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建军以来,我军能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经受住各种考验,战胜国内外强大敌人,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新胜利,最根本靠的是(     

A.人民拥护

B.国家富强

C.党的领导

D.武器精良

2、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以下名言体现了尊重他人的是(     

A.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D.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3、在家里,我们是子女;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商场,我们是消费者;在电影院,我们是观众;由此可见,人的身份是在____中确定的。(     

A.社会关系

B.法律关系

C.工作关系

D.家庭关系

4、2022年国庆假期,以利比亚撤侨行动为背景的电影《万里归途》好评不断,“祖国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同胞,我们一定带大家回家。”在电影《万里归途》当中反复响起的这句话令无数国人动容。这主要表明(     

①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紧密联系的②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③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④海外中国公民和企业捍卫国家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国家安全不仅关乎国家的兴亡,还关乎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下列属于维护国家安全的是(     

A.维护国家秘密不被窃取

B.维护国家尊严不受侵犯

C.维护国家荣誉不被玷污

D.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6、2023年杭州亚运会,3.7万名被称为“小青荷”的青年志愿者活跃在赛场、酒店、机场等地。他们以热情、专业的服务为亚运会的成功举办贡献了青春力量。这启示我们(     

A.积极服务社会,也应获取回报

B.体验生活变化,领略现代文明

C.提高文化素养,促进个人发展

D.主动关心社会,倾力奉献社会

7、一位著名作词家在国外乘车时看到一位须发花白、拄着拐杖的老人上了车,他正准备让座,突然想起该国老人不愿因年纪大而被特殊照顾。为避免老人尴尬,他提前下车,让老人安心就坐。这启示我们(     

A.关爱他人也要善待自己

B.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要考虑他人感受

C.帮助他人要尽己所能,倾其所有

D.帮助他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采取果敢行动

8、“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下列名言与之寓意相近的是(     

A.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

B.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C.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D.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9、“待物莫如诚,诚真天下行”。以“铸诚信、优环境、惠民生”为主题的2023年全国“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于9月8日在广州启动,该活动旨在营造“讲诚信、重诚信、守诚信”的浓厚社会氛围。开展这一活动(     

①有利于促进国家兴旺,提升国家形象

②有利于打造诚信企业,塑造企业良好的信誉

③有利于营造诚信的良好社会风尚、增进社会互信

④可以完全消除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0、节假日期间,人们在绿地公园、河滩湖岸搭起帐篷露营烧烤、放松休闲,十分惬意。但与此同时,植被损坏、用火隐患、乱扔垃圾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对此,本着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的态度,我们应坚持的正确理念是(     

A.杜绝露营这一户外休闲活动,回家就好

B.既要休闲放松,更要注意自身安全和环境卫生

C.自己安全愉快最重要,旁人与我无关

D.惩治破坏环境的行为,守护一方净土

11、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反间谍法、网络安全法、核安全法、密码法等一系列国家安全领域法律法规,基本形成了立足我国国情、体现时代特点、运行有效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律体系。这(     

A.表明我国在国家安全方面已不存在隐患

B.对依法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C.说明我国已全面建成国家安全维护体系

D.充分彰显我国已建立起完备的法律体系

12、从“中国梦”践行者故事的网络传播工程到网络正能量“五个一百”精品评选,弘扬了网上网下“同心圆”的家国情怀。这说明了(     

①互联网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②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③网络拓展了文化交流的空间④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传播正能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下面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关的三个内容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基本国情→决定→根本任务→决定→主要矛盾

B.根本任务→决定→基本国情→决定→主要矛盾

C.主要矛盾→决定→根本任务→决定→基本国情

D.基本国情→决定→主要矛盾→决定→根本任务

14、科研人员埋头苦干、潜心钻研,勇闯科学“无人区”;10余万建设大军奋战在雄安新区.铺展未来之城的壮美画卷……奋斗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在不懈奋斗中创造价值。这表明(     

①劳动者都能创造奇迹

②劳动成就梦想,劳动创造幸福

③劳动者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④科学家和领导干部对社会发展贡献更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以下是小福同学整理的关于国家安全的学习资料,你认为正确的是(     

A.坚持总体国家安全必须坚持以人民安全为根本

B.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以政治安全为基础

C.国家安全是国家核心利益之一

D.维护国家安全只是人民解放军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共同职责

16、2023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邓小燕,用勤劳务实,甘于奉献,在田野里挥洒青春汗水。她的青春事迹启示我们青少年要(     

A.亲近社会,培养劳动意识

B.特立独行,展现青春风采

C.参加实践,收获个人名利

D.悦纳自己,丰富假期生活

17、观看下图“扶老人上地铁”,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遵纪守法,做个现代文明人②担当责任,为了表彰和荣誉

