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2022年9月起,新版劳动课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小学生学习煮饭、煲汤、种菜、修理家电等劳动技能。教育部这一举措说明(     

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②国家鼓励青少年都要成为体力劳动者

③需要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

④劳动可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礼仪规范,让中国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誉。下列名言警句中能表现这一美誉的是(     

A.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B.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

C.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D.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3、特等伤残军人朱彦夫参加过上百次战斗,动过47次手术。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带领乡亲们建设家园,改变了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并将自己的经历写成小说《极限人生》,被称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他的事迹启迪我们要(     

①尊重他人   ②自觉承担责任   ③遵守社会规则   ④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北京市养犬管理规定》第一条和第三条分别规定,“为加强养犬管理,保障公民健康和人身安全,维护市容环境和社会公共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本市对养犬实行严格管理、限管结合的方针,政府部门执法,基层组织参与管理,社会公众监督,养犬人自律”。这表明(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③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④这一规定侵害了养犬者的自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前段时间,“胡鑫宇事件”持续引发广泛关注,随之而来的网络谣言也不断出现。面对网络谣言,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顺手转发,显示自己关注热点

B.遵守网络规则,不信谣不传谣

C.冷静判断,独立思考,不闻不问

D.认识到网络谣言的危害性,远离网络

6、下列是小红同学的日常行为,其中属于自觉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的是(     

①下楼时,将楼道内烟头捡起顺便扔进垃圾桶

②公交车上,自觉给抱孩子的阿姨让座

③约好同学一起去参加志愿活动,迟到了十分钟

④志愿活动中,态度谦恭,说话和气,深受好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共产主义

D.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8、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网络平台上,如果不加甄别、不顾公德,随意跟风,不仅有可能成为网络谣言的帮凶,一不留神还可能触及法律底线。对此,我们中学生应该(     

A.正确对待网络,抵制一切信息

B.拒绝网络谣言,远离网络世界

C.依法严厉打击,营造良好环境

D.提高媒介素养,合理利用网络

9、网络正能量,你我共传播。下列行为属于传播正能量的有(     

①小亮通过政府微信公众号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言献策

②小强通过网络软件查找到作业答案,很快地抄完了作业

③小伟在微博转发走失儿童的消息,走失儿童最终被找到

④小薇通过网络报名参加了一个志愿者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2023年1月10日是第三个中国人民警察节。中国人民警察节的设立是对人民警察队伍为党和人民利益英勇奋斗的充分肯定。人民警察承担着维护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职责,这种职责来源于(     

①对他人的承诺   ②道德规范   ③职业要求   ④法律规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某市政协发起寻找城市“金角银边”活动,倡议市民群策群力把城市的空余场所合理利用起来。鹿鸣小学6名学生通过项目化学习,提出两项关于“学校老校区如何利用”的建议,经政协提案建议,最终被政府采纳。鹿鸣小学6名学生通过项目化学习提出的两项建议被政府采纳。这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学生(     

①勇于承担社会责任②全面做好人生规划

③主动参加社会实践④养成了亲社会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2022年11月22日,正在柬埔寨出席第9届东盟防长扩大会议的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应约与美国国防部部长举行会谈时指出,中方重视发展两国两军关系,但美方必须尊重中方的核心利益。我国国防部部长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下列与我国国防部部长强调的核心利益一致的是(     

①国家主权、国家安全

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③领土完整、国家统一

④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3、在医院的走廊里,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个大大的“静”字,这个字提醒我们在医院里要遵守的秩序是(     

A.生产秩序

B.社会管理秩序

C.公共场所秩序

D.交通秩序

14、青少年发现或遭遇违法犯罪时应该(     

①视而不见,赶紧离开   ②巧妙周旋,不与违法犯罪分子硬拼

③勇敢搏斗,将其制服   ④力求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与其作斗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漫画警示我们(     

①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②正确享受网络生活

③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④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6、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顶住压力、持续恢复,稳住了规模、提升了质量,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国际组织和机构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这让我们感受到(     

