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学生小则观看了“新刑法颁行25周年”系列报道,理清了25年11个修正案的脉络:下调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冒名顶替上大学为犯罪,增设了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及袭警罪,新增了危险驾驶罪……这说明( )
A.法律不是一成不变的,稳定性差
B.规则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
C.遵守法律需要自律和他律
D.不断完善的刑法能满足全体人民的法治需求
2、某校举行了寻找“文明礼仪之星”的活动,下列同学的行为符合文明礼仪要求的是( )
A.小陈跟小艾亲密无间,经常随意地翻看小艾的私人物品
B.小吴在公交车上,主动弯腰为一位陌生的67岁老人系鞋带
C.小张常常为了一点小事出口成“脏”,甚至还将此视为时尚和个性
D.小王因为上学要迟到了,所以在地铁里吃泡面,整个车厢都是泡面味
3、党的二十大报告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发,首次将国家安全单列一个部分进行集中部署。首次将国家安全单列是因为( )
A.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一位公民的共同责任
B.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C.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安全最根本的保障
D.我国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4、“时代楷模”张桂梅,几十年如一日坚守滇西深度贫困山区教育事业,为帮助困难家庭孩子通过知识摆脱贫困,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使1800多名女孩圆了大学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张桂梅的事迹让我们感动,原因在于她( )
A.无私奉献,不言代价与回报
B.为获得个人荣誉而全心投入
C.确保所有贫困学生圆梦大学
D.为履行公民义务而勇担责任
5、下边是某社区张贴的“垃圾分类桶前值守行动”志愿服务招募通知。同学们纷纷对此发表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
招募“垃圾分类桶前值守行动”志愿者通知值守地点:
社区垃圾桶旁
招募对象:社区中学生
值守时间:周日7:00——19:00岗位描述:
看桶:开展“桶边”宣传。
守桶:开展“桶边”指导。
护桶:开展“桶边”清洁。
①这种志愿活动一般都是成年人的事情,与我们中学生无关
②在值守活动中,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获得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③参与值守等志愿活动,既是亲社会行为的体现,也是一种学习
④参与值守活动时,出于卫生的考虑,我尽量只做看桶和守桶工作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6、学生小王一天经历中能体现业缘关系的是( )
A.早上,小王与爸爸一起到公园跑步
B.中午,小王与同小区的张大爷比赛下象棋
C.下午,小王与同班同学一起参加了公益活动
D.晚上,小王到电影院与其他观众一起观看了电影
7、我国自古就有“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之说。这告诉我们( )
A.不需要接受他人的关心和爱护
B.关爱他人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C.接受他人帮助是丧失自尊的表现
D.有气节的人拒绝任何帮助
8、用图示法表示所学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9、2023年杭州亚运会,3.76万多名志愿者“小青荷”彰显着志愿者的青春气息和亲和力。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参加志愿活动就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
B.服务社会能够拓展视野,提升能力
C.服务社会可以获得很多物质回报
D.服务社会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方法
10、法律宣传标语生动形象、言简意赅地传播了法律知识,是普法的一种重要形式。下列法律宣传标语存在错误,需纠正的是( )
A.陌生来电需谨慎,个人信息勿泄露
B.守法光荣,违法可耻
C.“QQ好友”来借钱,赶快支付别犹豫
D.增强防护意识,防止电信诈骗
11、阅读下面的判决书,对判决书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判决书(摘选) 本院认为,被告人孙某在公共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据此,依照……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人孙某犯危险驾驶罪,判处拘役两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
①判决书中的“本院”指的是人民检察院 ②判决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③被告人孙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④处罚中的罚金是主刑,拘役是附加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下列诗句体现的社会关系与其建立的基础对应不正确的是( )
A.“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血缘关系
B.“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地缘关系
C.“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业缘关系
D.“同乡同姓仍同榜,喜见烟中跨灶楼。”——地缘关系
13、关于自由和规则的关系:行星说,自由就是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鱼说,自由就是在河水里欢快地嬉戏:汽车司机说,自由就是握好方向盘按交通规则行驶。这说明( )
A.自由和规则毫无关系
B.自由和规则相互冲突
C.规则是对自由的束缚
D.规则是对自由的保障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从法律角度分析,“孝敬父母”的依据是( )
A.父母赋予子女生命,教育我们成人
B.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
C.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D.我们要孝敬父母,尊重父母,理解父母
15、针对漫画中的行为,下列劝导合适的是( )
