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玉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民法典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这一原则强调人们在社会活动中(     

①讲信用②守诺言③尊重他人④诚实不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细微之处显美德,细节之中见文明:以下微行为体现出他们(     )。

序号

微行为

坐在前排座位的彭锦佳同学为上课时多次干咳的蔡老师递上一杯热水

骑单车上学的李远志今早奋力蹬车并呼喊晨练的老人们让道,就是为急救车开道

李嘉明蹲下身子将不小心打翻在公交车厢地板的粥水用纸巾擦拭干净

高永琳、高永强俩兄妹向在放学路上为他们让行的公交司机九十度鞠躬致谢

 

……

①文明有礼②诚实守信③关爱他人④尊重他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一群平均年龄77岁的爷爷奶奶借助短视频、直播等网络方式传播知识与文化,将毕生所学毫无保留授以他人,被授予“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只有获评感动中国人物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②他们的行为是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亲社会行为

③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法定义务       

④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在重庆山火救援中,有武警部队、消防官兵,还有骑摩托送物资的小伙子、给救火战士煮饭的老人等。一场场积极出征,一次次爱心接力,终让我们战胜了火光。这启示我们要(     

A.讲究策略,运用关爱艺术

B.乐于奉献,积极服务社会

C.服务社会,获得他人认可

D.勇于担责,做好本职工作

5、用图示法表示所学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6、“送餐小哥:我没那么着急吃饭,送餐路上请安全第一。如果超时可提前按已送达,或与我联系。辛苦了,谢谢你……”这张外卖订单引起网友纷纷点赞。网友点赞是因为顾客(     

①能换位思考,体谅送餐小哥

②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

③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平等对待他人

④言而有信,承诺的事情一定做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处处都是“直播间”。公民使用“麦克风”、参与“直播间”必须(     

①为博关注,随心所欲       ②严格执法,根治乱象

③恪守道德,尊重事实       ④遵守法律,理性直播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8、2017年“两会”召开前夕,中国政府网发起2017年“我向总理说句话”活动,活动自1月31日上线,3月15日结束,共接收网民留言183427条,其中网民留言主要关注教育公平、医疗改革、社会保障、“三农”问题、遏制腐败等方面。这说明(  )

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②互联网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③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 ④互联网有利于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9、日前,省文化和旅游厅与省委文明办、共青团陕西省委在陕西省文化馆曲江馆区共同举办了“畅游三秦礼仪先行”2023陕西文明旅游季启动仪式,引导游客在出行中自觉做文明旅游的践行者、传播者。我省重视文明旅游是因为(     

①文明有礼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②文明有礼体现民族尊严、国家形象

③文明素质决定国家的综合国力④文明有礼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形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23年4月15日是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安全关系人民幸福、社会发展进步。下列关于国家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安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柱石

B.影响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内外因素越来越少

C.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D.只要国家安定,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11、下列案件与违法行为类别对应正确的是(     

案件

违法类别

①王某逆向骑车被交警罚款20元

行政违法

②杨某受贿706万,被判有期徒刑10年

刑事违法

③张某未依法履行合同义务支付违约金500元

民事违法

④刘某高铁霸座被行政拘留

刑事违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由此产生各种社会关系。下列选项依次对应的社会关系正确的是(     

①我和爸爸妈妈从北京回来陪爷爷奶奶一起过节

②小区里的老乡、邻居们共同赏月庆祝中秋佳节

③工厂领导为未回乡过中秋节的工人准备了月饼

A.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B.地缘关系、业缘关系、血缘关系

C.业缘关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

D.血缘关系、业缘关系、地缘关系

13、《古童谣》:“心扉如同门户,小小的钥匙便可打开它,别忘了钥匙有两把——‘谢谢’和‘劳驾’。”这告诉我们与人交往时应该(     

A.彼此尊重、宽容

B.举止文雅、可亲

C.表情自然、大方

D.讲文明、有礼貌

14、2023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为弘扬宪法精神,某校小志愿者们走进社区,积极向居民宣传宪法知识,践行志愿服务精神。这告诉我们养成亲社会行为需要(     

