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尔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通知中奖、领取补贴却要你先交钱”“陌生网站要求登记银行卡信息”……当我们上网遇到类似情形时,应(     

A.拒绝网络,免遭损失

B.提高警惕,防止被骗

C.严惩疑犯,加强监管

D.保护隐私,熟人除外

2、某网络购物平台有近5亿的注册用户,每天有超过6000万的固定客,平均每分钟售出48万件商品。这反映出(   

①网络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

②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③网络改变了生产方式

④网络改变了以往的消费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这句歌词形象地表明(     

①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辅相成   ②国家利益比人民利益更重要

③国家和人民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④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李想在“学习强国”APP上看到:神舟十六号乘组在空间站通过视频向国防科技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送来的祝福。李想感受社会生活的方式是(     

A.社会实践

B.阅读书籍

C.网络媒介

D.公益活动

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二周岁未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警示我们青少年要(     

①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采取强制措施,惩罚罪犯

③完善法律法规,与法同行                    

④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国发展进入了战略机遇期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应该(     

①时刻警惕,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②更加重视心怀祖国,尽自己所能维护国家利益

③珍惜机遇,不断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④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着眼长远,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23年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这启示我们应(     

A.树立远大志向,不拘小节

B.埋头读书,不参加体育运动

C.主动关注社会,投身实践

D.敢想敢做,个用理会他人的看法

8、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上,志愿者们耐心服务,礼貌待人,赢得了各国运动员及各界人士的点赞。由此可见,文明有礼(  )

A.体现了各国运动员的素质

B.成为处理人际关系的规范

C.展现国家形象和民族尊严

D.能消除不同国家间的矛盾

9、朋友和友谊是人生永恒的话题。下面漫画启示我们(     

   

A.正确处理交友中的冲突

B.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大

C.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

D.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10、全国两会“代表通道”首次以网络视频形式进行,记者和代表们“隔空”对话,别样精彩。可见,网络带来的积极作用是(     

A.网络为科技创新搭建了新平台

B.网络扩大了公民政治权利

C.要依法利用网络,提高媒介素养

D.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11、图示法有利于梳理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关系图示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新晋“太空教师”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表明(     

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B.只要向航天员学习就能成功

C.我们可以通过时事来了解社会

D.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13、飞驰的高铁列车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异彩纷呈的演出和展览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听证会的召开和新闻发布制度让政府决策更加透明,我们的衣食住行用也越来越好……这些变化说明(     

①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②我国整体科技水平已超过美国

③我国劳动人民非常勤劳智慧④我们应该为祖国发展倍感自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漫画《沙漏》告诉我们,沉迷网络会(     

   

A.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B.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C.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D.走向违法犯罪

15、小军的疑惑

2023年10月2日   周一   

今天在某贴吧里,我看到有一位网名“天龙”的同学,发布了大量小林同学的照片,有的还明显丑化小林。我应该告诉这位网友什么?

以上是小军在国庆期间写的日记,针对他在日记中的疑惑,你的建议是(     

A.学会“信息节食”

B.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C.传播网络正能量

D.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16、被评为2023年度“全国十佳农民”的刘天民,放弃了原有的事业和“进城机会”,怀揣“和乡亲们一起过上好日子”的梦想返乡。 他带领村民, 从果蔬种植、休闲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等方面全方位发展,提高村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他的做法(     

①传承了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的处事准则

②表现出待人以礼、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

③彰显了敢于追梦、振兴乡村的爱国情怀

④展现了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担当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7、据民法典规定,用户在转载网络信息时,对其真实性负有法律责任,这意味着未经核实转发别人的信息,也属于违法行为,这启示我们,辨别网络谣言要(     

①向家长、老师、专家求教     ②学会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

③注意信息的出处是否权威     ④学会辨识信息内容的真伪,远离虚假信息,远离网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为推动“双减”政策落地,某校设计了下图的作业。这样的作业有利于学生(     

道德与法治寒假作业清单

作业一:为家人制作一顿晚餐

作业二:到博物馆做志愿讲解员

作业三:调研社区存在的问题并提建议

①获得他人接纳认可,收获物质回报

②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动经济发展

③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塑造健康人格

④体验多彩社会生活,积极融入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9、下表中对小易同学“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有(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考试时自觉主动把答案递给好朋友

体现勇担对朋友的责任,助友进步

乘坐公共汽车按先来后到顺序排队

自觉遵守规定,敬畏规则

按新课标要求,积极参与劳动活动

体现了对劳动的重视

在医院,妈妈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在家里,妈妈是家务的承担者

体现了责任与地点相关,不同的地点,责任相同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20、2023年9月25日,珠海发布规范中秋节市场价格的提醒告诫函,要求各经营者销售商品应做到:品名、价格和计价单位真实准确、货签对位、标识醒目。该提醒告诫函的发布(     

①要求经营者诚信经营、诚信办事 ②启示了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③能够有效防止不诚信行为的发生 ④说明不诚信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22、疫情期间,李刚从微信某个好友处订购了一批口罩,转账过后却再也联系不上对方,他只能自认倒霉。

判断:

理由:

23、辨析题

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微信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更因有强大的功能深受大家的喜欢。有的人甚至三天不吃饭也要到群里看一看。八年级同学小强也认为:“微信方便又时尚,开阔视野长见识”。

请你运用课本知识对小强的观点加以分析。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某中学学生丁某,七年级时经常旷课逃学,屡教不改。升入八年级后,又沉迷于网络,为了去网吧上网,他由偷家里的钱发展到偷别人的手机,甚至把学校的电脑零部件偷去卖,结果被行政拘留。等到九年级,他在网上结交了一些坏朋友,一起在社会上滋事生非。一天,他参与打群架,在斗殴中用利器把对手刺致重伤,最终丁某受到刑罚处罚。

(1)指出上述案例中,丁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

(2)丁某从违纪到一般违法,最终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说明了什么?

(3)犯罪的特征是什么?

(4)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怎样做才能避免走上犯罪的道路?

25、2018年3月17日、18日、19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分别举行第五、第六、第七次全体会议,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会议分别举行宪法宣誓仪式。这是宪法宣誓制度实行以来,首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举行的宪法宣誓活动,更好地体现宪法尊严,彰显宪法权威,弘扬宪法精神。

请问:首次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举行宪法宣誓活动说明了什么?

26、【志愿服务你我助力】

2019125日是第34个国际志愿者日。为迎接这一天的到来,我校第十四周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国际志愿者日》,由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杨启乐发表演讲。演讲中杨启乐同学号召大家踊跃加入我校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去经历让人难忘而有意义的人生体验,在奉献中体味快乐,收获幸福,为青竹湖湘一增一份光,为社会添一份彩。

作为中学生,我们该如何响应学校号召服务和奉献社会?

27、2018年12月4日,在纪念第五个国家宪法日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做出重要指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全社会要加强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普及宪法知识,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营造良好氛围。

(1)为什么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2)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该怎样增强宪法意识?

28、拓展眼界,培养家国情怀

关心社会发展是现代中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某校八年级同学为此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请你为活动的开展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材料一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我们克服疫情影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全面擘画。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

(2)请你写出2022年我国在不同领域的2个成就。

材料二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3)你认为我们青少年学生如何通过“实干”担负起“兴邦”的历史重任?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