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是学生小美撰写的一篇演讲稿(节选):
“____。”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努力做社会主义道德的践行者,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共同创造文明的社会生活。
如果请你为小美选择一句名言,让这一演讲稿韵味丛生,你会选择( )
A.敬人者,人恒敬之
B.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
C.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
D.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2、福建省“新时代好少年”蒋润天主动与特殊教育学校的儿童结对子、交朋友,给他们讲故事、做手工;给农村留守儿童送书籍;到社区、乡村老年公寓组织参加公益演出等活动。某校要宣传他的事迹,下列标题合适的是( )
A.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B.见义勇为,有勇有谋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3、2023年2月13日,昆明南至南昌西列车运行时,赵某在厕所内吸烟引发烟雾报警,随即乘警在车厢内将赵某当场查获。乘警对其进行列车消防安全宣传后,赵某认识到了自己在高铁上吸烟行为的危害性。违法行为人赵某最终被处以行政罚款200元。这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 )
①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责任②务必积极防范民事违法行为
③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④要认识严重违法行为的危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3年3月5日是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六十多年来,雷锋精神生生不息,奋斗在一线的基层干部、默默奉献的众多志愿者……每一个热心人,都在演绎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以他们为榜样,我们应当( )
A.积极承担责任,讲究代价与回报
B.行己有耻,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C.积极奉献社会,弘扬社会正能量
D.树立正确职业观,规划职业生涯
5、适应国家安全需求,我国要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力争到2035年( )
A.建成世界一流人民军队
B.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C.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6、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A.帮助他人需要倾其所有
B.我们必须为他人提供物质帮助
C.关爱他人一定会得到回报
D.关爱不分大小,贵在善意
7、下表中对“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是( )
序号 | 微行为 | 微点评 |
① | 小阳看到一个小朋友不慎失足落水,他立即寻求附近大人帮忙救援 | 小阳做到了见义“智”为 |
② | 献爱心活动中,家庭并不富裕的小梦要求父母必须给予“赞助” | 小梦懂得关爱他人,十分有爱心 |
③ | 小美和朋友约好去博物馆,却因为堵车迟到,她及时向朋友说明情况并道歉 | 小美真诚对待朋友,对他人负责 |
④ | 下午放学回家,妈妈问小丽:“今天累不累?”小丽却不耐烦地挥手说:“别烦我!” | 小丽应尊重妈妈,学会换位思考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组织考试作弊上诉案,并当庭作出维持一审判决的刑事终审裁定,六名被告人均犯组织考试作弊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十个月至一年四个月不等,并处罚金十万元至五千元不等。对此分析正确的有( )
①上述违法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②六人所受刑罚中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③他们的行为违反了刑事法律规范④六人犯罪的法律标志是严重社会危害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在我国,人民的切身利益是 ( )
A.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企盼
B.人民对国家未来与辉煌的期待
C.人民对国家统一的坚决维护
D.人民对自己人生未来的思考
10、2023年3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发布会通报,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有所增长,且呈现低龄化趋势。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从2018年4600多人上升至2022年8700多人,年均上升16.7%。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青少年应该( )
①杜绝不良行为,防患于未然②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守法观念
③认清犯罪危害,远离违法犯罪④我行我素,自己舒服最重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规定的意义在于( )
①从制度上打消公众见义勇为被讹诈的后顾之忧②保障见义勇为不被讹诈,给善行打下法理基础
③鼓励见义勇为,遇到需要救助的情况及时出手④彻底解决“扶不起、救不起”这一社会难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从“清朗”专项行动在全网开展“大扫除”,为管网治网长效机制建设积累经验;到“护苗”专项行动坚决清理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不良内容;再到“净网”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网络黑客、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我国聚焦重点问题,采取一系列举措。这些举措( )
①表明网络空间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②有利于规范网络行为,促进网络健康发展
③有利于公民提高媒介素养,辨析网络信息
④可以让网络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13、下图反映了张某因违反法律受到法律惩处的相关信息。据此,可以推断张某的违法行为是( )
A.贩卖毒品,数额巨大
B.谎报险情,扰乱治安
C.捡到钱包,拒绝归还
D.伙同他人,拦路抢劫
14、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是( )
A.文明礼貌
B.尊重他人
C.尊重
D.诚信
15、暖心动作传递真情。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
①以礼待人的美好品德②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③勇担责任的高尚品格④尊重他人的内在修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在《管子》中曾有这么一句名言,叫“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大体意思是说:以礼、善招待他人,相亲如同兄弟;以恶气迎人,相害就会如同刀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②诚信是安身立命之本
③要懂得学习他人的优点④社会生活中要讲道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宅男宅女”是互联网时代出现的一个新名词。在假期里,下面漫画中“宅童”整天待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几个礼拜都没出家门了。“宅童”的行为让家长忧心。从这一现象得到的启示是( )
A.网络世界真精彩,让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
B.网络交往好处多,让我们结交到更多朋友
C.沉迷于网络,容易疏离现实中的人际关系
D.只有在虚拟世界里才能获得归属感、安全感
18、“有话好好说”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修养。下列语言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 )
A.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可以与您交流吗?
