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东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39元抽中苹果手机”?网络盲盒诱导消费套路多。有人花费上万元抽到口罩;有人抽中商品后商家不发货;有人投入大量资金后盲盒APP消失……对此,以下看法正确的是(     

①网络盲盒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②我们要警惕网络陷阱,不投入过多金钱就影响不大

③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学会辨析网络信息④平台要加强盲盒APP的管理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父母辛勤劳动,为我们提供衣食住行,履行教育子女的责任;老师帮助我们学习,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战士保护我们的安全,履行保家卫国的责任……这些表明(     

A.承担责任有代价也有回报

B.承担责任是成年人的事

C.承担责任只来源于职业要求

D.勇于担责,敢于担当,生活才更加幸福

3、《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北京发布。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大的方面。在自主发展方面,特别强调信息意识。作为中学生,培养信息意识,我们应该(       

A.多学习网络上的信息,尽量少关注生活与社会信息

B.减少网络使用与学习,全方位地维护各种信息安全

C.沉浸于网络生活之中,提升实际的数字化生存能力

D.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利用互联网优化我们的学习

4、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地贯穿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由此可见国家安全(     

①是国家所有工作的中心②涉及到国家生活的方方面面

③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④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学会不断承担责任、履行责任的过程。例如:自己洗衣服、做饭,为班级打扫卫生,选择绿色出行方式等等,这样的过程(     

①让自己成为高科技人才②是一种物质享受的过程

③能充分挖掘和发挥潜能④有利于担负起时代使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面对中国青年报进行的“未来15年希望自己是什么样”的社会调查,受访青少年回答情况如下:

选项

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锐意进取拼搏奋斗

脚踏实地攻坚克难

舍“小我”为“大我”

选择比例

85.3%

60.8%

50.7%

59.1%

这表明大多数受访青少年(     

①认同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②愿意担负重任,绽放青春光彩

③认为个人利益无需关注 ④重视脑力劳动,轻视体力劳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句话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A.个人离不开社会,因为社会为个人提供种种条件

B.社会的全面进步与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密不可分

C.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D.社会离不开个人,因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

8、近年来,东莞市政府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见缝插绿、见空补绿”的方式,全力推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更高水平,为全市人民创造更加优美、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东城某小学6名学生通过项目化学习,提出两项关于“学校老校区如何利用”的建议,经政协提案建议,最终被政府采纳。东城某小学6名学生通过项目化学习提出的两项建议被政府采纳。这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学生(     )。

①勇于承担社会责任②全面做好人生规划

③主动参加社会实践④养成了亲社会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我国从国家层面大力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立“读书日”、构建学习型社会、倡导建立“书香家庭”。这些活动的目的是希望每个中国人都能从社会中(     

A.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B.提高工资收入

C.不断提高名利地位

D.获得精神滋养

10、“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为每个劳动者带来幸福而富足的生活,是创造中华民族光明未来的必由之路。对此下列感悟正确的有(     

①只要劳动就能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②实现中国梦需要劳动者踏实、敬业地工作

③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辛勤劳动才能开创美好生活

④培养实干精神,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武汉大学2023届毕业生柳养清从小有个军人梦,今年她放弃清华保研机会,来到国防科技大学从军报国。“去完成自己少年的梦想,去为祖国的国防建设增添力量”,这是柳养清选择放弃原专业四年的积累,转而学习飞行器设计专业的原因和动力。这说明(     

A.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对立的

B.为了国家利益有时要放弃个人利益

C.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一样的

D.维护国家利益就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12、为厘清概念间的关系,图示法是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选项可以用下图表示的是(     

A.①刑事违法行为;②一般违法行为

B.①法律;②社会规则

C.①刑罚;②主刑

D.①驱逐出境;②附加刑

13、“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反映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     

①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②社会是个人的有机组成部分

③社会发展需要每个人积极参与④任何社会的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生活中处处能看到各种温馨提示。这既是一种提醒,更是一种关爱。下列温馨提示与关爱他人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A.   

B.   

C.   

D.   

