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列体现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关系的句子是(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②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③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皮某出于个人情绪和主观推断,擅自在微信平台上公开发布了柳某照片,并配上关于柳某隐私及带有侮辱性的文字,饱受困扰的柳某愤而诉诸法律。法院依法判决皮某赔偿柳某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元,同时在微信朋友圈中发表道歉声明。朋友圈骂人被罚说(     

①自媒体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②网络言行也要文明有度讲道德

③公民的人格尊严受到法律保护④朋友圈骂人必将受到刑法处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五一”假期,兰兰游览中山桥时了解到,许多外地游客是在网上看到“兰州美景美食”才慕名而来的。“互联网+旅游”让金城众多景点成为“网红打卡地”,今年“五一”小长假全市累计接待游客464万人次,旅游收入超28亿元。以上材料表明网络(     

A.丰富民主方式,拓宽民主渠道

B.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C.为促进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D.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精致兰州

4、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漫画体现了的社会秩序是(     

A.社会管理秩序

B.生产秩序

C.公共场所秩序

D.交通秩序

5、亚运会期间,杭州充分依托“城市大脑”交通系统,实时检测城市交通运行状况,为广大居民创造文明、和谐、安全、有序的出行环境。此举是因为(     

①社会秩序的维护只能靠强制措施②社会秩序就是维护良好交通秩序

③社会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社会秩序④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轻点鼠标年货就能到家;短视频掀起拜年新潮流;网络相连,年俗直播一“网”看遍天下;互联网平台上,剪纸、宫灯、年画、皮影等民风民俗也能传播到海外,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网络时代的春节同样散发出浓浓的“传统味”。这说明网络(     

①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②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③打破了地域界限,有利于加强文化交流④有利于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③④

7、“十四五”规划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体系。这表明我国(     

①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②发挥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作用

③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④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合肥市就有序开展2023年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下发通知:2023年全年,全市中小学(含中等职业类学校、民办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安全有序安排研学旅行时间。开展研学旅行(     

A.费时费力,浪费精力

B.影响学习,荒废学业

C.开阔视野,丰富学识

D.耗资巨大,劳民伤财

9、当今世界,网络交往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必须学会分辨并抵制不良诱惑,做到健康、文明上网。下列情形中,属于健康、文明上网的有(     

①小刚应网友邀请,瞒着家长和老师,在网吧独自与网友见面

②小丽上网查阅资料时,页面上忽然自动弹出一个网页,网页还提示:点击有大奖赠送。小丽马上关闭了这个网页

③小强周末玩游戏时发现电脑提示他“在线时间过长,建议休息”,他马上退出了游戏

④晓晓在网上用同学小花的名字发帖,说其他同学的坏话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元史·许衡传》中记载:夏日外出时,众人争相摘取路边的梨解渴,唯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劝他:“乱世之时,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正色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A.遵守社会规则需要监督、奖惩等外在约束

B.遵守规则需要我们自律,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C.要积极改进和不断完善各种规则

D.不遵守规则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11、精彩纷呈的2023年杭州亚运会完满结束。在这体育盛事的成功离不开很多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做志愿者,积极做各种服务工作。他们的行为体现了(     

①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大事            ②学好知识的重要性

③服务社会的亲社会行为             ④关心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下列事件与对其判断相一致的是(     

 

事 件

判 断

王 某 养 的 狗 常 夜 间 吠 叫 扰 民 ,邻居多次与他交涉无果后报警,王某被公安机关依法予以警告处罚。

行政违法行为

邱某在观看球赛时, 跳下看台冲入球场拥抱球员, 公安机关依法对其进行处罚, 并责令其十二个月内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看同类比赛。

刑事违法行为

李某捡到林某丢失的手机, 拒绝归还。林某向人民法院起诉, 法院判决李某限期归还手机。

民事违法行为

金某多次以虚假病历诈捐且数额较大, 最终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并处罚金1万元。

行政违法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小明在妈妈的微博下留言:“妈,我有张数学卷子忘了带了,忘了放哪里了,可能就在桌子上那个夹子里,您帮我找找,给我送到学校吧。”下列建议适合告诉小明的有(     

①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承担应尽的责任

②多参加实践活动,养成亲社会行为

③我们应该学会自立自强,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

④我们需要长大之后再回报生活中帮助我们的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下列图中,对知识间相互关系示意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

C.③

D.②③

15、王某在医院做手术,术后处于病危状态,虽然医护人员全力抢救,但仍不幸死亡。王某的亲属40多人对医护人员进行漫骂、殴打,还在医院设灵堂、烧纸等。由此其中的很多人因涉嫌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罪,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这是因为(     