①作为中国人,我骄傲、我自豪 ②我国已经建成发达国家

③对祖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 ④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7、特定条件下,自觉遵循社会规则,既是尊重他人隐私的要求,也是自身文明素养的体现,彰显了一个人的(     

A.道德风范

B.良好风俗

C.纪律意识

D.法律观念

18、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由此产生各种社会关系。下列选项依次对应的社会关系正确的是(     

①我和爸爸妈妈从北京回来陪爷爷奶奶一起过节

②小区里的老乡、邻居们共同赏月庆祝中秋佳节

③工厂领导为未回乡过中秋节的工人准备了月饼

A.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B.地缘关系、业缘关系、血缘关系

C.业缘关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

D.血缘关系、业缘关系、地缘关系

19、2022年4月15日,是第七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属于公民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法定义务的是(     

A.陈某向安全机关举报某企业运输含有有害物质的废矿渣的行为

B.国家安全机关积极宣传《国家安全法》《反分裂国家法》

C.马某某勾结境外反华敌对势力,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被刑事拘留

D.小明观看电影《水桥门》后发表评论“维护国家安全,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20、2023年8月21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公布,对14部行政法规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对1部行政法规予以废止。这说明(     

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进行修改

②行政法规法规的修改不利于国家发展

③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④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   在学完了宪法知识后,某校八(2)班举行了一次以“宪法”为主题的辩论会,有同学认为宪法是国家制定的,关系着国家的发展,所以全体公民必须遵守。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广泛的权利,且宪法与我们相距甚远,中学生不必遵守。一时间,班级里同学们议论纷纷……

辨析以上观点

22、在学完“规则与自由的关系”后,两名同学围绕这个话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请你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辨析。

23、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只有人人守规矩,生活才会有秩序。据此,有同学认为,既然维护社会秩序要靠社会规则,那么遵守社会规则就必然会限制人的自由。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许多有识之士认为:21世纪最大的挑战既不是新技术革命,也不是经济发展,而是青少年一代的道德问题。一个道德情感贫乏,缺乏责任感的人是不会真正关心他人,无法与他人真诚合作的,也是无法适应社会的。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既对他人负责,也对自己负责。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自己对自己负责任有什么意义?

(2)你打算如何做负责任的人?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就已经是美国乃至全世界公认的空气动力学权威,前程似锦、成就斐然。然而他为了国家的发展,还是做出了回国的决定。当时,他在美国遭受到巨大的阻力,后来他又被软禁了5年之久,经历了千难万险才回到中国,回国后他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1)材料启示我们,无论何时何地,当个人利益与国家需要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2)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什么观念?

(3)国家利益是什么利益的集中表现?

26、某学校女生李某因嫉妒同寝室的另一名学生林某,用有照相功能的手机偷拍了林某在寝室内的各种生活照片,在同学中传看,并无中生有,捏造事实诬蔑林某,给林某造成很大的痛苦。

(1)李某的行为侵犯了林某的哪些权利?(2点即可)

(2)分析李某的行为有哪些危害?(2点即可)

(3)对此,林某应该怎么办?(提出两种解决办法

 

27、一名志愿者,就是一张美丽的城市名片。”河南省现有志愿服务组织4.6万多个,注册志愿者人数全国第一。广大志愿者治跃在社区建设、扶贫济困、环境保护、大型赛会、应急救援等众多領城。“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正在我省蔚然成风。

2018年11月29日出台的《河南省志愿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各級人民政府应将志愿服务事业納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将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学习《条例》争做合格志愿者”教育实践活动正在进行,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我省制定志愿服务条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两方面即可)

(2)你认为应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志愿者?(三方面即可)

28、观察与探究

《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自2019年5月1日起实行。7月23日,晋安区城管局依据《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开出了第1张罚单。对福州某服务公司混用垃圾处以3万元的顶格处罚,责令其退出晋安市场。

(1)漫画反映了什么现象?上述材料中某服务公司的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2)从规则角度,说明市民如何自觉遵守《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的规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