A.关注自己发展

B.重视人际交往

C.参与社会实践

D.遵守社会规则

15、路上行人、车辆遵守交通规则,高铁乘客遵守乘车规则,学生遵守校规校纪……若违反规则将会受到惩罚,这说明(     

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③遵守规则只能靠自我提醒,不断反思

④要坚定维护规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林某某销售假药,被张某告上法院,法院认为,林某某行为已触犯刑法,构成销售假药罪。判处其拘役5个月,缓刑8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这说明(     

①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②遭到非法侵害时,必要时可向人民检察院提起诉讼

③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权威的手段

④诉讼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2023年9月1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七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等条款进行了修改。此次修改积极回应社会关注,对民事诉讼领域的其他有关问题进行了修改完善。对此,下列评论你赞同的是(     

①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制约着社会发展问题的解决

②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处于不断完善之中

③规则的修改和完善应当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④改进规则是为了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8、微信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社交工具,在朋友圈中帮人投票、转发、点赞等成为我们每天必做的“工作”。对此,学生展开讨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小明:通过拼人脉、拼资源获奖,这种竞争很公平。

小萍:网络投票、信息转发惹人厌烦,我们要坚决抵制。

小奇:网络点赞、投票跨越时空,有时表达和加深了朋友、亲人间感情。

小芬:网络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在投票、转发信息时要谨慎。

A.小奇和小芬

B.小明和小萍

C.小萍和小奇

D.小明和小芬

19、每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这十年(2012-2022)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强国②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今天的成就

③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④实现中国梦,需要一代代人接力奋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023年4月,故宫出版社推出首套AR数字空间场景交互式电子出版物《我在故宫修文物》,喜爱故宫和关注传统文化技艺的公众,在手机屏幕中,即可开启关于故宫古建领域传统修缮技艺有趣的、专业的、互动的新体验。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②努力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创新性发展

③网络形成了经济发展新方式④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春季,为防止新冠疫情蔓延,各地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延退开学。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大中小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停课不停教、不停学”活动。某中学召开线上家长会,家长们对居家上“网课“展开了激烈讨论。以下是两位家长的观点:

家长甲: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抓紧学习,无需担忧。

家长乙:学生容易沉溺网络游戏玩物丧志,适得其反。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他们的观点加以评析。

22、材料:正在上班的司机小张手机上收到一条短信(右图),小张说:“又不见200元,还被扣3分,真倒霉!”

请你从规则和法律的角度辨析小张的言行。

23、材料   近年来,因为不文明不规范养犬行为而产生的矛盾纠纷屡屡见诸媒体。有的在小区里饲养大型犬、烈性犬,小区居民无不提心吊胆;有的遛狗不牵绳,任由狗在公共区域狂奔乱窜,过往行人避之不及;还有的不注意养狗卫生,狗在小区里随地排泄,周围居民深受其害。这种种不文明行为在邻里之间埋下了纠纷的隐患。

很多地方也都出台了城市养犬条例,对城市养犬行为作出诸多限制,比如禁止饲养大型犬、烈性犬,养犬人应当进行登记,遛狗时应当佩戴束犬链等等。对此居民们有话要说,有人认为:小区内养犬是居民的自由,有人说养犬必须按照城市出台的养犬条例办事。

请你辨别与分析上述观点。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材料一:一个男婴降临人间,父亲给他起名叫朱伟。朱伟在父母的呵护下茁壮成长,3岁进幼儿园,6岁开始上小学,12岁上初中,15岁上高中。在中学期间他喜欢上了写作,经常有文章发表在各种报纸杂志上。品学兼优的朱伟还获得过“淮南市三好学生”的荣誉。但他也有烦恼,有的同学用他名字的谐音起了个外号叫“猪尾巴”。父母担心他高中期间早恋影响学习,经常趁他上学的时候翻看他的日记本。高中毕业后,朱伟利用暑假勤工俭学挣到的3200元钱,买了两部手机送给父母。

