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情景体现诚信的是(     

A.某超市正价出售高仿品牌衣服

B.李某在期末考试中抄袭他人答案

C.张某凭实力考取了某市公务员

D.某裁判员在体育比赛中吹“黑哨”

2、以下是中学生小魏的“微行为”。对其相应的“微点评”正确的是(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A

参加社区举行的禁毒宣传活动

善于与违法作斗争

B

耐心细致解答同学的学习困惑

践行诚信

C

学习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法规

寻求法律援助

D

点赞并转发“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的视频

传播网络正能量

A.A

B.B

C.C

D.D

3、“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洋洋的这篇小论文想表达的观点是(     

A.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B.社会秩序提高社会运行效率

C.社会秩序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D.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4、初中生小茜在日常生活中喜欢看新闻并对新闻进行分析。她对以下新闻的解读正确的是(     

A.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执法时,发现某口腔诊所未按规定处理医疗垃圾,对其作出警告处罚。——口腔诊所所受处罚,属于刑事处罚

B.我国公民黄某为获得丰厚报酬,故意向某国泄露我国机密,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有期徒刑属于主刑,黄某不可能被判驱逐出境

C.邻居向小陈借了20万元,拒不归还,小陈多次索要无果,最终将邻居告上法庭。——该诉讼为刑事诉讼,诉讼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D.一名外卖员从高架桥上跳水救人,导致胸椎骨折。——被救者应承担民事责任,向外卖员赔偿损失;我们中学生应不计后果,见义勇为

5、漫画告诉我们(     

   

①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

②互联网拓宽了民主渠道

③在网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受限制

④互联网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在我们出国旅游时,我们经常会收到一个内容为“您已进入某某国,请尊重 当地的风俗。文明旅游”。之所以有关部门会发这条短信是因为()

A.我国公民文明素质较低

B.我国重视与他国的友好关系

C.我国公民在外国受到不公平对待

D.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7、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     

①意味着年龄小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要紧

②告诉我们要厉行法治,坚持严格执法

③警示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

④告诫我们要自觉遵纪守法,防患未然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8、心理学研究表明,除了至亲好友之外,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安全距离约为一米。社会生活中的文明“一米线”能够(     

①避免混乱,保障社会秩序②规范行为,优化生活环境

③约束自由,限制合法权利④尊重权益,彰显社会文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观察漫画《唐僧的紧箍咒》,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①一切自由都是法律等社会规则之内的自由

②自觉遵守规则,既需要他律,也需要自律

③制定了规则,就没有人能越过自由的边界

④制定规则,就是为了限制公职人员的自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高质量发展

C.共同富裕

D.共建共治共享

11、《杭州市限制养犬规定》明确:“小型观赏犬在允许出户时间内,必须束犬链,并由成年人牵领。”这一规定从无到有,再到不断完善。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我们要坚定维护既有规则,不作任何变化

B.随着社会发展,我们应该完全否定旧规则

C.要经常性地修改规则,保障所有人的利益

D.根据社会生活的变化,应完善原有的规则

12、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       

A.严重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应受刑罚处罚性

D.以上都是

13、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某班开展了以“如何筑牢反电信网络诈骗防火墙”为议题的课堂活动。分议题“如何辨别电信网络诈骗”提供了以下几种情况,其中我们要高度警惕的有(     

①在电话中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及短信验证码的②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到“安全账户”的

③社区服务上门进行人口普查的④父母发的微信红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河南一名外卖员跳入冰湖中,将3个落水孩子全部救上岸;江苏热心市民托举一名悬空挂在4楼阳台外的7岁男孩,直至救援人员赶到将男孩救下;安徽一车5人坠入水沟,一名警校学生和其父亲与众人合力将被困人员救回;山东司机纷纷停车解救发生侧翻车辆中的被困人员。他们身上闪耀的人性光辉是(     

①生命至上       ②友善待人       ③诚实守信       ④爱岗敬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八年级的晓芬同学学习了思维导图,并尝试归纳知识点。下列能用该思维导图(包含与被包含)表示的是(     

A.Ⅰ自由、 Ⅱ规则

B.Ⅰ道德、Ⅱ法律

C.Ⅰ犯罪、 Ⅱ违法

D.Ⅰ道德、Ⅱ诚信

16、1221日起施行的《旅游市场黑名单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文化旅游部可直接将部分严重违法失信行为列入全国旅游市场黑名单,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惩戒。回答下面小题

