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列同学的行为有利于培养亲社会行为的有(     

①小明利用吃晚饭的时间观看新闻联播②小芳参加学校组织的慰问敬老院活动

③小辉主动承担社区宣传橱窗的布展工作④小刚为提高成绩,把课外时间都用来刷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下图是初中生明明的朋友圈,作为好朋友,你会给他评论(     

A.规范自身言行,传播网络正能量

B.合理规划时间,学会“信息节食”

C.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辨别网络信息

D.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合理使用网络

3、道法课上的时政播报环节,播报小组的同学分享了下面的案例:

2023年4月,两名本地网红“湖南*文”“网红**”为博取眼球,吸粉引流而“精心设计”并先后在某平台发布了7个关于双方“斗殴”、“砸车”的短视频,引起大量群众转发、评论,浏览量达到了60万人次,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随后,文某丹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网信部门依照互联网法律法规,对两名网络主播相关账号予以永久封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②法不可违,违法要承担刑事责任

③网红的行为触碰了法律的底线,构成了违法行为

④网络直播乱象多,我们要拒绝网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克雷尔特说:“任何看似愚蠢的东西,它一定也有值得喝彩的地方”。这启示我们要学会(     

A.发现闪光点,欣赏他人

B.学会合作,共同进步

C.与他人共处,积极向上

D.肯定所有,平等待人

5、“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这里的“行万里路”是指(   

A.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

B.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C.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

D.只从社会实践中学习

6、八年级(2)班的同学们在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课上。就“诚信的智慧”交换了自己的理解。下列关于“诚信的智慧”的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A.当好朋友因为打游戏而未完成作业时,作为课代表的你帮他遮掩,维护你们的友谊

B.小丽发现好朋友带了学校禁止带的危险品来上学后,陪好朋友一起将危险品交给了老师

C.无论如何,医生都要遵守职业道德,如实向病人说出真实病情

D.“善意的谎言”是出于维护个人私利,本身违背诚实守信的道德要求

7、中华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如:请人帮助说“劳驾”,请人指点说“踢教”,求人谅解说“包涵”等。这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     

A.文明有礼

B.举止端庄

C.态度卑微

D.乐善好施

8、今年,3.76万名杭州亚运会志愿者“小青荷”为远道而来的人们提供了高质量的志愿服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讲文明、重礼仪的良好风尚,打造了最美的中国名片。其“美”包括(     

①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②无私奉献,履行法定义务

③关爱他人,注重方法策略④文明有礼,弘扬中华美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这段国家主席新年贺词内容表明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在我国是(     

A.相互矛盾的

B.高度一致的

C.分轻重缓急

D.毫无关联的

10、以下不属于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的是(     

A.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B.以经济安全为根本

C.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

D.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

11、在历史长河中,青年总是以不同的身份和使命践行着家国承诺。他们或以鸿鹄之志,书写英雄传奇:或振臂高呼,为保家卫国血染疆场:或赤胆忠心,为红色信仰慷慨赴死。青年以实际行动(     

①履行了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②佐证了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③彰显了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④说明了要维护国家利益就不能有个人利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面临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的态度应该是(     

A.我国已成为发达国家,可以忽视问题

B.正视问题,积极行动,对未来充满信心

C.成就远多于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先缓一缓

D.问题难以克服,只能顺其自然、任其发展

13、漫画中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     

①关爱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②关爱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③关爱他人定会得到他人的关爱④关爱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以下案例与违法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①张某因殴打他人致重伤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刑事违法行为

②王某因为刻划文物古迹被公安机关拘留五日并处罚款——行政违法行为

③李某在高铁上霸座,被处警告——刑事违法行为

④吴某网上购物,买到假货,商家拒绝赔偿——民事违法行为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5、下列案例与违法行为类别以及应承担的责任对应正确的是(     

①包工头李某没有按照合同要求及时给工人发工资——行政违法行为,应承担行政责任

②孙某为了贪图便宜买了一辆来历不明的汽车——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

③李某高空抛物,将王先生砸成重伤还拒不赔偿——刑事违法行为,应受刑罚处罚

④学生杨某捡到钱包,内有一部手机和五百元钱,拒绝交还给失主——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2021年12月9日,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成功完成,让我们感知宇宙奥秘,体验探索乐趣。我们通过网络视频观看宇航员在太空的授课,这说明网络(       

A.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B.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C.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D.成为汇聚民智的主渠道

