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近日,衢州90岁“早餐奶奶”坚持卖5毛钱早餐,27年不涨价的事件感动了无数网友。她的行为值得我们点赞,因为她(     

A.善于欣赏自己,促进自我发展

B.懂得宽容他人,赢得社会认可

C.承担法定职责,履行法定义务

D.关心帮助他人,传递美好情感

2、许家印,当年有多风光,如今就有多狼狈。2023年9月28日公安机关宣布依法对其进行控制审查。他和他所经营的“恒大”被指存在五大罪状:包括严重的财务欺诈,非法获取土地,庞氏骗局等等。以自有资金39亿元的地产企业竟通过坑蒙拐骗聚拢了2.58万亿元的不义之财,数十家银行,上百家建筑商,材料供应商以及一百多万户购房者被他骗得几近倒闭或倾家荡产。这说明(     

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②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③诚信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④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八年级的小丽是妈妈的女儿,是奶奶的孙女,是学校志愿服务队的队长、是坪山区优秀学生,是邻居小朋友的贴心姐姐……这说明(     

①小丽与邻居小朋友是血缘关系②小丽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③小丽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④只有获评优秀学子才是合格的社会成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云南省新冠疫情防控优秀志愿者”“2020年度云南十大新闻人物”曲靖“老村长”赵朝鹏,热衷于公益事业。他把手机当作新农具,把直播当作新农活,他主动帮助疫情下受困的农民售卖农产品,助力“三农”。他说:“我不过是一束微光,但我相信只要大家都能发光发热,点滴行动也能汇聚成人间大爱!”完成下面小题。

【1】“老村长”直播带货销售农产品。说明(     

①拓宽了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②彻底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

③直播带货是最好的销售方式④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对“老村长”的言行,理解错误的是(     

A.他主动承担责任,服务社会

B.承担责任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

C.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D.他为农民直播带货的责任来自于法律要求

5、在政务服务平台上,某中学生反映环卫工人只有两套冬夏共用的长袖工服,建议为环卫工人定做夏季短袖工服。很快当地城管分局回应诉求,为环卫工人定做了一批透气和吸汗性更好的短袖工服。完成下面小题。

【1】对该中学生行为的正确看法是(     

①拓宽民主渠道②善于斗争③行使监督权④关爱他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城管分局的做法是(     

①对劳动者的尊重②为维护良好社会秩序

③为促进社会和谐④从精神上关怀劳动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3年10月17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和中国签署合作文件,在20多个领域建立了多边对话合作平台。这一事实说明(     

①中国智慧能解决世界各国的一切问题②世界许多国家要与我国开展深入合作

③所有国家都承认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④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7、“国兴我荣,国衰我耻”,我们要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B.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C.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D.维护国家利益必然要放弃个人利益

8、尊重是维系人与人友好关系的桥梁,下列名言警句中能表现尊重他人的是(     

A.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D.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9、无论参加哪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我们都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际效果。下列服务社会的方式中(     

①为灾区的小朋友捐献书籍

②上课时间去博物馆做志愿者

③假期去社区宣传防火知识

④募集闲置衣物捐给有需要的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下列图示反映的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A.

B.

C.

D.

1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下列古语与先贤古训寓意相一致的有(     

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②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行也

③推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④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不学礼,无以立。”对这句话认识正确的是(     

A.礼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B.规定了社会成员享有的权利

C.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D.有礼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13、下列案例与违法行为类别对应正确的是(     

①王某因散播谣言,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5日,罚款200元——行政违法行为

②小强爸爸因违规停车而被交警依法处以50元罚款——民事违法行为

③某影楼因擅用方某的照片进行商业宣传而被判赔偿500元——行政违法行为

④刘某利用手机实施电信诈骗,数额巨大,被判有期徒刑两年——刑事违法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4、小明在妈妈的微博下留言:“妈,我有张数学卷子忘了带了,忘了放哪里了,可能就在桌子上那个夹子里,您帮我找找,给我送到学校吧。”下列建议适合告诉小明的有(     

①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承担应尽的责任

②多参加实践活动,养成亲社会行为

③我们应该学会自立自强,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

④我们需要长大之后再回报生活中帮助我们的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赵某与空调供应商王某签订合同,约定了空调供货量与价格。但到发货的时候,王某只发了一半的货物。完成下面小题:

【1】对于王某的行为,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①王某的行为违背了诚信,有损公司的形象

②王某的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

③王某的行为侵犯了赵某的合法权益,构成犯罪

④王某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要受到行政处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赵某想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权益,他可以采取的方式有(     

