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23年10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表决通过。国家在全体人民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促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因为(     

①国家和人民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国家好大家才会好

②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③只有弘扬爱国主义,抵制外货,才能够促进国家发展

④拥有爱国主义情感,就会减少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有一种安全感叫‘我是中国人。”近年来,中国成功组织和实施从吉尔吉斯斯坦、利比亚、日本、也门、尼泊尔、多米尼克等国家紧急撤离公民行动。强大的祖国永远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这体现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要(     

A.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B.以经济安全为基础

C.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D.以国际安全为保障

3、8月22日,网名为“为爱停留”的网民通过微信群编造《双王城水库要泄洪》的谣言,引起下游群众恐慌,后散布谣言者于某某被依法行政拘留十日。这启示我们青少年要(     

①提高鉴别能力,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

②远离网络生活,保护自己不受侵害

③增强自律意识,做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④制裁违法犯罪,严厉打击,绝不姑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4、近年来,一些人的“医闹”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其实,医患之间,和则两利,伤则两败。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尊重是“良方”。这是因为(     

①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②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③尊重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

④尊重能够减少摩擦,增进信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全民反诈行动,需要共同构筑拦截电信网络诈骗的“防火墙”。以下情况中我们需要高度警惕的是(     

①老师公布自己的微信号并让你转告家长

②短信收到“中奖通知”,并要求你点击链接进行注册

③过节期间,家人们互发红包庆贺节日

④自称店家所售产品质量有问题,要给你退款,索要你的身份证等信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中学生李林捡到巨款,选择在寒风中等待失主,当他把钱如数交给失主时,失主拿出5000元现金感谢他,他却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婉言谢绝。李林谢绝了酬金,但仍然得到了回报。这一回报体现在(     

①失主会给予更多的奖励②获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

③满满的助人为乐幸福感④为自己的选择感到自豪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7、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三句名言体现了(       

A.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B.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

C.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的思想

D.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相辅相成

8、从“中国梦”践行者故事的网络传播工程到中国原创游戏精品的出版工程,从“两微一端”百佳评选 到网络正能量“五个一百”精品评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上传承与当代中国正能量传播齐头并进,弘扬了网上网下“同心圆”的家国情怀。这一材料说明

①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了新平台

②互联网拓宽了民主渠道

③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④互联网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

A.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9、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下列对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②法律无所不能,能告诉你想知道的一切

③法律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的准绳

④法律是最刚性的行为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2023年10月26日,驾乘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三名航天员成功入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聚首,浩瀚宇宙再现中国人太空“会师”的经典场面。中国航天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由1400多家单位、10万余名从业人员组成的航天团队的无私奉献。他们汇聚在“爱国”的旗帜下追逐梦想、攻坚克难。这说明(     

①只要有共同目标,就能获得成功②要牺牲个人利益,实现国家利益

③要树立报国理想,承担历史使命④要注重团结协作,凝聚奋斗合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双减”背景下,全国各地学校在作业设计与布置上,可谓是下足了功夫。下表是某中学给初二学生设计的假期作业清单。

作业一为家人制作一道美食作业二参加一次农业生产劳动

作业三到周边的教育基地研学作业四到社区参加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完成上述作业有助于同学们(     

①深入生产生活实际,提高个人实践能力②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③参与政治生活,提高管理国家事务能力④关注社区治理和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下面是小丽与爸爸生活中的一则对话。

爸爸说:“前方军车车队正在经过,千万不要拍照咧!”

小丽说:“爸爸,您进入涉密区域时,要关掉手机定位功能呀!”

以上对话内容,集中体现了父女俩(     

A.注重保护个人隐私

B.相互干涉手机使用自由

C.抵制网络信息传播

D.有强烈的国家安全意识

13、飞驰的高铁大大方便 了人们的出行,异彩纷呈的演出和展览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听证会的召开和新闻发布制度让政府决策更加透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       )

①感受到国家取得的巨大进步

②重点关注国家成就,忽略发展中的问题

③对国家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对未来充满信心

④感受到国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已经解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23年9月,某地开展“文明礼仪我先行”青少年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号召青少年以自己的行动传递文明、践行文明、弘扬文明。该地举办这一活动是基于(     

