
②不加甄别地选择自己需要的网络资源使用
③应该提高媒介素养,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
④提高网络信息辨别能力,不信谣、不传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苏州市某中学向学生发出倡议:“关爱社会,参与社会,融入社会。”发出该倡议是因为( )
①青少年正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②有利于养成亲社会的行为,形成良好习惯,塑造健康人格
③可以避免青少年过早进入社会化过程
④有利于养成亲社会行为,获得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和接纳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2、某中学改造校内的闲置土地,打造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开心农场”。带领学生进行劳动体验。劳动课的开设是否会影响学生文化课的学习?很多家长表示担忧。对于劳动课,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劳动课能引导学生履行岗位职责,提前走入社会
B.劳动课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弘扬劳动精神
C.学校要将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必要劳动技能作为主要任务
D.开设劳动课有利于学生体验劳动生活,提高经济收入
13、“斜杠青年”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自己从事的不同职业,例如:张三,保安/滴滴车司机/摄影师。“斜杠”便成了他们的代名词。这说明这些青年人( )
A.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相同的身份
B.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具有不同的身份
C.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D.都是生活贫困潦倒的人
14、下图知识结构图中,①和②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
A.一般违法行为、民事责任
B.犯罪、法律标志
C.一般违法行为、最本质特征
D.犯罪、应受刑罚处罚性
15、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从社会中不仅获得物质支持,还有精神滋养。下列行为有利于青少年获得精神滋养的有( )
①阅读经典名著 ②经常胡吃海喝 ③参观各类画展 ④购买粮食蔬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针对下面图表中行为的点评正确的是( )
行为 | 点评 |
①上课大声说话,影响大家学习 | 违反课堂纪律,不利于健康成长 |
②借钱总不还,找借口搪塞他人 | 不违法但不道德,应予以谴责 |
③谎报险情,扰乱社会公共秩序 | 属刑事违法行为,应受刑事处罚 |
④不按照法律约定履行合同义务 | 是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无规矩不成方圆,有敬畏才知行止。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对下列行为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选项 | 行为 | 性质 |
① | 小薇违反学校规定带手机进入课堂 | 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 |
② | 中学生小斌和两位“朋友”一起抢劫未成年人财物,被判处有期徒刑 | 刑事违法行为 |
③ | 中学生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他人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 | 行政违法行为 |
④ | 小超在市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 | 民事违法行为 |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8、漫画《经常义务奉献》描述了党员义务服务、义务奉献的情景。这启示我们青少年( )
①要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②养成亲社会行为
③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④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2019年6月5日是第48个世界环境日。2019年的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为此,广州市某校组织中学生主动为附近社区打扫卫生,受到致好评。中学生参加此项活动
①对社会负责,是亲社会行为
②是体现社会责任感的行为
③热心公益,无私奉献的表现
④有利于弘扬乐于助人的中华传统美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是我们为社会做贡献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适合初中生的社会公益活动有( )
①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 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③参加学校各种学习竞赛 ④抽空探望孤寡老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1、 由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指导,中山大学和腾讯公司联合出品的《2018年网络谣言治理报告》显示,微信平台2018年全年共拦截谣言8.4万多条,辟谣文章阅读量近11亿次。报告还指出,食品安全、医疗健康、社会民生等领域均是谣言“重灾区”,如“菠菜豆腐一起吃会得结石”“洋葱杀死感冒病毒”等均为网民极其关注的谣言案例。