①可以前往工商局寻求法律救济②通过上网发帖曝光王某的信息

③通过诉讼这一最权威手段维权④通过律师事务所寻求法律帮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一名建筑工人上公交车后,主动坐在车内合阶上,小李问建筑工人:“有座位,您为什么不坐?”建筑工人回答:“我担心自己的衣服弄脏了座位。”小李说:“人人平等,您跟我们都一样”。对于双方对话,下列评价正确的(     

①遵循伦理,权衡利弊②与人为善,平等待人

③坐下是权利,不坐是修养④为获社会关注,自我标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学校组织的学农活动、研学旅行等,其实都是培养同学们的亲社会行为。下列关于亲社会行为的说法,你不赞成的是

A.亲社会行为是一种只有在青少年时期才需要培养的行为

B.亲社会行为包括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内容

C.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

D.亲社会行为是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的

18、家是社会最小的细胞,国是个体最大的依靠。家给我温暖,国给我力量,无数华夏儿女带着家国同构的使命意识撑起家、建设国,在人生的漫漫奋斗中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难以兼顾                  ②只有牺牲个人利益才能维护国家利益

③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        ④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是公民的法定义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2023年10月,深圳市某法院依法对被告人吴某龙拐骗儿童、吴某光包庇一案作出一审公开宣判,以拐骗儿童罪判处吴某龙有期徒刑5年,以包庇罪判处吴某光有期徒刑2年。同时判令吴某龙赔偿孙某飞、彭某英损失42万元,赔偿符某、彭某某损失42万元。对此,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①吴某龙和吴某光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②有期徒刑属于刑罚的主刑范畴

③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应受到法律制裁

④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是刑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0、2023年11月24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曾经的顶流明星吴亦凡强奸、聚众淫乱上诉一案公开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被告人吴亦凡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三年,附加驱逐出境。这说明(     

①我们应该自觉遵纪守法,彻底根除违法犯罪行为

②违法无小事,只要是违法行为,都将受到刑罚处罚

③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顶流明星,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犯罪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制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判断并说理

(1)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活动中,快递小哥的身影出现在“美好生活”群众方阵中。小王认为,他们只是一群普通打工者,不应该享有如此高的荣耀。

判断:

理由:

(2)小红嘲笑某同学捐款金额太少,缺乏爱心。

判断:

理由:

22、网友向小明推荐了一款游戏,小明上网是玩了一下,发现这是一款充满血腥的暴力游戏。于是马上删掉了。

23、判断说理

生活中,有的人以爱国为由,拉横幅围堵外资企业,砸某国品牌汽车甚至打伤车主,在网上联名抵制某一国家的商品。对此,同学们在课堂上展开了激烈讨论,下面是他们讨论的两种观点。

(1)围堵和打砸行为扰乱了社会秩序,损害了他人和社会利益,应当受到刑罚的处罚。

判断:

理由:

(2)爱国不是将拳头砸向自己的同胞,简单抵制也并非良策。

判断:

理由: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近日一场惨烈车祸突如其来,两辆车惨烈相撞,1死7伤。熊熊烈火边,突然出现一个美丽的身影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7名伤者中她亲手救回4人,她叫周炜。她和大家冒着汽车爆炸的危险去救人,而现场只有周炜是专业医护人员,她一刻没停地对伤员伤口进行消毒、包扎。她以高尚的品德传递了社会正能量,在紧急时刻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她的行为给了所有伤者希望和信心,彰显了医务工作者的高大形象,更体现了年轻一代的社会责任感。中央文明办发布2018年9月“中国好人榜”,周炜被评为“见义勇为中国好人”。

(1)从周炜的事迹中你体会到关爱具有哪些作用?

(2)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周炜的事迹给我们青少年哪些启示?

25、   习总书记指出,作为法治国家的公民,我们既要正确行使权利,又要依法履行义务。

请问:我们应该如何行使权利?

26、   15岁的中学生小明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他开始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多次作案,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

(1)材料中小明的哪些行为是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哪些行为是犯罪行为?

(2)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违法犯罪?

(3)当你面对不法侵害时,你如何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

27、(题文)生活中有这样一些现象:

镜头一:父母拆看子女的信件,认为自己有教育或监管子女的权利。

镜头二:小强在网上捏造事实说小明偷窃他人物品,还认为这是网民的自由。

镜头三:初中生小军不爱学习,辍学到社会上玩耍,认为上不上学是自己的权利。

镜头四:中学生小华发现教室一扇窗户松动,从家里带来铁钉将其加固。

镜头五:某大学校园内征兵报名处学生排队报名。

镜头六:中学生小磊看到日本政府将钓鱼岛国有化的新闻后,在网上撰文批驳。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以上镜头中涉及公民的哪些权利和哪些义务?

(2)请你谈谈公民正确行使权力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作为中学生,你打算怎样忠实的履行好公民的义务?

28、阅读下列法律条文,从提供的法律名称中选出对应的一个填写在横线上。

法律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