①文明有礼能够解决所有社会矛盾②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③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④文明有礼能够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的直观方法。下列概念间的关系不能用下图表示的是(     

   

A.拘役与刑罚

B.民法原则与诚实守信

C.违法与犯罪

D.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

16、中国政府网开设了“我向总理说句话”常设栏目,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直接送到总理的办公桌上。这让中国网民的电脑桌与总理的办公桌实现了零距离接触。这表明(     

A.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B.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C.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D.网络让我们享有更多的民主权利,和总理直接沟通

17、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方位落实“双减”政策和教育部“五项管理”工作要求,某地多所中小学调整了原定作息时间。这一举动体现了(     

A.规则的调整需要与时俱进

B.原有的规则总是不合理的

C.遵守规则只需要敬畏规则

D.建立规则是为了限制自由

18、下列哪句诗句能直接体现国家利益至上(     

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9、我们是社区的公民,是商场的消费者,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这说明(     

①人的身份是在地缘关系中确定的

②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③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④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政党、任何人、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进行分裂国家活动,都将遭到全体中国人民坚决反对。这是因为(     

①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②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③维护国家安全,是我国公民应尽的义务

④分裂势力已经完全失去了生存的空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背景材料   有网友爆料称,八达岭野生动物园有游客“追逐孔雀,拔孔雀尾巴毛”。爆料图片中有四名游客,包括两名成年游客及两名儿童,一名男性成年游客手中持有孔雀羽毛。孔雀开屏很漂亮,可却有游客去拔孔雀羽毛。如此不文明的行为让人纷纷指责。不文明的游客从来都不缺乏,在公园游玩,随手就将花摘了,或在公园刻上“到此一游”,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屡受诟病,尽管如此,不文明行为仍屡禁不止。

据此,有人认为,不文明行为只会损害自身形象。请你对这种观点进行辨析。

22、辨析题

23、   2020年3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要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将劳动教育纳入大中小学的必修课。对此,有家长和学生认为“学生的任务是学习,劳动教育多此一举。”

请对该观点进行辨析。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社会关系建立基础有哪些?

(2)结合“拓展空间”,以“我”为中心,绘制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图,并简单介绍一下。

 

25、   材料一:同学间可贵的友谊,朴实的校园生活,却偏偏有个别人将其打破。近日,浙江嵊州长乐派出所接到群众报案,称多名在校学生在就读的学校内遭到殴打和敲诈勒索,竟长达一年之久。接到报警后,民警立即展开侦查,最终抓获犯罪嫌疑人王某。据王某交代,他在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多次殴打受害人及向受害人索要钱财达1000元。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不仅在案件数量上急剧增加,而且犯罪年龄相对提前。调查发现,绝大部分未成年人在犯罪发生前,就已经沾染上许多不良恶习。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遇到类似材料一中的校园欺凌等不法侵害,我们应该如何依法维权?

(2)材料二启示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3)2018年4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中小学生欺凌防治落实年行动的通知》,要求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学生欺凌专题教育,你认为学校可以采用哪些形式进行这样的专题教育?(写出两种形式即可)

26、   2019年3月,司机李波得知自己的血型与一名患者初步配型相合,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捐献。8月,高分辦配型和体检通过。9月5日,在爱人陪伴下,他来到省城开始注射动员剂,做捐献前的最后准备。面对陌生人的不解,李波说:“捐献造血干细胞能帮到别人,是难得的幸运!”众人纷纷向他仲出大拇指。

大家为什么要向李波伸出大拇指?请你与同学们交流。

27、材料一:漫画

材料二:

材料:我国目前已有1.67亿老年人。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无人照料,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针对上述情况,我国在新修订的老年法草案中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

(1)材料的漫画中能对父母“一次性买断赡养”吗?为什么?(2分)

(2)材料二的两幅漫画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两幅漫画谈谈如何孝敬父母?(4分)

(3)国家法律为什么要求子女“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4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1014日,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省福州市闭幕。一组组数据,凸显出峰会取得的累累硕果。……主场馆5G信号全覆盖,全场景刷脸支付、地铁人脸识别、智慧停车等一批智慧应用场景,首次在线上搭建了云上展览,线上线下同步展现峰会盛况,常年展示、永不落幕

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