①要学会辨别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②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时间精力,学会“信息节食”
③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破坏网络秩序④提高媒介素养,增强自控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22年12月1日起实施的《广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对维护公共秩序作出了规定,自觉文明排队,不占用、阻断、损坏盲道,不霸占、躺卧公共座椅,文明养犬等。之所以要求公民维护公共秩序,是因为( )
A.社会公共秩序靠强制命令来维持
B.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C.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无序化状态
D.社会秩序包括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
17、淄博烧烤火爆“出圈”。从“大学生组团到淄博吃烧烤”到“烤炉小饼加蘸料,烧烤灵魂三件套”,多个话题在网络上热度飙升,让淄博成为“网红”城市。天南海北的网友专程坐高铁到淄博感受“不一样的烟火气”,烧烤店门前排起“大长龙”,也挡不住网友一定要撸串的热情。小北国庆要去淄博旅游,她通过网络,查到了合适的车次,又把淄博的热门烧烤摊点浏览了一遍,还在地区聊天室里认识了一名淄博的朋友,这位朋友为她解决了交通住宿等方面的问题。小北的淄博之行非常顺利。这说明了( )
A.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B.网络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任何问题
C.通过网络结交朋友是最可靠的方式
D.网络里面的信息都是虚假的、不真实的
18、2023年的国庆节,中学生小华过得非常充实。10月1日至2日随父母和爷爷奶奶收玉米,体会农村劳动的苦与乐。10月3日至4日和同学一起参观了黔东南州博物馆,被厚重的文化深深震撼。5日参加社区“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活动,在活动中深刻地感受到卫生的重要性。从小华的活动感悟出( )
①在体验社会生活中锻炼自己 ②人在社会中只能获得物质支持
③要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④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是进入新时代以来第一部与爱国主义相关的法律,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法律。这说明( )
A.规则是一成不变的,爱国主义与我无关
B.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C.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制定规则
D.规则需要随实际生活的变化不断完善和调整
20、对于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A.社会规则完全限制了男子打电话的自由
B.男子遵守规则,就会失去了打电话的自由
C.男子享有自由的同时也应接受规则的约束
D.对自认为不合理的规则,男子就不必遵守
21、 随着社交媒体兴盛,网络信息爆炸,对于普通网友来说越来越难以分辨信息的真假。尤其是当各种耸人听闻的谣言悄悄岀现在朋友圈里,大多数人就选择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所以就造成了现在的谣言泛滥。“紫菜是塑料做的、菠莱久放冰箱变毒莱、一个月速成激素鸭……”各种各样的谣言在网上扩散,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
22、请你判断下列做法或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荣荣看到动车站设有“军人优先”的窗口,他说:“这违反了平等原则”。
(2)餐馆老板拒绝顾客提出“不开发票打点折”的要求。
23、《一次隆重的法律家族大聚会》
时间:2020年12月4日
地点:某校道德与法治课堂
主题:弘扬宪法精神感悟习近平法治思想
成员:宪法、刑法、民法典、刑事诉讼法、立法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
争论:如图
最后,课代表归纳出一个结论:宪法=刑法+民法典+立法法+刑事诉讼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请你对这个结论的观点进行辨析。
24、生活实录:以下是小王记录的乘坐地铁时的一次经历:
一男子在地铁上吃小龙虾,还不时地往车厢内地面吐虾壳。有乘客指责他,他竞然称:“我的东西想扔就扔,这是我的自由!你们管不着!”保洁阿姨边扫垃圾,男子在一边还扔,之后扬长而去……
一男子在地铁上吃小龙虾,还不时地往车厢内地面吐虾壳。有乘客指责他,他竞然称:“我的东西想扔就扔,这是我的自由!你们管不着!”保洁阿姨边扫垃圾,男子在一边还扔,之后扬长而去……
请你对该此类行为予以规劝。
25、 2019年多校组织开展“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巾帼志愿服务活动组织中小学生融入社会活动,到城区广场、公园草坪捡拾垃圾。通过开展此项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奉献意识和文明素养,更能够弘扬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文明新风。
(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学生为什么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2)联系你参与的社会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26、连线题。,请把左边的格言与右边对应的观点用直线连接起来。)
27、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任选一幅漫画,说明其行为将会产生的后果。
(2)结合两幅漫画所反映的现象,从责任的角度向同龄人提出建议。
28、时事点评
中国共产党铸就百年辉煌。
开天辟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建立新中国大业。
改天换地: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兴国大业。
翻天覆地: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富国大业
惊天动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并将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强国大业。
请运用时事和教材知识,说说我国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原因。