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23年,以快节奏“打卡”为特征的“特种兵式旅游”受到年轻人追捧。漫画中“特种兵”游客的部分言行赢得网友的点赞。漫画中“特种兵”游客之所以会受到网友的点赞,是因为他们做到了(     

A.换位思考

B.善用法律

C.遵守规则

D.遵守法律

2、“自己不对自己负责,就没人对你负责!”做一个负责任的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以下四位同学的表现,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小燕经常借口临时有事失约

B.小丁总是找借口不做作业

C.小鹏特别喜欢躺床上看小说

D.小婷经常向老师请教难题

3、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司长徐必久表示,生态环境部将进一步加大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更好地促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这有利于维护我国的(     

A.人民安全

B.政治安全

C.文化安全

D.生态安全

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名言警句都渗透着劳动者的智慧,下列解读对应准确的是(     

①国兴我荣,国衰我耻——平等对待他人②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学会欣赏他人

③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是相互的④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文明有礼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暑期,各地气温持续攀升。穿梭街道的外卖员、保障安全出行的交警、奋战工地的建筑工人、清扫街道的环卫工人、保供抢修的电力工人……许多劳动者,不惧高温坚守工作岗位,为经济社会发展默默贡献力量。这些劳动者的责任主要源于(     

A.对他人的承诺

B.职业要求

C.风俗习惯

D.道德规范

6、202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邓小岚,2004年起在阜平县马兰村义务支教,为村里的孩子义务教授音乐课程。每年一半的时间放在马兰村,18年来从未间断。邓小岚老师(     

①她承担责任时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②不言代价与回报,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③勇于担当,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④承担责任就能赢得他人和社会的赞誉和认可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古往今来,这些洋溢着强烈爱国主义情感的名句启示我们(     

A.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

B.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

C.国家利益至上,要为祖国繁荣富强而不懈奋斗

D.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8、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近日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76.4%,网民规模达10.79亿。对于网民而言,网络(     

①网络丰富着我们的生活②只有通过网络,人们才能很好地交往

③网络出现后,人们不再需要传统的交往方式④网络方便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9、有了微信朋友圈之后,大部分人在这个社交平合上各种“晒”。有的晒吃的,有的晒孩子,有的晒自拍,有的晒风景……但是如果一不小心,你有可能就泄露了自己的隐私。下列选项属于“晒”的不恰当的是(   

①小丽晒出了旅游时拍摄的景点风景②小金晒出了新办的身份证

③小军晒出了在饭店吃饭时拍的美食④小花晒出了购买的快递收货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重庆首条诚信计量示范街“鎏嘉码头诚信计量示范街”正式启动,市场监管部门将建立定期对各经营者的计量器具进行抽查制度、计量器具报废更新制度、惩处非诚信计量制度、诚信档案制度等。区域内经营商家在经营场所内张贴承诺书向社会承诺诚信计量,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此举(     

①有利于加强诚信计量体系建设

②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诚信计量环境

③完全杜绝了商家短斤少两的不诚信经营行为

④督促商家树立诚信意识,塑造良好的信誉和口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关山极寒处,四面临深谷;三季雪齐腰,十级狂风怒。”,一不小心就掉入雪坑,连宣誓都要放低声音,这是西藏日喀则军分区某边防团标沙拉错哨所官兵的巡逻路,一群20出头的小伙子们把清澈的爱灌注在祖国边防。这样的画面让无数人为之感动,并用各种方式对他们表达敬意。上述故事告诉我们(     

①国家利益必须依靠人民才能得到真正实现

②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③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④维护国家利益必须要牺牲个人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12、“天眼”望星河,“蛟龙”探深海,“高铁”驰神州,“5G”联天下,“C919”翱翔蓝天等中国创新脉动可以一览中国的腾飞历程,这些傲人的成就说明(     

A.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居于主导地位

B.科技实力就是综合国力

C.我国科技创新成就独占鳌头

D.祖国的成就让我们倍感自豪

13、医护人员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环卫工人保持城市清洁,快递员帮我们把信件和包裹送到指定的地方……他们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表明(     

