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21 年10月28日至11月27日,国家铁路局就《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收到意见1131条。意见主要集中在儿童优惠票、车票种类等方面。2023年1月1日,新版《铁路旅客运输规程》正式实施。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有些规则需要制定

B.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

C.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否则就要承担刑事责任

D.应坚定维护规则,提醒、监督他人遵守规则

2、2022年4月以来,国内多家互联网平台逐步开放个人主页展示IP属地功能。该功能将互联网用户的真实属地公开,一批伪装者现出“原型”“人设崩塌”。此举旨在(     

A.净化网络环境,营造良好网络生态

B.保护个人隐私,取消网络言论自由

C.创新技术手段,消除网络欺骗行为

D.减少不良诱惑,提高网络媒介素养

3、我国现代化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我们要正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下列不能体现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     

A.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B.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

C.网络诈骗现象仍然高发

D.民生问题得到进一步改善

4、2023年1月10日是第三个中国人民警察节。中国人民警察节的设立是对人民警察队伍为党和人民利益英勇奋斗的充分肯定。人民警察承担着维护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职责,这种职责来源于(     

①对他人的承诺   ②道德规范   ③职业要求   ④法律规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一直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崇尚仁爱的原则。崇尚“仁者爱人”,强调“推己及人”。以下与“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含义一致的是(     

A.吾日三省吾身

B.养心莫善于诚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D.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6、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19名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6%受访青年认同加强青少年劳动教育,并提出以下建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如何加强青少年劳动教育

注重青少年的生活自理能力

70.5%

鼓励青少年参加社会实践等活动

64.3%

给青少年安排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61.8%

切实提高劳模待遇和社会地位

41.2%

A.青少年要增强劳动观念,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

B.青少年只需关注自身学习,不需要投身于社会实践

C.青少年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就可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D.只有劳模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有贡献,值得我们学习

7、衣食住行一“键”牵。利用智能手机进行网上购物、手机支付、微信沟通、订餐订车……随着软件的应用及开发,手机上网的功能越来越丰富。人们也越来越离不开智能手机。这是因为(     

A.网络推动了传统行业的消失

B.网络交往干扰了人们的生活

C.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D.网络为手机创新搭建了平台

8、小岩一家约了朋友一起吃晚餐。以下哪个行为不可以体现小岩文明有礼(     

A.等客人到齐之后再动筷

B.用公筷给朋友夹菜

C.站起来主动与刚到的朋友打招呼

D.与朋友交流时眼睛盯着屏幕

9、2023年10月5日至9日,新华社视频号播发五集政论片《新时代文化》,以普通人可触可感的人生体验,向国人解读文化之于国家的深刻内涵。这表明(     

A.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B.网络为民主政治拓展新思路

C.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D.网络为生态建设提供新途径

10、“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下认识错误的是(     

A.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B.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C.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经济安全为基础

D.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依托

11、在边疆的雷场上,“时代楷模”杜富国用身体捍卫国士的安宁;在边防的巡逻路上,杜富强用双脚丈量祖国的土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身为医生的杜富佳和杜富民用生命守护生命……不一样的战场,一样的奉献,杜家四兄妹,个个都是好样的!他们向我们诠释了(  )

①责任仅仅来自于职业要求和道德原则

②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③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理应放弃个人利益

④人生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体现和提升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2、关爱他人,要尽已所能,也要讲究策略。下列中学生的做法符合要求的是(     

①帮助清洁工打扫卫生②见到有人落水,舍身施救

③义务为残疾人提供帮助④为获得老师的表扬向社会福利院捐款5000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1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能提供这些帮助的机构有(     

①法律服务所

②律师事务所

③法律援助中心

④教育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27个省份完成本地计划生育条例的修订,删除了“超生即开除”的相关规定。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已经改变

②规则就是规则,是不进行能改变的

③规则不适应时需要调整和完善

④规则应符合人民利益和社会发展要求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5、下图是某校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时的宣传板报。在下列内容中,能体现新时代共青团员的任务的是(     

A.A

B.B

C.C

D.D

16、俗话说:“懂规矩,方能知礼节;行规矩,方能治国、齐家、修身、平天下。”在日常生活中,出行有交通规则、运动会有比赛规则、考试有考场规则……这表明(     

①规则制定让我们失去了自由②各种规则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③规则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运行④规则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2023年10月26日,驾乘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三名航天员成功入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聚首,浩瀚宇宙再现中国人太空“会师”的经典场面。中国航天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由1400多家单位、10万余名从业人员组成的航天团队的无私奉献。他们汇聚在“爱国”的旗帜下追逐梦想、攻坚克难。这说明(     

