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初中生小明经常违反校纪,勒索同学钱财。面对小明这样的“校园黑手”,正确的做法(     

A.惹不起,躲得起

B.告诉老师或报警

C.纠集“朋友”与其武力对抗

D.准备一些零花钱与其私了

2、“世界是一棵树,人是它的果实。”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这句话说明(     

A.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B.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C.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D.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3、八年级学生小静性格内向,见到同学、老师甚至街坊邻居都会躲躲闪闪,甚至还和妈妈说:“未来社会是人工智能社会,我不需要和社会打交道。”对此,以下观点中能够劝说小静的是(     

A.每个人能在社会中生存主要依靠他人的帮助

B.每个人都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C.在社会生活中,人工智能能解决所有问题

D.每个人只是在衣食住行上与社会发生联系

4、近年来,互联网产业迅猛发展,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新技术、新模式层出不穷,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得到发展。互联网被广泛关注与利用,是因为(  )

A.互联网可以满足人们各个方面的需求

B.互联网使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

C.互联网的积极作用抵消了其消极作用

D.互联网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便利,让人们为所欲为

5、观看下图“扶老人上地铁”,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遵纪守法,做个现代文明人②担当责任,为了表彰和荣誉

③关爱他人,不言代价与回报④关注社会,奉献社会我践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在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中,10位行业顶尖技术技能人才荣登榜单,他们大都是来自一线的产业工人,成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为中国制造业向高端转型作出巨大的贡献。这些工匠的光荣事迹启示我们(     

A.树立只有技术才能改变世界的观念

B.负责任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荣誉和利益

C.只要苦读诗书和苦练技能就能成功

D.为国家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的劳动者,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7、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下列情境中用语不恰当的是(     

A.探望别人说“拜访”,起身作别说“告辞”

B.中途先走说“失陪”,请人别送说“留步”

C.请人批评说“指教”,请人指点说“赐教”

D.请人帮助说“包涵”,托人办事说“打扰”

8、近年来,行人、电动车闯红灯现象屡禁不绝,甚至还出现“中国式闯红灯”的怪象,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针对这种现象,某市交警出新招,在多地安装了带有高清人脸识别功能的自动抓拍系统,一旦信号灯变红,系统马上进行自动抓拍。施行一段时间后,该市闯红灯现象逐渐减少。这则材料告诉我们(     

A.遵守规则全靠他律来实现

B.遵守规则需要敬畏规则

C.遵守规则全靠自觉来实现

D.特殊情况可以不遵守规则

9、“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党的十九大再次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法治国家和社会,需要我们青少年学生(     

①积极了解法律程序规定②自觉学习法律知识

③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④充分依法行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在数学中,整式与多项式构成了如图的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与其类似的是(     

A.道德;法律

B.情绪;情感

C.政治安全;经济安全

D.国家利益;国家统一

11、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这说明关爱他人要(     

A.心怀善意

B.尽己所能

C.讲究策略

D.排忧解难

12、看病:排队挂号,耐心候诊;过马路:行人、自行车、机动车服从交通灯指挥;看电影:禁止喧哗,保持安静……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秩序,这是因为(     

①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的状态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③社会秩序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④社会秩序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A.②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行星说,自由就是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火车说, 自由就是在铁轨上来回奔跑:风筝说,自由就是系着一根长线在空中飞舞;汽车司机说,自由就是握好方向盘,按交通规则行驶。这说明(     

A.自由和规则毫无关系

B.规则是对自由的保障

C.规则是对自由的束缚

D.自由和规则相互冲突

14、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指出,应构建完善的国家安全教育内容体系。材料表明

①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②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的法律义务

③大中小学生都应该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④大中小学生要勇于制裁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女儿:网络生活真精彩,学习购物很方便。妈妈:网络生活很无奈,虚假信息真烦人。下列观点能全面反映上述对话的是(     

A.网络滋生虚假信息

B.网络改变人际交往

C.网络推动经济发展

D.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16、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下列情境中,符合文明有礼的有(     

①进入老师办公室时,先敲门或喊“报告”②遇到师长,主动打招呼

③爸爸的同事来家做,视而不见④碰掉同学的书本,捡起来并微笑道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网友看到这么一段视频,老爷爷牵着小孙女走到斑马线中间时绿灯变红灯,旁边脚步匆忙的行人发现后挡在车辆行驶方向缓步护送,直行车辆也放缓了速度让行。到马路对面后,小孙女对他们挥手致谢。有网友评论:“都是温暖的人。”这种“温暖”在于(     

①关爱他人②平等待人③以礼待人④诚实守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用图示法表示所学概念间的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E.

19、陈锡铭是陈桥派出所社区一名普通民警。他是残疾孩子、特困儿童的“警察爸爸”,更是孤寡老人、烈士家属、抗战老兵的“警察儿子”。他多次给灾区人民、慈善组织捐款,还带领辖区的居民、店主、企业老总等20多名爱心人士一起参与帮扶特困群体,汇聚起了崇德向善的正能量。他说:“我只想带点感恩心做些小事。”对陈锡铭的言行,你的看法是(     

A.他能主动关心社会,奉献社会

B.每个人都要从社会中获取精神滋养

C.服务社会,就肯定能获得回报

D.人与人之间必然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20、家乡发展、社会进步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我们也在社会大课堂中不断成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②社会离不开个人,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③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④社会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辨析题:中学生年龄还小,社会经验不足,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必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对此观点加以辨析。

22、辨析

23、   今年是互联网诞生50周年。在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时,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方兴未艾,互联网迎来了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发展好、运用好、治理好互联网,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

有人认为:“社会规则划定了网络生活中自由的边界,人们在网络生活中只能靠他律来遵守社会规则。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在家中,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我们是老师的学生,也是其他同学的邻居;在小区,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

同一个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身份?

25、阅读下列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请谈谈你对上述漫画的认识?

26、“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低头玩手机!”这句网络语言成为很多“低头族”的真实生活写照。如今,超过40%的国人成为“低头族”。手机成瘾不仅造成焦虑、抑郁、失眠等心理问题,还容易带来近视、颈椎病等生理疾病。智能手机改变人们的交流方式,拉近人与人的时空距离,却疏远了心灵之间的情感距离。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初中学生成为“低头族”后有哪些潜在危害?

(2)对被手机“绑架”的“低头族”同学,你有什么忠告或建议?

27、宪法地位   至高无上

观察图示,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28、【学习二十大】

202210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以“学习二十大报告”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其中。

◆搜集信息

(1)为获取党的二十大的图文资料,请你介绍两个查找相关信息的途径。

◆学习讲话

报告摘录

你的理解

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__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党的根本宗旨是______。

(2)运用所学,将上面表格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抒发情感

(3)请你用一句话表达对党的情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