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晚三秒再关门是生活中的小细节。当朋友到你家做客离开时,目送朋友,待脚步声渐远后,再轻轻关上门。这种做法是(     

A.道德提倡、法律强制的责任

B.以礼待人、温暖他人的做法

C.明辨是非、弃恶从善的选择

D.尊重人格、包容他人的表现

2、2023年十一国庆黄金周期间,记者走访了某景区公园,发现随地吐痰、乱扔乱丢、大声喧哗等不文明现象逐渐减少,绝大多数游客都能遵守文明游览的行为规范。大家之所以要文明旅游,是因为(     

A.社会秩序是靠强制命令来维持的

B.违背了社会秩序就要受到法律制裁

C.有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

D.社会秩序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

3、.“双减”后,某校给八年级学生设计了假期作业清单。完成这些作业有助于同学们(     

作业清单

作业1   为家人煮一餐饭

作业2参加一次农业生产劳动

作业3现看天安门升旗仪式视频

作业4到社区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②掌握所有的劳动技能

③深入生活实际,提高实践能力

④参与政治生活,提高管理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11月20日,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指导中心发布了各省份评级为“特别严重”和“严重”失信的26家医药企业情况,其中23家医药企业评级为“严重”,3家医药企业评级为“特别严重”。情节特别严重时,失信企业将面临丧失集中采购市场的风险。这启示相关企业(     

①要运用诚信智慧②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

③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④企业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秩序意味着光明和安宁,意味着内在的自由和自我控制;秩序是人类最大的需要,是真正的幸福所在。”对这句话的理解恰当的是(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

③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秩序   ④社会秩序能消除社会矛盾与冲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小强在电视里看到这则新闻时,感到非常自豪,对中国航天人的进取和奉献精神感到由衷敬佩。这说明(     

①个人是社会的一个“结点”

②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③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④我们要主动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发展,并为祖国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布茹玛汗·毛勒朵用双脚丈量祖国边境线58载。她说,祖国安定了,我们就能过上富裕好日子。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A.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是公民权利

B.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

C.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D.维护民族团结是人民的共同愿望

8、小芸说:“在家里,我们是子女;在学校里,我们是学生;在社会中,我们是公民……”这说明(     

①每个人的社会关系都很复杂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③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④不同的社会关系,有不同的身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当今世界,网络交往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必须学会分辨并抵制不良诱惑,做到健康、文明上网。下列情形中,属于健康、文明上网的有(     

①小刚应网友邀请,瞒着家长和老师,在网吧独自与网友见面

②小丽上网查阅资料时,页面上忽然自动弹出一个网页,网页还提示:点击有大奖赠送。小丽马上关闭了这个网页

③小强周末玩游戏时发现电脑提示他“在线时间过长,建议休息”,他马上退出了游戏

④晓晓在网上用同学小花的名字发帖,说其他同学的坏话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届亚运会在我国杭州举行。小红在电视里观看了开幕式表演,对祖国的发展感到非常自豪。这说明(     

A.个人是社会的一个“结点”

B.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C.社会生活和我们无关

D.我们要关心国家的发展,并为祖国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11、用图示法表示所学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12、以下法律责任的具体内容与其类型匹配正确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插秧、种蔬菜、采摘辣椒、收割稻谷……封开县各学校组织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特色劳动教育活动,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亲身经历,收获成长。参加劳动实践活动有利于(     

A.掌握所有的劳动技能

B.满足好奇心,体会优越感

C.树立劳动观念,促进全面发展

D.体会劳动艰辛,区分劳动有贵贱

14、近年来,“感动中国”人物已经成为人们广泛学习的楷模,为了更好地传递这些人物身上的正能量,我们必须(     

①热心公益,服务社会②积极承担责任,乐于奉献爱心和力量

③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④从身边小事做起,只对自己负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中学生小玫有每天写日记记录生活的好习惯,以下是她日记中的部分内容:

2023年8月15日   星期二   

今天是首个全国生态日,为使我们的社区更加美丽,我在网络上就小区垃圾分类问题向环保部门提出了建议,还收到了环保部门的回复,成就感满满!

上述日记内容说明小玫做到了(     

A.遵守社会规则

B.合理利用网络

C.自觉遵纪守法

D.积极改进规则

16、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下列情境与其遵守的社会秩序内容相符合的有(     

①高铁站内,人们排队进行安全检查————交通秩序

②生产车间,纺纱工人按操作规程工作————生产秩序

③医院内,病人家属在公共通道保持安静——公共场所秩序

④十字路口,行人、自行车、机动车各行其道————社会管理秩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未成年人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受到非法侵害时,我们不提倡的是(     

A.请家长或者监护人出面协商

B.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权

C.勇敢地与不法分子殊死搏斗

D.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18、__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A.举报

B.控告

C.诉讼

D.救助

19、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网友在评论区写了如下感慨,其中正确的是(     

①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科技强国②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

③只有成为了航天员才能报效祖国④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近日,龙华街道组织开展“环卫工人节”慰问活动,为一线环卫工人送上了慰问品,并对工作表现突出的环卫工人进行了表彰。此活动的开展(     

A.展示了环卫工作的艰辛

B.造就了洁净的城市环境

C.营造了诚信的社会风尚

D.体现了对劳动者的尊重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定,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全会指出:党的百年奋斗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无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对此,有同学认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请结合八年级下册所学知识,对该同学观点进行评判?

22、释疑解惑 提升素养

在学习“国家好大家才会好”这一课的内容时,李刚同学既有收获又有疑惑。收获是:在我国,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而他的疑惑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与“国家利益至上”是不是矛盾的?。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帮助李刚同学解决上面的疑惑。

23、材料:如今,网络“微博”、手机短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平台。对此,有人认为,在“微博”“短信”上公民可以随心所欲地发表言论,不受任何限制。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请你对这一观点加以辨析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观察下列漫画,回答问题。

(1)请根据漫画信息填写下列空格。

①从法律后果看,漫画一中霸座者的行为是 违法行为。

②从行为性质看,漫画二中让座者遵守的社会规则是

(2)实现由“霸座”到“让座”的转变,需要强化规则意识。请谈谈怎样自觉遵守规则。

25、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国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

(2)宪法是如何体现“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

26、材料一:均衡教育资源才能避免教育不公。近两年来,我省孝感市各县、市区分别通过了湖北省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农村办学条件大为改善、教育资源得以均衡配置。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强调,“十三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为此,“十三五”期间必须将扶贫开发工作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坚持实施精准扶贫方略,要严格管理扶贫资金,保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透明公开,在阳光下进行,确保扶贫资金用准用足。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公平的首要意义是什么?

(2)请谈谈对划线部分的认识和理解。

(3)请你列举两个近年来我国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所采取的措施。

27、【人民至上 国家利益至上】

材料一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曾阐明:“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材料二 邓小平曾深情地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他还强调要坚定地捍卫中国的国家利益。

(1)国家核心利益指的是什么?

(2)请你谈谈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怎样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把“国家安全”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首次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念,要求我国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这个理念展开。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十九大报告关于国家安全论述最突出的亮点。

(1)材料中,“强国必须强军”、“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说说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宗旨是?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了祖国安定繁荣,青少年应如何为维护国家安全作贡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