①只要有共同目标,就能获得成功②要牺牲个人利益,实现国家利益

③要树立报国理想,承担历史使命④要注重团结协作,凝聚奋斗合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救死扶伤是医生“天职”,保家卫国是人民解放军的“职责”,教书育人是教师“义务”,认真学习是学生“本分”……这些身份的“定位”诠释了(     

A.责任是一个人自愿做的事情

B.不同的角色需要承担不同的责任

C.角色、责任都是可以选择的

D.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尊重

19、父母为我提供衣食,老师帮助我学习,过马路时,警察为我提供安全保障,邮递员为我送信。这表明(     

A.中学生年龄还小,离不开社会

B.个人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社会

C.只有人人为我,我不用为人人

D.中学生不需要自立

20、下列事件与行为判断相一致的是(       

序号

事件

行为判断

张某和王某签订商品买卖合同,张某收款后却只发放了一半货物,须承担违约责任。

行政违法行为

一男子打119谎报发生火情,公安部门依法对其行政拘留。

刑事违法行为

朱某拾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

民事违法行为

陈某为牟取私利,非法收购濒危野生动物,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

刑事违法行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临近期末,为缓解学生的复习压力,南阳市第十三中学校决定在线上召开主题为"奋发'兔'强,绽放光彩"的元旦联欢晚会。八年级的小途同学想参加,他去找妈妈商量。妈妈考虑到下周就要期末考试了,她告诉小途:"学生的责任是学习,现在除了学习,其他活动不用参加。

请你结合相关知识对妈妈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22、下面是赵虎同学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判断并说明理由。

情境一:赵虎的同桌在做作业时遇到了一个难题向他请教,赵虎接到题目后发现很简单,大笑着说:你真笨,这样简单的题目你居然都不会做!

(1)赵虎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二:赵虎和同学王伟在学校宣传橱窗里发现了他们自己的照片,展开了争论。王伟说学校的做法侵犯了自己的肖像权,赵虎说没有侵犯。

(3)赵虎的说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三:由于上学堵车的缘故,赵虎来到教室时上课已经有几分钟了,值日老师问他叫什么名字,他把邻班同学的名字报了上去。

(5)赵虎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在某次宪法主题班会上,小明说:“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的权利为我们追求有尊严的生活、实现人生幸福提供保证。而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只想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可是,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明明是相统一的嘛!”

运用所学知识,对小明的结论进行辨别与分析。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大到产权制度,小到婚姻家庭,无不为人民而书写。

材料二 

注:处理自然人个人信息的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   ——《民法典》第813条

(1)根据材料,指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全国人大表决通过《民法典》属于行使哪一职权?

(2)结合材料二,请从“正义的重要性”角度分析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25、   材料一 漫画

材料二 新的交通法规实行全面扣分制度,并首次将校车列入行列之中。对于各种违章行为,处罚力度最严重的直接扣12分。新的交通法规被网友们称为“史上最严”新交通法规。

(1)漫画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

(2)积极改进规则,需要我们怎么做?

(3)我们应怎样做到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26、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游戏、聊天等软件工具给人们带来极其丰富的生活和美好的享受;同时、网络隐患也不容忽视。各种凭空杜撰的网络谣言在微博、微信中频繁出现。低俗信息、网络赌博、网络诈骗屡见不鲜。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需要每个网民的参与,你打算怎样做一个“中国好网民”?

27、在社会中,我们每天面对许许多多的诱惑,接触到的事物也很多,各种各样的新潮娱乐、时尚服饰、热门读物、当红明星等流行因素的存在,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对我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好奇心极强的青少年。

(1)你经常接触到社会中的流行事物的途径有哪些?请举出三个来。

(2)我们要如何正确对待这些社会流行因素?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中学团委发出倡议:为营造“垃圾分类人人知晓,垃圾分类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号召同学们以班级为单位,集思广益,发动宜传,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活动中,为创建美好校园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1)以下是某班同学拟定的行动宜言,请你补充完整。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垃圾分类进班级

从今天起,我们要做到:

当自己扔垃圾时,我们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看到其他同学错误投放垃圾时,我们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外,共青团还号召青少年积极参加社会志愿者活动,请你谈谈参加社会志愿者活动的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