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日前,“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致力于“申遗”工作,是为了维护国家的(     

A.军事利益

B.文化利益

C.经济利益

D.政治利益

2、“阳康”是否要带口罩?明明认为“戴口罩一是能够降低二次感染的概率,保护自己;二是每个人体质不同,所以戴好口罩也是为了保护他人的健康”。明明的观点表明(     

A.要承担起对自己对他人的责任

B.我国对每一个公民的健康、安全负责

C.承担责任,会得到物质方面或精神方面的回报

D.每个人的角色虽然不同,但承担的责任是相同的

3、某校九年级开展以“2023年广西经济发展谱新篇”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活动,下列同学搜集的素材最符合要求的是(     

A.广西做强“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文化旅游品牌

B.广西两人荣登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

C.2023年前三季度全区生产总值19654.25亿元,同比增长3.9%

D.实行《广西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实施办法》

4、ChatGPT作为一种人工智能技术,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学术造假、数据泄露等风险。这启示青少年(     

A.亲近社会,远离人工智能

B.大力推广,促进网络进步

C.遵守法律,树立安全意识

D.完善法律,加强有效管理

5、请根据以下图示推断小林的违法行为最有可能是(     

(违法行为)

治安管理处罚法

(触犯法律)

被拘留10天

(后果)

A.私自离校,旷课逃学

B.散播谣言,扰乱秩序

C.捡到手机,拒绝归还

D.敲诈勒索,数额巨大

6、下列诗句中,体现我们关注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有     

①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子牛

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每年的4月15日是我国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在此期间全国各地都会开展各种国家安全教育普法宣传活动。维护国家安全,青少年要(   

①坚决同分裂国家的言行做斗争②严厉打击威胁国家安全的行为

③依法行使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④增强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8、2023年10月16日,四川成都崇州市一名两岁女童在小区被一条黑色罗威纳犬咬伤,造成全身多处伤口,右肾挫裂伤,右侧肋骨骨折等严重损伤。据警方通报,经过调查取证和走访摸排,已经锁定了涉事黑狗的主人唐某,并于10月17日对其采取了刑事拘留措施。由此可知(     

①唐某被刑事拘留,说明他受到了行政处罚

②唐某纵犬伤人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③警方依法对唐某采取措施,表明我国法律具有强制性

④当地警方依法行使司法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八年级学生晓明经常半夜爬起来熬夜打游戏,不仅耽误了学习,而且身体抵抗力也变差了。下列选项中(     

A.中学生上网,有害无益,只会使学习成绩下降

B.要想提高学习成绩,就必须远离网络

C.网络是把双刃剑,其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

D.青少年沉溺于网络,不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

10、无论参加哪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我们都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际效果。下列服务社会的方式中(     

①为灾区的小朋友捐献书籍

②上课时间去博物馆做志愿者

③假期去社区宣传防火知识

④募集闲置衣物捐给有需要的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八(2)班以“网络改变生活”开展议题活动。下列事例与论点搭配正确的是(     

A.撰写网络小说,讽刺贪官丑态——网络监督确保政府廉洁高效

B.“剧本式造谣”河道内能捡到碎金——网络可带来经济新发展

C.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升空直播——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D.外卖小哥承接网络“刷单业务”——网络可以开辟就业新渠道

12、法律宣传标语生动形象、言简意赅地传播了法律知识,是普法的一种重要形式。下列法律宣传标语存在错误,需纠正的是(     

A.陌生来电需谨慎,个人信息勿泄露

B.守法光荣,违法可耻

C.“QQ好友”来借钱,赶快支付别犹豫

D.增强防护意识,防止电信诈骗

13、《湖北日报》9月27日报道:武汉科技大学出现了一个“网红打卡点”——盒饭自提点。自提点采用从取餐到付款全自助的“无人售卖”模式,每天卖近千份没有出现逃单情况。后台数据统计也发现,销售额与数量相符。“无人售卖”模式的推出需要个人(     

A.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风尚

B.弘扬诚信文化,构建个人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

C.树立诚信意识,真诚待人,做老实人,办老实事

D.完善惩戒机制,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

14、用图示表示所学概念的关系是我们的学习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描述的概念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15、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以下名言体现了尊重他人的是(     

A.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D.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6、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规则像道路上的斑马线,像悬崖边上的护栏,像过山车的安全带。这一说法启示我们(     

①规则划定自由的边界,是自由的保障②违反规则必然会受到法律制裁

③每个人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④规则是一成不变的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7、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青少年应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①将100元压岁钱捐献给了灾区群众

②自己努力学习后,期末考试成绩非常好

③就垃圾分类问题向市环保部门提建议

④观看杭州亚运会时为运动员喝彩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互联网上有无限的信息,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们(     

①要注意浏览与工作、学习有关的信息            ②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

③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                            ④要学会“信息节食”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19、对漫画《班干部成了“烫手山芋”》中这位同学的言行,你的看法是(     

A.当班干部容易得罪人,明哲保身为好

B.当班干部必然会对学业产生负面影响

C.做人做事要有责任感,应该敢于担当

D.和同学相处不必讲原则,要做和事佬

2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名言警句闪烁着思想与智慧的光芒,下列名言警句与解读对应正确的是(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尊重他人

②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会以礼待人

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④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是相互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河南某县公安局查处一起被隔离人员拒不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的案件,对其作出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对此,小明认为:公民有人身自由,自行返回家中没有错。

请运用权利和义务的有关知识,对小明的看法进行辨别与分析。

22、2022年9月11日,谢某某在微信朋友圈内发布言论称:“威远后湾确诊一个,大家不要出门了”,此消息被转发至多个微信群,造成不良影响。经核查,此消息为不实言论。最终,谢某某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

对此,有人认为:谢某某因发布言论被处以行政拘留说明公民没有言论自由。请你用自由与规则的关系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23、为了迎接国庆,学校开展“我为社会做贡献”的主题活动,八(1)班组织全班去海滩捡拾垃圾的活动,小米的妈妈说到:“有这个时间捡垃圾不如在家多做几道题”。小米妈妈的观点你赞同吗?请说明理由。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5月8日晚,黑龙江省佳木斯市80后青年女教师张丽莉,在失控的汽车冲向学生时,义无反顾地一把推开了两个学生,自己却被车轮碾压,造成全身多处骨折,双腿高位截肢。她的事迹传遍全国,她的伤情牵动着人们的心,人们通过各种方式为这位最美女教师祈祷、祝福„„

(1)请结合材料,谈谈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何以最美? 

 

 

(2)就在我们身边。作为中学生,应如何增进与老师的美好情感?

 

 

 

 

 

25、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作为国家公民,要积极行使权利,忠实履行义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框架图。

(2)根据框架图,分析我国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3)作为公民要如何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26、(远离违法犯罪,做守法公民)

初中学生李某,迷恋网吧,沉迷游戏,上课玩手机,经常受老师批评,始终不改正。因成绩差,升学无望,父母让其辍学外出打工。李某因工资不够支出经常到超市偷窃一般生活用品。后加入黑社会组织,称霸一方,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最近被绳之以法,锒铛入狱。

(1)李某什么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什么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2)李某的经历对我们远离违法犯罪有什么启示?

27、请谈谈男女同学之间正常健康的交往有何意义?

28、运用所学,谈谈你对尊重的理解。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