【1】《旅游市场黑名单管理办法(试行)》的施行(     

①有利于促进诚信社会建设②有利于提高公众的文明意识

③为规范旅游市场提供了唯一依据④有利于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执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严打官员腐败,一批领导干部贪污腐化、最后锒铛入狱。这些案例中领导干部犯罪行为的最本质特征是(     

A.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B.触犯了刑法

C.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应当受到刑罚的处罚

17、下列关于网络典型事例的点评正确的是(     

序号

网络典型事例

微点评

A

老人遭遇网络诈骗

促进人际关系

B

政府通过网络征求意见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C

制造、散布网络谣言

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D

基于大数据建立起智能交通

为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A.A

B.B

C.C

D.D

18、为进一步弘扬时代新风,共建共享网络文明,3月17日,汕头市委网信办、汕头市文明办举办“网络同心,文明向‘汕’”2023年汕头市网络文明大会。为此,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     

①使用文明用语,理性发言②随意转发跟帖网上的话题

③制作发布讲述汕头历史人文、自然风光的视频④对他人的请求来者不拒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9、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我们行为的底线。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②无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③按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④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河北定州一老人因行动不便,过马路时颤颤巍巍,路过的甄瑜见状果断下车,主动抱起老人将她送至马路对面。甄瑜的行为体现了(     

A.关爱他人,与人为善

B.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C.见利忘义,扶危济困

D.文明和谐,维护公平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维护国家安全是党和政府的事。中学生作为未成年人,无法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你赞同此观点吗?

22、判断说理。

(1)小闽认为,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  

理由:

(2)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不必以宪法作为自己的活动准则。(  

理由:

23、近期,北京多处路口的“电子警察”增加可记录机动车“遇行人通过人行横道不停车让行”交通违法行为的功能,交管部门将对违法行为人依法处以200元罚款,记3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四十七条规定,机动车行人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

行人说:这个举措太好了,这样老人和孩子过马路就安全多了。以前对待这种犯罪行为,就是罚得不狠,要想让大家遵守规则只能靠罚!

司机说:礼让斑马线是法也是礼,一条斑马线,一脚刹车,能够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温度与文明,我也要这么做。

请你上述两人的观点,进行分析点评。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目前,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们逐渐搬进高楼大厦,却发现一道道防盜门把过去亲热的邻居拒之门外,对门住的是谁、叫什么、做什么都不知道,邻里关系变得淡漠,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应该如何建立和谐的邻里关系?

25、材料一   “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是别人创造的,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

材料二   李丽在一岁时患小儿麻痹症,自童年起就从未站起来过。40岁时再遭厄运,车祸让她下半身完全瘫痪,从此与轮椅为伴。但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了一条向社会传播爱心之路。她创办了“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网站“丽爱天空”,长期从事公益事业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

(1)材料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材料二中李丽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这种行为有什么意义?

(3)结合材料二谈一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养成这种行为?

26、【出谋划策共享文明】

  近年来,蚌埠市坚持不懈地开展各类创建活动,连续三届蝉联全省文明城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并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其他创建工作也取得了一定进展,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城市征迁、建设、管理力度持续加大,城市转型、产业转型、文化转型在加快,为我们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时机和条件已经基本具备。

  与此同时也有这样的一些现象存在,不少小区居民在家门口空地上种上了蔬菜;许多大妈晚饭过后在小区广场跳舞,并开着音响等等。很多住户都反映了,他们却认为:“在自己家门口种菜和在小区跳舞是自己的权利,别人无权干涉”。

(1)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这些人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2)作为中学生,你能为蚌埠文明城市创建做些什么?

(3)请你为蚌埠文明城市创建设计两条宣传语。

 

27、材料:某校八年级同学在学习了《尊重自由平等》这一课后,自发组织了一个调查小组,对本校学生对自由与平等的看法进行采访。在采访时,他们看到三名女学生与老师.女清洁工相遇时的场景:三名女学生面带微笑地向老师问好,对于正在打扫卫生的女清洁工却露出不屑一顾的神情。

  (1)请说说你对这三名女学生行为的看法。

  (2)请根据所学知识说说平等的含义。

  (3)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如何理解这一规定?

28、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保护我们权益最有力的武器是什么?

(2)作为青少年,应该怎样同伸向校园的“黑手”作斗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