③关爱他人,不言代价与回报④关注社会,奉献社会我践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下边是某社区张贴的“垃圾分类桶前值守行动”志愿服务招募通知。同学们纷纷对此发表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招募“垃圾分类桶前值守行动”志愿者通知值守地点:

社区垃圾桶旁

招募对象:社区中学生

值守时间:周日7:00——19:00岗位描述:

看桶:开展“桶边”宣传。

守桶:开展“桶边”指导。

护桶:开展“桶边”清洁。

①这种志愿活动一般都是成年人的事情,与我们中学生无关

②在值守活动中,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获得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③参与值守等志愿活动,既是亲社会行为的体现,也是一种学习

④参与值守活动时,出于卫生的考虑,我尽量只做看桶和守桶工作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19、2022年1月1日至1月15日为非机动车遮阳强拆严管阶段,合肥市交通管理部门对路面发现非机动车安装遮阳篷的,一律强制拆除,视情依法查处。每个市民都必须遵守该规定,是因为(     

①遵守规则是享有自由的保障

②自由是有边界的

③对自己行为的不负责任必然受到行政处罚

④他律是保证社会规则得到遵守的唯一办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刘某就餐消费189.5元,收款时竟被商家“反向抹零”,收取了190元。对此,该餐饮店负责人声称收银系统默认“四舍五入”,拒绝退还“反向抹零”的5毛钱,被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罚款4148.41元。该餐饮店的行为属于(       

A.行政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合法商业行为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升入八年级以后,不仅所学知识量增加了,而且知识难度也加大了,作业也多了,因此潇潇感到十分紧张,总是盼望在周末的时候能够畅快地睡上一觉。但是在本周六,班主任老师要组织同学们去镇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活动。为此,潇潇和明宇展开了以下对话:

请你对二人的观点进行辨析。

22、    近日被一则新闻刷爆了手机。NBA总经理莫雷在社交网络上发表不当的“涉港言论”,不但不道歉,其总裁肖华接受采访时还以“言论自由”表示支持。激怒了中国人,伤害了中国人,央视体育暂停NBA转播。随后爱国企业也纷纷中止与NBA的合作。但是在随后的NBA上海赛时,却发生了令人遗憾的一幕,比赛开始之前,球员通道有球迷向场上队员索要签名,其中一位球迷居然递出了手中的国旗。国旗庄严不容污染与侵犯,在五星红旗上涂写,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无知,而是一种违法行为。这件事也引起了广大网民的愤慨,在网上纷纷发帖谴责。对此,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23、我们可以先享受权利后履行义务。

判断:

理由: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高空抛物事件逐渐成为人们悬在头顶上的痛。高空抛物行为,不仅是令人厌恶的缺德事儿,更需要受到法律的约束和制裁。那么,高空抛物,到底是侵权,还是犯罪?

材料二   蒋某与父母发生争吵,将手边的平板电脑、手机、水果刀等物品从14楼扔出窗外,将停放在小区公共道路上的三辆轿车击中,造成不同程度损坏。其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1)判断一个人高空抛物的行为构成犯罪,其行为要符合犯罪的哪三个基本特征?

(2)有期徒刑属于哪一类刑罚?

(3)预防犯罪我们应该怎样做?

25、   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将刑法第十七条修改为: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法不可违”,要敬畏法律。作为中学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预防违法犯罪?

26、阅读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统筹立改废释纂,增强立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

(1)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行动准则是什么?

(2)为什么要以宪法作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27、材料一 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产生国家监察委员会组成人员。

材料二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按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要求,各地纪委监委把加强监督和正向激励结合起来,严格执纪执法、追责问责,严肃查处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同时精准把握政策,体现关心关爱,做实做细日常监督。

(1)①材料中的监察委员会是什么性质的国家机关?

②材料二表明这一机关在行使什么职能?

(2)你认为监察机关积极履行义务有何重要意义?

(3)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全国人大是什么关系?

28、下面是八年级学生小浩生活中遇到的几个情境,请你运用道德与法治课知识探究回答。

情境一:早上小浩乘坐公交车上学,途中一位乘客和司机发生了口角,乘客准备抢夺司机方向盘……

(1)小浩应该:  

(2)小浩这样做的理由是:  

情境二:上学路过网吧,齐齐告诉小浩下午他不打算去上课,准备去网吧玩新款的游戏,并邀请小浩跟他一起去玩……

(1)小浩应该:  

(2)小浩这样做的理由:  

情境三:小浩发现自己小时候的照片竟然被一家影楼在橱窗里展出,自己竟然毫不知情……

(1)影楼经营者的行为属于   违法行为。

(2)小浩应该: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