①社会正常运转需要秩序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③社会规则保证社会秩序的实现④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6、2023年8月2日,为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国家网信办发布《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全面升级此前的“青少年模式”为“未成年人模式”。防止沉迷网络,我们中学生应该(     

A.提高媒介素养,严惩网络犯罪

B.合理利用网络,提高自控能力

C.远离网络生活,全身投身学习

D.加强网络监督,完善监管体系

17、有一种深情表白,叫作“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份深沉的爱,是戍边战士寸土不让的守护,是医务人员逆行出征的勇毅,是科研人员披星戴月的攻关,是农民兄弟风雨无阻的劳作,也是扶贫干部日复一日的坚守。山河无恙,岁月静好,只因千千万万奋斗者负重前行,担当尽责。对此,同学们纷纷发表感言,其中恰当的是(     

①小宇: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

②小秦: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我们才能共享更加美好的生活

③小东:我们要在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丽篇章

④小华:不是自愿选择的责任,会感到压力,应当推诿给他人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8、2023年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全网成交额达到2434亿,大大超出了之前的预期。由此可见(     

A.网络让人际交往更便捷

B.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C.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D.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19、一对年轻夫妻靠手机贴膜的手艺三年间买了两套房。勤劳加诚信,使不起眼的手机贴膜手艺成了发家致富的途径。无独有偶,社会上还有月入过万的快递哥,日薪超白领的泥瓦匠,万元难求的月嫂。如果让你给以上材料选个主题,下面哪个合适(     

A.只要努力奋斗,人人能赚大钱

B.劳动创造未来,实干成就梦想

C.把握大好时光,安享学生生活

D.关心国家发展,担负历史使命

20、2023年1月1日起,全国铁路对儿童优惠票实行实名管理,儿童凭有效身份证件购买儿童优惠票。实名制购买儿童火车票以6周岁和14周岁为分界线,不再以身高为分界线。这体现了(     

①要坚定维护规则,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②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积极改进规则

③规则要根据社会生活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④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要自觉遵守规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某酒店在顾客用餐时常以给予小额优惠的办法拒绝提供正式发票。

判断:

理由:

22、(1)某八年级学生说:“我们还是未成年人,受国家保护,不需要承担社会责任。”

(2)

学习书本知识更重要。只有学习更多的知识,才能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实践更重要。没有实践经验,书本知识学得再多也没有用。

23、请你辨析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武汉一名母亲打电话给记者,倾诉将儿子从网吧拯救出来的辛酸历程:“网吧太害人了,这是一代人呀!这关系到一代人的素质啊!”她向社会发出强烈呼吁:各相关部门一定要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彻底整治网吧,别让“电子海洛因”毁了下一代!

(1)材料中母亲说“网吧太害人了”,网吧“害”的人是哪些人?它是怎样“害人”的?

(2)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当今时代的网络生活?

25、俄国文学家果戈理说过我谨请你们回忆一下一个人不论处于何种职位都必定面临的责任。我谨请你们对自己的责任、对自己在尘世应尽的职责郑重地想一想。这段文字深深地启迪着我们。为了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做负责的好公民,某校八年级1班准备围绕树立责任意识,你我共同参与这一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1为使本次活动能够圆满成功,要做大量的工作,你认为搜集相关资料,可以采用哪些方式?2分

在调查中,同学们收集到下列信息

2014年12月2日是第三个全国交通日。对交通陋习,大部分社会成员深恶痛绝。可是社会中也有一些人无视交通规则,超速、酒驾等交通陋习屡见不鲜,这些行为看似不起眼,却极易引发惨痛的道路交通事故。

2请从行为与后果的关系的角度劝说存在交通陋习的人4分

3为了增强同学们的责任意识,请你为校园的橱窗宣传栏设计一条温馨提示语2

树立责任意识重在行动。小明同学通过这次活动深有感触,暗下决心,努力培养责任感。

4请你为他出谋划策制定一份行动计划4

 

26、【维护公平正义】

(1)公平的社会不会自然而然的形成。要将公平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当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每个人应该如何做呢?

(2)谈谈正义的力量。

27、吉林省辽源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长春市违法强制拆迁致人死亡案进行了一审宣判,6名被告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一审判处3至5年有期徒刑。

(1)6名被告触犯了那部法律?

(2)3至5年有期徒刑,属于那种刑罚?

 

28、材料一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

(1)根据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的理由。

材料二   2022年下半年,将迎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此,八年级某班级开展了以“厚植爱党情怀”为主题的探究性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牢记宗旨 初心不改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七一讲话”讲话摘录

(2)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说明了党的根本宗旨是什么?

材料三   爱党报国 你我同行

活动最后,道德与法治课老师指出“心动不如行动”,希望同学们能够以行动来致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3)请你说说,你打算如何以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的爱党情怀?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