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校园欺凌带来的不仅有身体伤害,还有心理伤害。如何向校园欺凌说“不”,下图启示青少年应该( )
①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机制
②增强法治观念,学会依法维权
③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修订
④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及时寻求法律援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小华和同学在放学回家途中发现一校外男子正在勒索本校低年级学生。于是,他一边让同学打电话报警,一边大声向过往群众呼救,该男子被迫停手。这启示我们( )
①要懂得自我防范,见义智为 ②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③时刻关注身边事,打击犯罪 ④要明辨是非,维护社会正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中国好人”、残疾修鞋老人王建荣时刻不忘兼济他人,在过去的14年中,他累计捐款8万余元,资助100余名困境学子完成学业。老人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是( )
A.勤劳俭朴,爱岗敬业
B.珍爱生命,勇对挫折
C.不断探索,勇于创新
D.助人为乐,无私奉献
4、小明是个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人。他经常不经同意就拿别人的东西,到食堂买饭也不排队,课堂上小动作不断。他的做法( )
①是不遵守规则的表现,必然受到舆论谴责
②不必太计较,只要不违法就可以
③是不文明、不尊重他人、不道德的行为
④没有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某市市委办公厅领导许某因家中有事,将收到的一份秘密级、一份机密级密码电报放在办公桌上离开。工作人员安某给领导报件时看到桌上的涉密文件,翻阅后发现其中内容涉及某行业领域重大调整,出于炫耀心理,安某用手机拍摄发送到自己的大学同学群,造成泄密。这告诉我们( )
①要坚决杜绝群发信息的行为
②在群聊发信息必然会影响国家利益
③要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
④要警惕和防范危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某校开展“校园之星”评选活动。下列荣誉与“态度谦和、语言文明、仪表整洁、举止端庄”的评选条件最吻合的是( )
A.学习之星
B.友爱之星
C.礼仪之星
D.劳动之星
7、社会生活需要维护秩序,人们才能感受岁月静好,维护秩序靠( )
A.规则
B.道德
C.纪律
D.法律
8、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地贯穿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由此可见国家安全( )
①是国家所有工作的中心②涉及到国家生活的方方面面
③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④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妻子正在厨房炒菜,丈夫在他身边一直唠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来,油放太多了!”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炒菜!”丈夫平静地答道:“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这告诉我们( )
①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和立场上看问题
③要学会欣赏别人④在人际交往中,必须处处宽容别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10、“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下列名言警句与之相对应的是( )
A.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B.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C.木受绳则直,人学法则慎
D.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1、下列对下图中游客行为的评价,你赞同的( )
A.乐于实践,证明自己
B.肆意放纵,破坏规则
C.积极探索,敢于尝试
D.无心之过,一笑了之
12、下列关于自律和他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他律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
B.他律变为自律,表明我们逐步走向成熟
C.他律就是严于律己,但是其作用有限
D.缺乏自律的人,需要依靠他人来管束
13、在重庆山火救援中,有武警部队、消防官兵,还有骑摩托送物资的小伙子、给救火战士煮饭的老人等。一场场积极出征,一次次爱心接力,终让我们战胜了火光。这启示我们要( )
A.讲究策略,运用关爱艺术
B.乐于奉献,积极服务社会
C.服务社会,获得他人认可
D.勇于担责,做好本职工作
14、下列案件与违法行为类别对应正确的是( )
案件 | 违法类别 |
①王某逆向骑车被交警罚款20元 | 行政违法 |
②杨某受贿706万,被判有期徒刑10年 | 刑事违法 |
③张某未依法履行合同义务支付违约金500元 | 民事违法 |
④刘某高铁霸座被行政拘留 | 刑事违法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2023年4月15日是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山河无恙,你我相安,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维护国家安全上,人人都不是局外人、旁观者。为此,我们中学生应该( )
A.树立国家安全高于一切的观念
B.严厉制裁破坏分裂国家的行为
C.心系国家,舍弃一切个人利益
D.积极行使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
16、2023年“五一”期间,两名女子在某景区等待进入时,发现排错队,便直接插到另一队中,后面一位小伙子给予“提醒”。两名女子瞬间暴跳如雷,言辞狠辣地一阵“输出”,并推搡怒怼小伙“我们不好惹”!她们的言行受到众人谴责。对此类不文明行为进行劝说,以下适合采纳的是( )
①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
②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③相互尊重有利于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
④要重视他人,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7、下图所示漫画警示我们( )
