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诚信可赢天下,守信方得人心。在下列四位同学的做法中,符合诚信做人要求的是(     

A.甲同学在他人向自己询问好朋友的家庭信息时,委婉地加以拒绝

B.乙同学为获得“校园优秀歌手”的称号,进行假唱

C.丙同学本来答应朋友周末去看电影,因临时不想去,就没有赴约

D.丁同学没有做暑假作业,欺骗老师说忘带了

2、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在小区,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在祖国大家庭中,我们是未来的建设者……这表明(     

A.关注社区的发展,需要公民积极建言献策

B.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C.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D.关心社会发展,需要每个社会成员无私奉献

3、犯罪嫌疑人刘某和龙某,合谋为境外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的人员提供银行卡,进行“跑分”赚钱。经审查,两人的行为已经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人民法院依法判处二人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刘某和龙某的行为(     

①是犯罪行为,须承担刑事责任

②是违纪行为,要受到纪律处分

③是刑事违法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④是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刘某和龙某二人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判处有期徒刑3年属于主刑 ②判处罚金属于行政处罚

③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④他们的行为触犯了刑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下列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的是(     

A.某摄影店未经允许将王某的照片摆放在橱窗做宣传

B.张某伙同他人常年在路口碰瓷,敲诈勒索数百万元

C.于某不听协警的劝阻,在十字路口多次闯红灯

D.房主钱某起诉租房客杨某未按合同协议支付房租

5、仔细观察下图这张“网”,你能从中提取的信息是(     

①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②不同的社会关系,人的身份相同

③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社会关系④每个人都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是(     

A.爱好

B.责任

C.兴趣

D.情感

7、2023年4月6日,针对美国国会众议长麦卡锡等国会议员在美国执意会见“过境”窜美的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予以强烈谴责。习近平主席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这体现了(     

①国家安全以政治安全为基础,必须高度警惕②台湾问题事关国家核心利益,不容他国干涉

③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是中国的内政④解决台湾问题才能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下列关于违法与犯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A.犯罪就一定违法

B.违法就一定构成犯罪

C.违法一定会受到刑罚处罚

D.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任何的关系

9、在大运会赛场和城市志愿服务小站,“小青椒”(成都大运会志愿者的昵称)志愿者们承担起了赛事咨询、便民服务等职责,热情服务运动员、观众、游客和市民,绘就了独特的风景线。“小青椒”志愿者们(     

①服务和奉献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②参加志愿活动是为了得到人们的认可

③服务奉献社会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履行了作为一个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0、观察下面漫画,你给这两幅漫画选择的标题是(     

A.责任与角色同在

B.自己对自己负责

C.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D.服务社会,赢得荣誉

11、雷锋同志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他曾在日记中写道:“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这启示我们(     

A.只要融入社会我们就一定能健康成长

B.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贡献参与

C.个人力量太小对社会的发展影响不大

D.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是不能离开社会的

12、《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第二条规定: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哗吵闹,排队遵守秩序,不并行挡道,不在公众场所高声交谈。之所以要求公民维护公共秩序,是因为

①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②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③维护秩序靠规则

④维护了秩序才能提高公民的个人修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

13、“你所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这句话从个人对社会影响的角度说明了(     

①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②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

③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人们的活动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④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14、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是(     

A.自由

B.平等

C.民生

D.法治

15、许多外地游客是在网上看到“熊猫顶流花花、各种非遗文化、美食”等慕名而来,“互联网十旅游”让成都众多景点成为“网红打卡地”。成都2023年“五一”假期收官,全市共接待游客1939.4万人次,同比增长42.5%,成都成为全国最热门的十大目的地第三。可见,网络(     

①促进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②带动旅游发展,促进文化传播

③丰富民主方式,拓宽民主渠道④打破时空限制,主导日常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6、13岁女孩小苏以学习为由,用妈妈的手机偷偷给自己喜欢的网络主播打赏,两个月就花了25万元。对于打赏网络主播的现象,以下看法正确的是(     

