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下列关爱他人的做法中体现了这一艺术的是( )
A.班主任李老师常常在班会课上公开询问某些贫困生家庭的具体情况
B.爸爸因儿子期中考试考差了,恨铁不成钢,给了儿子一顿毒打
C.临近期末,同桌生病住院,张新到医院看望同桌,并捎去自己的课堂笔记帮助同桌复习
D.为了不影响学习,小萌拒绝为住院的爷爷送饭
2、下列诗句中,要求我们关注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
④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郑板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下列对漫画《打击整治网络谣言》理解正确的是( )
A.打击造谣者限制了公民网络自由
B.互联网是一把利弊兼具的双刃剑
C.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D.公民要积极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4、统计全国各地最新的计划生育条例发现,目前,全国 27 个省份已陆续完成本地的计生条例修订,删除了“超生即开除”的相关规定。对于删除该规定,认识正确的有( )
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随意修改 ②这是在新人口形势下做出的调整和修改
③遵守规则主要依靠他人的监督和提醒 ④规则应该符合人民利益和社会发展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劳动是成功的必经之路,劳动是成长成才的题中之义。劳动的意义在于( )
①掌握生存的本领,创造生命的辉煌②开发财富和幸福的源泉
③铸造价值的灵魂,占用更多的资源④更好地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同学们的暑期生活丰富多彩,下列选项能概括以下对话内容的是( )
甲同学:这个暑假,我不仅向社区居民宣传安全用电知识,还去博物馆做了志愿者。
乙同学:这个暑假,我通过网络了解国内时政,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A.关注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B.了解社会,改变社会旧习俗
C.融入社会,致力于他人认可
D.服务社会,促进决策科学化
7、某班学习小组针对青少年犯罪的过往行为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表格。该表格警示我们( )
A.不良风气影响大,消除犯罪无良方
B.少年犯罪危害大,全民执法重处罚
C.遇到侵害要求助,善用法律护权益
D.不良行为要杜绝,防微杜渐助成长
8、生活中,个别电动自行车驾驶者经常出现随意变道、闯红灯等行为。劝导如图中的电动自行车驾驶人,你应该说( )
①要遵规守法,违法须担责②公民享有自由选择出行方式的权利
③无论在哪里行驶,保证自己安全就行④珍爱生命,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下图中人物之间的社会关系属于
A.血缘关系
B.法律关系
C.业缘关系
D.地缘关系
10、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从规则与秩序关系的角度,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维护秩序靠规则,有了规则就可以实现秩序
B.井然有序的生活,主要靠人们文明素养提升
C.规则明确秩序的内容,规则保障秩序的实现
D.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敬畏规则
11、社会离不开个人,是因为( )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②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
③人们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种种条件④任何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2023年3月4日晚,感动中国2022年度获奖人物揭晓,他们是钱七虎、邓小岚、杨宁、沈忠芳、徐淙祥、“银发知播”群体、徐梦桃、陈清泉、陆鸿、林占嬉。这些“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启示我们( )
①要积极为社会做贡献实现自身价值②承担社会责任就能得到媒体的褒奖
③要有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④服务和奉献社会能得到物质回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小范购物后离开超市时,报警器响个不停,可是他买的东西都结过账了,但保安仍然要求搜身,你觉得他应该( )
A.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B.大喊大叫、怒目而视
C.据理力争、暴力反抗
D.沉着冷静、报警求助
14、陶行知先生曾告诫教育者: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用“学生的心灵”去感受,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这说明教师要想真正地理解学生、教育学生,必须做到( )
①关注对方的心理体验②注重对方的情感和思维方式
③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④深入到对方的内心世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5、_________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
A.宪法
B.刑法
C.民法通则
D.治安管理处罚法
16、2023年度江西省“新时代好少年”肖康宇在校热爱学习,是班上的“小班主任”,积极配合老师开展班级的各项活动;在家是“万能小帮手”,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此外,他每年都参加植树、慰问孤寡老人等公益活动。肖康宇的这些行为说明( )
①我们的身份不同,享受的权利不同
②个人在社会上往往只有一种身份
③人们会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不同的社会关系
④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7、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