A.失信者将会处处受限
B.讲诚信还要学会运用智慧
C.失信属于犯罪行为
D.任何谎言都违背了诚信原则
18、八年级的玲玲参加了近期举办的社区活动,将自家的闲置物品转让给需要的人。下列态度中,你赞同的是( )
A.妈妈:把学习时间都浪费了,不值得
B.爸爸:有利于培养亲社会行为,节省资源
C.邻居:白给别人太吃亏了,应该收点钱
D.爷爷:家里又不缺钱,给他们钱更方便
19、劳动是成功的必经之路,劳动是成长成才的题中之义。劳动的意义在于( )
①掌握生存的本领,创造生命的辉煌②开发财富和幸福的源泉
③铸造价值的灵魂,占用更多的资源④更好地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小华的行为分别遵守了哪些社会规则?下列按照道德、纪律、法律的顺序,对应正确的是( )
①小华接到诈骗信息后果断报警
②小华对乱扔垃圾小区居民进行文明劝导
③小华遵守学校阅览室的规定,安静地学习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②-③-①
21、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1)依据宪法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判断: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
(2)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全国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提出议案。这说明国家权力属于全国人大代表。
判断: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制定、修改宪法的权力,所以人大代表可以不遵守宪法。
判断: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
22、2021年12月4日是第八个国家宪法日,某校组织同学们学习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对此,同学们开展了关于“维护国家安全”的讨论。有同学认为:我国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家安全已无忧。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辨析。
23、 2019年6月以来,定南县交警大队开展了“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专项整治活动,收效明显,回应了公众诉求。定南县某校九(2)班同学在道德与法治课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礼让斑马线”讨论活动,下面是(左)甲、(右)乙两位同学分别发表的看法。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评析。
24、【宪法至上,崇德守法】
宪法 | 民法典 | 刑法 |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 第一条 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
(1)从规定的内容看,宪法与民法典、刑法有何不同?
(2)请写出民法典和刑法的共同立法依据,并简要说明理由。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现行宪法对国家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等做了明确规定。
材料二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宪法的修改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而普通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只需按一般程序由一半以上代表通过即可。
材料三 我国颁布的刑法、民法通则及其他一些法律都写明“以宪法为依据”。五届全国人大通过宪法的同时,还对《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等相关法律作了相应的修改,使这些法律符合宪法的规定。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
(2)上述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3)谈谈我们青少年应怎样维护宪法尊严?
26、 材料:2018年11月29日,贵州省人民医院门诊收费窗口收到了一张张贵芬递过来的几十年前的交费单据,单据上面显示:欠款66.22元。原来当年老人的二儿子高烧不退,张贵芬一家人是农村户口,当时家里凑不齐住院费,公社提供了困难证明,医院先治好了孩子的病,随后才把这张账单寄到张贵芬家里。由于生活困难,老人当时并没有钱结账,后来一段时间内也没有经济能力结账,因此这张单据就被临时收了起来。时间长了以后,因为医院方面也没有催账,所以慢慢淡忘。直到前两天,老人才偶然再次发现了它。为了来缴清这张催收单的费用,她专程坐了两个小时的公交车赶过来。
(1)请你结合材料分析张贵芬身上体现了什么优秀品质。
(2)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向这位老人学习?
27、 10月3日,他母亲给他买了部手机,但以书信的方式与林舒畅同学“约法三章”。
亲爱的儿子:
我想你现在肯定为拥有一部自己的手机而兴奋。你已经是一个负责任的男孩了,所以妈妈认为你完全有能力用好这部手机。但是,接受这个礼物的同时你必须接受必要的约束。①在公众场所要讲究礼仪。只有这样,妈妈才能把你抚养成为一个全面发展、能和现代科技“和平共处”的男子汉。希望你能理解,并自觉遵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约束。②不能用手机传播他人私密信息或侮辱他人的语言。③不能沉迷手机。用手机上网时,不准浏览不健康信息,尽量下载一些经典的作品,拓展自己的视野。
如果你不能做到以上约定的话,妈妈只能将这部手机收回!
爱你的妈妈
10月3日
(1)请你运用所学知识,针对上述约定的第一项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2)针对上述约定的第二和第三项内容,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理性地参与网络生活。
(3)母子“10.3约定”也需要我们诚信、守信。什么是诚信?
(4)我们该怎样践行诚信?
28、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格外注重对网络延伸出的民事权利保护,涉及个人信息保护、网络虚拟财产、打赏、电子合同、肖像权、网络侵权等与互联网相关的内容。民法典向网络侵权说“不”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以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请简述青少年应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