15、易卜生说“你最大的责任就是把你这块材料铸成器。”这告诉我们(     

A.自己应该对自己负责

B.人的责任在于取得成功

C.有成就的人才有责任心

D.人生的意义就是要“成器”

16、某同学在课上回答问题时引用了三句名言:“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由此可以推测,此时课堂上正在探讨的主题是(       

A.学会调控情绪

B.加强自我防范

C.实干创造未来

D.平等对待他人

1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由此你获得的启发是(     

A.没有社会的滋养就没有个人的成长

B.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全靠青年一代

C.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D.青年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18、观察下图漫画《五行山下》,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住房、医疗、教育问题仍比较突出

B.部分群众生活还面临着一些困难

C.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民生问题

D.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

19、郑某因倒卖个人信息30余万条,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郑某这一行为(     

①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②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③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④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下表中对小易同学“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有(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考试时自觉主动把答案递给好朋友

体现勇担对朋友的责任,助友进步

乘坐公共汽车按先来后到顺序排队

自觉遵守规定,敬畏规则

按新课标要求,积极参与劳动活动

体现了对劳动的重视

在医院,妈妈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在家里,妈妈是家务的承担者

体现了责任与地点相关,不同的地点,责任相同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使整个城市变成了一片废墟。余震还未结束,救援工作已经迅速展开;消防战士在灭火,寻找被困在废墟中的人;医生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做手术;民政部门紧急运来救援物资,并在社会上组织募捐活动……

请对上述场景的描述进行辨析。

22、在一个公共执法现场,围观群众正在拍摄执法过程,下面是小宇和民警的对话:

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小宇和民警的说法。

23、【网络生活有德守法

2021年9月16日泸州泸县发生6.0级地震,就在大家积极抗震救灾之际,泸州一网民却在微信朋友圈发布“泸州地震市区全部震完了,泸州市区房子全倒了”等多条虚假信息,引发大量网民举报,造成恶劣影响,泸州网警会同属地警方将造谣人员王某查获。

请运用所学有关知识,对泸州一网民言行进行评析。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   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老师给同学们展示了两张思维导图。

    

(1)请你仿照第一幅图示中①②的语句把③④填充完整。

(2)从图示二,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结论?(两个方面即可)

25、下面是几位中学生的生活片段,假如你是他的好朋友,你会怎么劝导他。

(1)早晨,小明将喝剩下的豆浆倒在草坪上。

我认为  

(2)在校,小李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他把路边的垃圾桶砸坏以解气。

我认为  

 

(3)晓军怀疑林林偷了他的钢笔,把林林关在家中的地下室。

我认为  

(4)小张为了增加节日的气氛,回老家时,把烟花爆竹带上公共汽车。

我认为

26、   材料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曾发出通知,要求网站不得对涉及未成年人体罚、侮辱格尊严行为、校园欺凌等暴力情节进行渲染报道,不得披露未成年人个人信息,避免对未成年人造成二次伤害。

材料二:中学生赵某原本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妤学生,自从结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不完成作业,经常逃学到网吧玩游戏;后因盗窃他人电动车被公安机关行政留15日;后又因伙同他人拦路抢劫致人重伤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6年。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此外还有哪些保扩

(2)赵某的行为哪些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属于犯罪行为?犯罪行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为避免走上违法犯罪道路,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27、材料一、在我国,电脑像电视、手机一样迅速普及到平民百姓家,健康上网已成为一种时尚。

材料二、据报载,某中学生经常逃课上网,借钱挥霍,聚众打架,他母亲泣求高人相救:谁能救救我的孩子?我愿为他当保姆!

1你认为健康上网有何积极作用呢?举出3例)(3分

2沉迷于网络会给青少年带来哪些危害?答出3点即可)(3分

3请你回答网络交往和现实生活中的交往需要共同遵守的规则。2分

 

28、    材料一:列车奔驰要受轨道的约束,飞机飞行要受航线的约束,大河奔腾要受河岸的约束,体育竞技要受规则的约束……最终,人类的生产、生活无时无刻不受到自然的、社会的、自身的方方面面的约束。

材料二:“在生活中,哪里有规则,哪里才有秩序,哪里的生活和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反之,哪里没有规则,哪里就没有秩序,哪里的生活和工作就不能顺利进行。”

(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材料所蕴含的道理。

(2)一天中,你曾经历或直接感受到哪些有关衣、食、住、行、学习、文体活动等方面的规则?(两方面即可)

(3)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自觉遵守规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