①我们的生活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②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③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④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一支由“居委会+中学生志愿者”组成的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小组走进社区,向居民宣传反诈骗知识,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提高居民的防诈骗能力,减少不必要的财产损失。中学生志愿者的行为(     

A.有利于增强自我防范,促进网络健康化

B.能够影响他人,共建文明有礼社会风尚

C.能够推广安全教育,杜绝居民遭遇诈骗

D.有助于服务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15、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倡导“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之所以我们要将“习礼仪”作为人生必修课,是因为(     

A.讲礼仪就能够杜绝违法犯罪的发生

B.重礼仪一定是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C.习礼仪有助于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

D.讲礼仪仅仅是对自己熟悉的人

16、近年来,一些人的“医闹”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其实,医患之间,和则两利,伤则两败。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尊重是“良方”。这是因为(     

①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②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③尊重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

④尊重能够减少摩擦,增进信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后来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这告诉我(     

A.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

B.文明有礼可以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

C.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D.尊重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18、让孩子健康成长,是父母的责任;让父母安享天伦之乐,是儿女的责任;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责任;好好学习,是学生的责任……这段话说明(     

A.责任主要来自于对他人做出的承诺

B.不同的角色往往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C.在社会舞台上我们扮演着不同角色

D.生活中我们首先要对他人社会负责

19、在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当观众把目光聚焦于一个个明星运动员时,而数万名志愿者正默默地为赛事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

①有利于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

②是自觉亲近社会、服务社会的行为

③能积极融入社会,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作用不大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0、全国两会期间,某中学八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与调研,开展了别开生面的“我为两会提议案”活动,针对学生课业负担重、循环使用课本、交通拥堵等问题填写了建议书。对于此次活动,下列评论中你赞同的是(     

①小东:每个人都应积极关注国家治理,为之献计献策

②小乐:这离不开同学们对社会生活愈加丰富的感受

③小琼:这有利于同学们逐步成长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④小寒:我们可以脱离社会生存,参与这种活动浪费时间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辨析题:中学生年龄还小,社会经验不足,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必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对此观点加以辨析。

22、    有人说:“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我们中学生应尽量少参与社会生活。”

请你加以辨析。

23、在我国,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于是,有人认为公民享有自由和权利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请你结合第一单元的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辨析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网络的“横空出世”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玩耍方式和无限的玩耍空间。自从网络和电子游戏诞生以来,人们一直对它议论纷纷,它的利弊日益显现。

请你说说网络有何利与弊?

25、【党的领导】

宜昌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宜昌市教育局发文组织全市大中小学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精品课展评活动,我县初中思政教师参加展评的内容是(初中版)《第四讲 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此讲有两目内容,一是“涉险滩”与“啃硬骨头”,主要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艰难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二是中国之制与中国之治,主要介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学生的学习情况,便是教师参加展评的重要素材来源。请结合课堂所学,回答以下问题:

(1)为什么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2)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对于提高国家治理效能有哪些好处?

26、苏曼殊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他游西湖时,在桥上遇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妈妈.他发现这位老妈妈家徒四壁,便很想送一些钱给老人,又怕老人不收.苏曼殊绞尽脑汁最后请老人为他做了一件衣服,然后送给她钱作为工钱.老人惊讶地说“用不了这么多钱.”苏曼殊把钱放下,乘机就离开了

(1)苏曼殊为什么不直接把钱送给老人?

(2)结合这个故事分析,如何才能做到尊重他人?

27、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每一位劳动者都有一双“有故事”的手,这些手或纤细灵巧、或粗壮厚实、或坚强有力、或伤痕累累……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劳动创造了更加美好的生活,劳动创造了繁花似锦的美丽中国,劳动打造了人民幸福的盛世中华。我们向每一位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托起中国梦的劳动者致敬!

(1)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劳动的意义有哪些?

(2)青少年如何用自己的双手为中华民族作出贡献、承担时代责任?

28、观察下面两幅漫画«视而不见»,回答问题

(1)漫画«视而不见»中的两个情景反映了社会中存在什么问题?

(2)漫画«视而不见»中出现的现象给青少年带来了什么警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