B.谁让你收拾房间的?就不听!东西不见了!
C.你还是大男人吗?太小心眼了,烦死人了!
D.其他人犯错,你为什么不管?就知道管我!
19、2023年11月9日,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出征,中国极地科考队员在一次次劈风斩浪中克服各种困难,勇探“生命禁区”,不畏艰险,义无反顾,为国争光。这启示我们( )
①维护国家利益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②勇探“生命禁区”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唯一表现
③要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
④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克服困难,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时,我们是孩子;和小区的小伙伴一起玩耍时,我们是邻居大哥哥大姐姐;到超市购物时,我们成了消费者;在祖国的大家庭中,我们是未来的建设者……这主要表明( )
A.人的身份是不可捉摸的
B.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C.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D.社会为个人的成长提供物质支持
21、甲:国家利益很重要,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乙:既然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因此,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放弃个人利益。
22、某校九年级(3)班组织了一场“宪法伴我成长”的主题班会。会上,两位同学围绕宪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加以辨析。
23、材料:2017年11 月18日,北京市大兴区发生火灾,事故造成19人遇难,8人受伤。经调查,大兴“11·18”火灾排除人为放火嫌疑,起火原因系埋在聚氨酯保温材料内的电气线路故障所致。樊某某等20人因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被刑事拘留。11月29日,北京市大兴区检察院对火灾事故涉案犯罪嫌疑人樊某某等8人依法进行审查,以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做出批准逮捕决定。
阅读上述这一案例后,有的同学认为,司法维护正义,守护正义与我们个人无关。这种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24、江苏文明网启动“温暖中国——寻找身边的好人”扬州地区征集活动。在通过新闻热线、《扬州日报》官方微博以及扬州网多渠道征集好人典型的过程中,市民强烈推荐的生活中倾情为需要帮助的人奉献爱心和力量的好人代表有:20多年为牺牲战友尽孝——李彬,巴蜀竖起扬州老人“爱心碑”——吴修德李翠珍夫妇,69个山里娃情系“徐爸爸”——徐明峰等。
(1)他们的行为有何意义?
(2)服务社会需要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你参加过哪些公益活动?
25、(1)义务教育具有哪些显著特征?
(2)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26、做亲社会的人。
在教育部公布的“中国学生发展必备的核心素养”中,“社会参与”占据着重要位置。为了提高同学们社会参与的能力,河北某中学八年级(1)班的学生分组对这一核心素养进行了探究活动
第一组:同学们就本校学生的社会参与和社会实践能力进行了问卷调查:
年级 | 参与过一次以上社会实践活动 | 固定时间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 不愿意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
七年版 | 75.3% | 39.6% | 16.6% |
八年级 | 83.4% | 36.3% | 28.5% |
九年版 | 87.9% | 22.89% | 58.5% |
(1)你从他们的调查结果中能读出哪些信息?
第二组:同学们就本校学生参与过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进行了统计……
(2)你觉得排在前几位的可能有哪些活动?并谈谈参加这些活动的意义。
第三组:同学们就进行写感慨成长日记。
小时候,妈妈总是说我的成长离不开社会。长大了,我才慢慢理解了妈妈的这句话。
片段一:在妈妈的呵护下我慢慢长大,我的朋友圈越来越广,和伙伴们在一起我很快乐。在我的成长中我最感谢老师的教诲,是老师带领我们参加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社会,我才真正意识到我长大了!
片段二:在社会中我是百变金刚,在家里我是爸爸妈妈的女儿,在学校我是老师的学生,在商场我是购物者,在小区我是业主,又是邻家小弟的大姐姐……原来我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中!
(3)请你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说明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27、女青年张某在商场选购商品,因人多怕钱被窃,遂将钱塞入内衣袋内。商场保安人员宋某怀疑张某将商场物品藏入内衣,就叫张某将内衣里的“物品”拿出来。张某再三申辩,宋某仍固执己见,遂发生争吵。这时宋某冲过去将张某抓住,并叫两位女工将张某带入更衣室内,强行脱去张某衣服,但并没发现所谓被窃物品。张某穿好衣服后,哭着离开商场。
联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什么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为什么要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
(2)商场工作人员对顾客搜身是否合法?为什么?
(3)如果你在商场遇到这种情况,应如何处理?
28、在报道中,记者提到了许多“囧事”。例如:穿着背心拖鞋去西餐厅吃饭或参加晚宴;晚宴上有表演,只要演员上台,许多游客就一窝蜂冲上去照相,演员根本无法正常演出。为避免这些“囧事”,我们应怎样遵守社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