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国家安全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为只有国家安全(     

A.我们才能获得安全感,进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

B.才能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C.祖国才能更加繁荣富强

D.经济社会才能不断发展

2、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这是首次由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三种类型的航天员组成的“博士乘组”。其中桂海潮是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还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博士生导师。由此说明(     

A.取得的学历越高负责任的能力越强

B.航天员的责任比我们的责任更重要

C.承担责任需要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

D.所处环境改变我们的角色不会改变

3、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做法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有(     

①在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做义务讲解员

②在“‘汕头两会’留言板”上提出自己的建议

③观看足球比赛时给不支持的球队喝倒彩

④为出行方便将共享单车推进社区消防楼道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4、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     

①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②放弃学业投身到工作中

③热爱劳动爱岗敬业④以学业为重,将来再服务社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坚持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     

A.基本方针

B.工作方式

C.基本途径

D.基本动力

6、2022年8月30日,我国首条跨海高铁——福厦高铁全线铺轨贯通。初中生小华收看新闻后,由衷感到十分自豪,对我国高铁事业的深度发展和建设者们的进取、奉献精神感到由衷敬佩。这说明(       

A.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身份不同

B.我们要正视国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C.建设者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

D.我们要多关心国家的发展并为之自豪

7、小军的疑惑

2023年10月2日   周一   

今天在某贴吧里,我看到有一位网名“天龙”的同学,发布了大量小林同学的照片,有的还明显丑化小林。我应该告诉这位网友什么?

以上是小军在国庆期间写的日记,针对他在日记中的疑惑,你的建议是(     

A.学会“信息节食”

B.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C.传播网络正能量

D.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8、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作为中学生,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①参加升旗仪式,衣着整洁排好队

②进老师办公室,轻轻敲门喊报告

③亲朋一起聚餐,只玩手机不交流

④同桌帮助你,关系好从不说谢谢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下列调节情绪的方法与案例相匹配的是(     

选项

案例

方法

龙龙考试失利后,找个无人的角落大哭了一场

合理宜泄

小岩心情不好时,会找好朋友倾诉以排解郁闷

放松训练

汀汀参加演讲比赛之前,听音乐来缓解紧张情绪

转移注意

杭杭在竞选中落选了,有些懊恼,仔细想想,失败是成功之母,下次要更努力

改变认知评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以下是社会生活剪影,他们的行为引导我们(     

                         

“静音车厢”让旅途更美好       戴好头盔再出发                 排队出行让文明延续

A.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

B.自觉遵守规则,坚定维护秩序

C.弘扬法治精神,善用法律维权

D.改进社会规则,适应社会发展

11、下列关于“诚信的智慧”的做法或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让父母高兴,小强涂改了自己的考试成绩

B.为了让老人安心,家属和医生隐瞒真实病情

C.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人都应该实话实说

D.“善意的谎言”违背了诚实守信的道德要求

12、重温雷锋日记,感悟雷锋精神。“当祖国和人民处在最危急的关头,我就挺身而出,不怕牺牲。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下列行为与雷锋日记蕴含的精神一致的是(     

A.朱某拒绝归还他人丢失的手机

B.小强周末到街头义务清理小广告

C.将破烂不堪的衣服捐给灾区

D.小强面对老人摔倒,快速躲开

13、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下列能够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①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

②沉迷网络直播,盲目充值打赏刷礼物

③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

④观看升旗仪式,我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雷锋在日记里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来看,这说明(     

A.个人的衣食住行必须依赖集体

B.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C.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相同的身份

D.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其生存离不开自然界

15、下列古训名言与漫画寓意相一致的是(     

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②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③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④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16、下列关于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的看法,正确的是(     

①他们都在为社会发展作贡献

②都是国家建设者

③都值得我们尊敬

④他们只是岗位不同,从事的劳动不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离愁伤感悠长深远,而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一通语音电话、视频电话,纵使相隔万里,也如近在咫尺。这种跨越时空的对比反映出网络(     

A.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

B.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C.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D.能够让古今两个时代的人对话

18、八年一班同学搜集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等古语,下列最适合作为这些古语主题的是(     

A.青春飞扬

B.行己有耻

C.青春萌动

D.止于至善

19、明代学者顾宪成曾写过一副出名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告诉我们应该(     

A.大小事情要自己做,事必躬亲

B.具有回报社会的意识

C.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

D.干一番大事,报效国家

20、2023年“广东好人”罗新辉坚持诚信经营,带动2000多名农民致富增收。广东省文明办大力宣传了这一事迹,引导村民践行诚信。因为诚信(     

①能避免村民之间所有矛盾②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③是促进人发展的唯一途径④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环卫工人李阿姨说,她对宪法的印象还停留在中学教材里,当时老师反复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所以印象深刻。但对于加强宪法监督了解不多。她认为,宪法监督就是公民个人对宪法的监督。

请你为李阿姨解惑。

22、判断说理

生活中,有的人以爱国为由,拉横幅围堵外资企业,砸某国品牌汽车甚至打伤车主,在网上联名抵制某一国家的商品。对此,同学们在课堂上展开了激烈讨论,下面是他们讨论的两种观点。

(1)围堵和打砸行为扰乱了社会秩序,损害了他人和社会利益,应当受到刑罚的处罚。

判断:

理由:

(2)爱国不是将拳头砸向自己的同胞,简单抵制也并非良策。

判断:

理由:

23、材料:某校学生刘同学为身患白血病的父亲捐献骨髓的事迹感人至深,全校师生及众多网友纷纷伸出友爱之手,帮助患病家庭度过难关。该校陈同学在父亲出车祸、家庭并不富裕的情况下也毫不犹豫地捐出200元,并表示:要帮助比自己更需要帮助的人,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2)有人认为:关爱他人只要尽己所能就可以了,其他不用考虑。请你对这种观点加   以评析。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就全面贯彻实施宪法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论述一习近平讲,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习近平对宪法地位这样论述的原因?

论述二习近平讲,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相信法律、自觉运用法律,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宪法不仅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而且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

2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公民权利保障体系的内容包括哪两个方面?

论述三习近平讲,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作为公民,我们还要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权威!

(3)就我们生活中树立宪法意识和维护宪法权威的表现各举一列。

 

25、阅读图表并回答问题。

(1)根据宪法的规定,完成我国国家机构图。

(2)从图中看出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26、(亲近社会、健康成长)

某校利用校会时间请参加“红色西山研学旅行”的同学分享他们的研学感受。小张同学的收获与感受是:四天的活动,不仅让我对社会有了更丰富的认识,而且提高了我的自主生活能力,增强了我的团结合作意识。小华听到小张的分享后,不屑地说:“我可不想参加这样的研学活动,好不容易有4天不读书,不如在家里看看电视,玩玩手机!”

(1)结合小张的收获与感受,运用<走进社会生活>的有关知识,劝说小华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

(2)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和走进社会生活?(列举三种方式)

27、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了解社会,深入社会是我们认识社会的重要途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要求各地充分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意义,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面开设。某校决定利用周末时间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和核心素养。

(1)说说你认识和了解社会的具体途径和方式有哪些。(至少写出两种)

(2)请推荐几种适合青少年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至少写出两种)

(3)请你归纳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的具体意义。(至少归纳出两个方面)

28、2016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支月英,扎根乡村36年。19岁的她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带出了1000多名孩子,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

(1)支月英36年坚守的这份责任来源于哪些方面?

(2)在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像“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那样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