有同学认为:“网络是无限的,在网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请你从社会规则与自由关系的角度,辨析这个观点。
22、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明所在的学校召开家长会,学习教育部制定的“双减”政策,要求大家自觉遵守,但是,小明的爸爸说:“给孩子补课是我的自由,我想给孩子补课就补课”
你赞成小明爸爸的说法吗?请你运用“规则”的有关知识说明理由。
24、读故事谈感悟。(请从四则故事中选择三个谈读后你的感悟)
故事一:古时候有一个人,他想去一座寺庙,于是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镇。走着走着,他迷路了,不知道该往哪里走。这时,他身边刚好有一个老伯伯走过,他一下挡在老伯伯的身前,大声吼道:“喂,老头儿!快告诉我xx寺庙在哪里?还有多远啊?”老伯伯望了望他,平静地说:“无礼(五里)。”于是那个人往前走了五里,可还是看不到他想要到的那座寺庙。这时候,他寻思着老伯伯的话,突然明白了什么……
故事二:因母亲过早去世,父亲智力低下,而年迈的奶奶又无力照顾,在陕西榆林市清涧县玉家河乡贫穷的小山村王家河村,一名“哑童”常年被用绳子拴在树上。在被拴的6年多中,与他做伴的是一只山羊,期间,孩子从来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在好心人的资助下,“羊孩”拴拴(化名)被送进榆阳区聋哑语言康复学校,从未张口说过话的拴拴将从头开始学语言。
故事三:短短不到半年,章丘铁锅走出了从红极一时到鲜有问津的过山车行情。2018年年初,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章丘铁锅一夜成名,“三万六千锤”成为这款网红商品的底气,最火时一天能卖出上万口锅。但在此之后,当地各种小作坊一哄而上,甚至有的人用机器冲压冒充手工锻造,导致铁锅品质良莠不齐、品牌真假难辨。结果,章丘铁锅的口碑直线下滑,消费者越来越不买账。
故事四:以下是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今天,我在后院发现地上有许多爆竹屑,知道你趁父母不在时约你的朋友来放爆竹了。你可曾想过:如果引起火灾,我们所要承受的损失和承担的法律责任会有多大!
前两天,我看到你的朋友把能以假乱真的玩具手枪留在我们的院子里,还发现家里的软塑花盆被枪弹打得像蜂巢一样。面对这些,你给我的解释是:“他们没有恶意,我也不是故意的。”你已经长大了,如果还不能慎交朋友,不懂得检点自己的行为,只怕无心也会惹下天大的麻烦。无心之失有重有轻,但同样会在你的生命里留下污点。你能不小心吗?
25、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十分突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长期以来,西北地区人民面临着“保护环境”还是“加快发展”的“两难”选择。为了避免“水枯沙起”的生态恶剧,宁夏盐池县治沙大户余聪进行了成功的尝试。他利用当地丰富的光热资源,发展日光温室等高效节水农业,形成了以草产业、林果业为特色的绿色生态产业。此举不仅使满目流沙的7000多亩沙化土地重焕生机,每年还能从中获益20多万元。由此,西北大地生态农业风生水起,部分地区开始出现了地润草长、柳绿、雁归的喜人景象。
(1)造成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2)破解“保护环境”还是“加快发展”的“两难”问题,根本之计在于找到一条生态与发展齐头并进的新路径,为什么?
(3)从“水枯沙起”到“地润草长”的转变,对于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有何重要的借鉴意义?
26、夸夸自已,体验自尊,请你写出自己身上的四个优点,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四个优点4分,感受2分)
(1)优点一: 优点二: 优点三: 优点四:
(2)我有感受:
27、(18分)女儿要上大学了,临行前母亲问:“我想给你买件衣服,可不知你喜欢什么样的。”女儿回答:“您只要把服装店里您瞧着最不顺眼的衣服买回来就行了。”
(1)母女间的价值观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异?这种差异还可能表现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
(2)这种差异会对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对待这种差异是任之发展还是设法解决?
(3)如果你与父母的价值观不一致,你会怎么做?
28、【积极融入社会】
材料一 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曾言:“人是政治动物,天生要过共同生活,孤独一人难以维持生活。”
材料二 2022年多校组织开展“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巾帼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中小学生融入社会活动,到城区广场、公园草坪捡拾垃圾。通过开展此项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奉献意识和文明素养,更能够弘扬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文明新风。
(1)阅读材料一,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学生为什么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3)联系你参与的社会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