材料二:李某为开公司向杨某借了十万元,承诺一年之后还款。一年后,杨某多次找李某催要欠款,李某都以各种借口拒不还款。杨某一怒之下伙同他人在李某回家路上,用绳子将李某捆绑后抓走,关押在自己家中。两天后,接到李某家人报警的公安机关将李某解救出来,同时将杨某抓获。杨某追讨的债务本是合法债务,但其索要债务的行为却构成了非法拘禁。最终杨某因非法拘禁他人,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1)材料一中涉及朱伟的权利有哪些?朱伟有没有什么权利被侵犯了?

(2)从材料二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公民维护合法权利也要采用合法方式,你知道哪些合法维权的方式,请与大家分享一下。

25、   材料:微公益顾名思义就是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强调积少成多,尽绵薄之力,成慈善大事。微公益具有很强的利他性。关注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如乡村门户网站的建设,让城乡共享信息,共创幸福生活;关注生物保护和低碳,参与宣传物种保护的知识,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遍布世界;关注教育,如向边远山区捐书,让每个人共享教育权利,让知识改变命运;关注社区发展,参与社区的志愿活动,大家共建和谐社区,让欢笑洒满人间。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的“微公益”要求我们具备哪些精神?

(2)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对于如何关爱他人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3)有的同学认为:只要做到关爱他人,就能服务社会。请你辨析这种观点。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待人以礼,人心所向。生活中,谁也不愿与人相处或相交是找气受、找罪遭,更不是要去垒一睹墙、树一个对立面,让自己无路可走,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待人以礼,礼在“礼貌”:对人恭敬,高看一眼;礼在“礼让”;得饶人处且饶人,有理也不亮高声;礼在“礼节”;相敬如宾,彬彬有礼,乃至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等等。而礼,不是流动的空气,而是不息的长河,有势有态有容。待人以礼,就要讲礼之姿势、姿态与姿容。

(1)为什么说待人以礼是“人心所向”

(2)怎样做一个尊重他人的人?请你献计献策。

27、探究社会热点

2019年6月14日中午,68岁的安大妈骑着车子去接放学的孙女,在回来的路上突发脑血栓,伏在地上。老伴赶紧到附近的育龙双语学校保健室求助。值班的保健老师马占强看到老人情况危急,急忙叫车送安大妈去医院。可是由于老人临时出门,身边并没有带钱,马占强赶紧从自己包里拿出2000元钱,交给了老人。因救治及时,安大妈几乎没有留下后遗症。

(1)“定州好人”马占强老师身上体现了哪项亲社会行为?他的行为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项要求?

2019年2月26日,市民张娜将两面写有“拾金不昧,品德高尚”,“育人有方,大爱无边”的锦旗,送到了定州市龙华保安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感谢保安王永军拾金不昧。24日下午2点左右,在中山公园参加活动时,张娜不慎将装有近万元现金,多张银行卡以及身份证的手提包丢失,王永军在捡到手提包后一直在原地等待,直到失主张娜过来寻找,经过确认,手提包归还了失主,面对失主的感谢和记者的采访,朴实的王大哥说:“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拾金不昧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都应该要弘扬。”

(2)这个感人的事迹带给你哪些感动?

我市自创城以来,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仍有一些与文明城市不和谐的音符:在马路上,有的人边吃食物边抛垃圾,并随地吐痰;公交车上因为拥挤碰撞,相互争吵,甚至破口对骂;电线杆上贴了许多小广告,有的垃圾桶已被人损坏……

(3)你认为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4)要解决上述问题,从公民个人角度有哪些好的建议?

28、为了迎接国家宪法日的到来,某班准备制作一期以学习宪法为主题的墙报,下面是墙报设计的主要内容,请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学习宪法

(1)宪法内容

①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____的社会主义国家,____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_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②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____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③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贯彻____的原则。”

(2)宪法原则

列举两条宪法基本原则:____

(3)宪法实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先发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