①参观红色景点,传承革命精神②周末去科技馆参观,神奇的科技成就让人震撼
③孝敬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④到菜市场做社会调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对如图漫画内容解读正确的有( )
①带货主播应当实事求是 ②有关部门需要加强监管
③消费者要理性辨别,冷静消费 ④青少年应遵纪守法,远离网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对以下古文的理解对应合理的是( )
A.敬人者,人恒敬之——相互尊重,互敬互爱
B.不学礼,无以立——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平等对待他人
D.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
20、千古经典,先贤智慧,值得品悟。小雅同学把以下名言做了批注,你认为正确的有( )
序号 | 名言 | 批注 |
① | 寄语少年人,莫将少年误 | 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
② | 相知无远近,万里乡为邻 | 文明有礼促进团结友爱社会和谐 |
③ | 言不信者,行不果 | 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
④ |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 换位思考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21、请观察漫画《悲剧发生的原因》,回答下面问题:
请你运用规则与秩序有关知识,针对漫画中的言论和行为发表你的看法。
22、观察漫画《网》
观察漫画《网》,有的人认为我们中学生应该远离网络。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请说明判断理由。
23、判断说理
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或者做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并说明理由。
(1)宪法规定的是国家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所以宪法与我们中学生无关。(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福外出旅游时,在景点大声喧哗,爬雕塑拍照,她说“权利就是我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谁也管不了。”(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履行义务享受权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学生齐某骑自行车上学,路上因闯红灯被交警拦住,并受到了交警的批评。齐某来到学校,又因没完成数学作业,受到了数学老师的批评。然而齐某却说:“做不做作业是我的自由,成绩的好坏是我个人的事。”放学后,他抱起足球到楼下草坪上踢了起来,被小区管理员狠狠地批评教育了一番。晚上在家,齐某又因顶撞爷爷,加上被父母知道了他一天的情况,遭到了父母的严厉批评和教育,齐某感叹道:“我真是倒霉透了,一点儿自由也没有!”
(1)请你帮助齐同学分析一下“倒霉”的原因。
(2)请你为齐同学设计一个行之有效的摆脱“倒霉”境地的方案。
25、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浙江版初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
1.升国旗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队礼)、唱国歌。
6.认真做好班级值日工作,积极参加社会公益实践活动。
9.乘坐公交车、地铁等,主动给老弱病残乘客让座。
材料二:相比传统的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新拟定的“浙江版”增加了不少内容。学会低碳生活,注意节约水电。洗完手及时关上水龙头;离开教室,随手关灯关电扇。垃圾分类投放。记住父母的生日,并在父母生日时,能主动表达感恩之情。不挑食,按需取食,实行光盘行动。上健康网站,控制上网时间,不沉迷于网络游戏……
(1)结合材料一内容,谈谈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主要有哪三类?
(2)请运用“遵守规则”的相关知识,谈谈我们如何维护规则?
26、小雯父亲的工资被“老赖”长期拖欠,经多次上门索要却无果。
小雯父亲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讨回公道?
27、材料一 近年来,低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事件不时发生。在该类犯罪案件中,犯罪主体年龄主要集中12~13岁,犯罪类型则主要是杀人、纵火,犯罪主体的低龄化与犯罪事实的恶劣程度形成鲜明对比,给公众心理造成了强烈冲击。社会各界要求预防和惩戒低龄未成年人犯罪的呼声非常强烈。
(1)面对突如其来的危害事件,你会如何应对违法犯罪行为?
材料二 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其中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有人认为:“只要完善刑法,就能杜绝未成年人犯罪。”请结合《做守法的公民》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28、 从前,有个年轻人要去张村办事,可他不认识去张村的路,更不知道去张村的路有多远。他遇见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便迎面喊道:“喂,老头儿,从这里去张村该怎么走,有多远?”老人看他轻狂而无礼貌,便脱口而出:“小娃儿(转弯儿),无礼(五里)!”说完就愤愤地快步离去。年轻人转过山坡弯儿,足足走了五里的路程,一直没有见到叫张村的地方。这时,年轻人停下脚步来,独自坐在路边,左思右想,考虑了半天,似乎才悟出了……
读完这个故事,回答以下问题:
(1)请你补充出故事中“……”的内容,给故事一个合情合理的结尾。
(2)假如你是故事中的年轻人,请说出你的问路方式。
(3)社会生活就像一面镜子,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我们。要想获得他人的尊重,就要学会尊重他人。你认为应该怎么做才是尊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