17、市民王女士开车经过市区浮阳大道一斑马线时,主动停车为一名女学生让行。此时这名学生也边过马路边陶躬表示感谢,这一幕让王女士很是感动。这告诉我们(     

A.文明有礼是个人的选择

B.彼此欣赏是交友的前提

C.与人为善体现国家形象

D.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18、人民日报推出“我为党的二十大建言献策”等专栏,人民日报客户端踊跃参与,一条条来自基层的金点子,通过网络从基层直抵中央,利用互联网倾听民声、汇聚民智,更好地集思广益、凝心聚力。这说明了(     

A.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B.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C.网络有利有弊是把双刃剑

D.网络给政府工作带来了负担

19、明代学者顾宪成曾写过一副出名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告诉我们应该(     

A.大小事情要自己做,事必躬亲

B.具有回报社会的意识

C.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

D.干一番大事,报效国家

20、下图内容提示我们(       

违法行为分类

对社会的危害

受到的处罚

民事违法行为

相对轻微

承担民事责任

行政违法行为

相对轻微

受到行政制裁

刑事违法行为

严重

受到刑罚处罚

A.不犯罪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B.违法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C.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各种行为规范

D.一般违法行为是最严重的违法行为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生活中,有的人以爱国为名,拉横幅围堵外资企业,砸某国品牌汽车甚至打伤车主,在网上联名抵制某一国的商品。请运用“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相关知识对此类行为进行评析。

22、   背景材料:有人认为未成年人年纪小,是国家法律特殊保护对象。所以在生活中未成年人没什么责任可言。

运用所学知识,请你辨析上述观点。

23、中学生小刚经常上学迟到、上课不遵守纪律,影响老师上课和同学学习,课后也不按时   完成作业。老师批评他,他却说: “这些是我自己的事。我想上学就上,不想上就不上。”

针对小刚的说法,老师出示了以下法律条款:

《宪法》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教育法》第四十四条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 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请你结合《宪法》、《教育法》的相关规定,运用权利与义务的有关知识,对小刚 的观点进行评析。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天下为公 践行平等)

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

——康有为

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请你说说,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践行平等?

25、   公交车上吃带有刺激性气味的食品、地铁中给孩子把尿、公园里攀枝折花……这一幕幕时常上演的闹剧,看似生活中的小节,但实质上折射着个人教养,挑战着社会秩序。

如果要为文明有教养的人群画像,你应该抓住那些特征?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付华从小被一对农村夫妇收养.由于养父去世,养母身患重病,15岁起她便挑起家庭的重担.付华考上了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后,就把瘫痪在床的养母接到了学校.她一边打工,一边学习,一边照顾养母,生活辛苦但快乐着.

(1)在上述材料中,付华履行了哪些法定义务? 享受了哪些权利?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公民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

(3)在今后的人生历程中,你打算履行好哪些义务? 为什么?

27、有位老师发现一名学生上课的时候时常低头画些什么,有一天他走过去拿起学生的画,发现画中的人物正龇牙咧嘴的自己。老师没有发火,只是憨憨地笑着,要学生课后再加工加工力争画的更神似些。自此以后,那位学生上课再也没有画画,而且各门功课都学得不错,后来成为颇有名气的漫画家。

(1)材料中的老师运用的是哪种化解冲突的方法?

(2)这种方法有什么重要性?

(3)除此之外,化解冲突的方法还有哪些?

 

28、近两年,媒体曝出多例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越来越普遍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如何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摆在社会各界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也成为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据此,某校道德与法治学习小组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及对策进行了一次调查,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活动设计】

(1)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两种调查方式。

【警醒你我】

2019年5月15日下午,渝桥法院对一恶势力团伙中的4名未成年人进行了公开宣判,分别以抢劫罪判处4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五年至二年不等。宣判后,在法庭教育环节中,公诉人说道:“孩子在青少年期,作为家长要关心和引导,而不是一味地满足孩子的需求。4个家庭不贫不围,经济条件不错,但是孩子为什么会走上抢劫的犯罪道路,值得家长深思。”

(2)调查小组的同学们在讨论、分析4名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请你进行概括。

【行动探究】

2019年5月2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推动加强和创新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发布会。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部长王锋在会上透露,共青团正在配合全国人大工作机构,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工作。

(3)请你从学校和家庭的角度,谈谈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4)你认为青少年自己应该如何预防犯罪?请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