A.网络直播太可怕,应拒绝从众

B.打赏主播不可有,要恪守道德

C.网络流行理智看,要自我保护

D.网络谣言要警惕,应拒绝转发

17、二十大代表刘秀祥,11岁时挑起家庭重担,背母四处求学;大学毕业后,他放弃高薪回到大山,扎根乡村基础教育,立志做山村学子的“引路人”…他的事迹彰显出了共产党人为民服务、攻坚克难的责任与担当。从他身上,我们可以汲取的道德养分有(     

①承担责任是为了获得更丰厚的物质和精神回报

②因为他们勇于承担责任,我们的生活才更温暖

③只有人人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④每个人首先要对他人负责,才能担负时代重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2011年1月5日晚,由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文化中国——海外华人中华才艺展演”汇报演出在深圳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西班牙、马来西亚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48名海外华人文化社团的文艺骨干参加了本场演出。上述材料表明(     

A.中国在经济建设方面为世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B.中国在国际安全方面为维护世界和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C.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与世界各国进行广泛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D.中国为世界范围内缓解和消除贫困作出了积极贡献

19、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以下俗语与社会关系搭配正确的是(     

A.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业缘关系

B.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血缘关系

C.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地缘关系

D.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业缘关系

20、有着50年教龄的语文教师杨维云,每天坚持两场直播,提供零基础拼音识字课程,为不识字的成年人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87岁海洋地质学家、两院院士汪品先,用当下时新的话语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中国探索海洋的故事,传播海洋科学知识……“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中的这些老人能够感动中国的原因,在于他们(       

①勇担社会责任,服务和奉献社会        ②学识渊博,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

③发挥余热,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④善于扬长避短,发挥互联网的优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和立场,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谋求绝对的公平。( )

22、“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讲规则、立规矩”的重要性,中国人古已知之。今天,一个拥有九千多万党员、面对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执政大党,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阅读材料后,有的同学认为,遵守规则是党员的事情,中学生是否遵守规则无所谓。请你评析该观点。

23、辨析题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21228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曹建明主持并监管。

据此,有同学认为:“宪法是根本法,只要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就能够切实维护宪法的权威。”请你对该观点进行辨析。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阅读感悟

(1)杨某的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该行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很多网友感叹:”杨某贪一时便宜,毁一生信誉,不值浴“请运用诚信的相关知识,说出网友感叹”不值”的理由。

(3)有人认为”买短乘长”是小错,只要不犯大错就可以。对此你是否认同,说明理由。

25、   材料一  “社会中的每一位成员都享有作为同类而受到他人最低限度尊重的权利。”

材料二 让自己的心灵有个家的权利。

(1)材料一中的权利属于公民人身自由权利中的哪一项权利?

(2)材料二中的权利属于上述这项权利中的哪一项权利?

(3)除材料二所涉及的权利外,第(1)问中的这项权利还包括哪些内容?

26、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表彰奖励了一批批杰出的劳动者,在受到表彰奖励的人员中,既有为国家作出重要贡献的科研人员,也有用一人脏换来万人净的环卫工。

材料二:习近平主席的"撸起袖子加油干"作为一句流行语,曾被写入多地的政府工作报告。

请你谈谈劳动有什么重要作用。

27、根据所学知识,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公章和笼子的寓意分别是什么?

(2)为什么要把公章关在笼子里?

(3)为了实现公章能在笼子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怎样做?

(4)这样的做法有何作用?

28、2016年10月26日晚,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院士做客《开讲啦》现场讲述自己的人生历程。由于严格的保密制度,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一直无法向家人解释自己的工作。30年来,他没有回过一次老家,兄弟姐妹们责备他不孝,家人的关系逐渐淡化。最终母亲还是从一篇报告文学上间接了解到,他们眼中的这个“不孝子”实际上是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幕后英雄。有人问起他对“忠孝不能双全”的理解时,黄老噙着泪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在现场,黄老也深情告白:“我非常爱我的夫人,爱我的女儿,爱我的父母。”随后,他又补充道:“但是,我更爱国家、更爱事业、更爱核潜艇,在核潜艇这个事业上,我可以牺牲一切!”

(1)如果你也观看了这一期节目,请你和同学们谈谈你的感受。

(2)为了国家利益,“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隐姓埋名30,启示我们应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需要的矛盾。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